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无字天书」洛书——高级发展阶段的关系与结构之最终模式

2024-06-15国风

我们在前面一篇文章里阐述过, 【河图】 就是象征事物的 「形而上」 「秩序与惯性」 【洛书】 就是象征事物的 「形而下」 「关系与结构」

就是 【河图】 表达事物的变化规律, 【洛书】 表达事物的结构模式。

那么,她们之间的这个关系,是不是类似于 【太极图】 【五行图】 之间的关系呢?

在更早的第四篇文章里,我们说过, 【太极图】 【五行图】 是相互配合的,是分别象征一个事物的 「形而下」 「关系与结构」 ,和 「形而上」 「秩序与惯性」 的。

也可以说, 【太极图】 【五行图】 ,一个是象征事物的肉体,一个是象征事物的灵魂。

所以,这么来看, 【太极图】 【洛书】 ,不就是象征的同一种东西吗?

他们不就是都在象征一个事物的 「形而下」 「关系与结构」 、一个事物的肉体形态、一个事物的结构模式吗?

是的,确实是如此。

但是,她们之间又还是有着很大的不相同的。

就像一只鸡蛋变成鸡仔,前后该有多大的区别呢?

就像一粒种子变成秧苗,前后该有多大的区别呢?

其实,一个事物在其整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中,是会有原始的低级状态,和进化的高级状态两种 「关系与结构」 、两种肉体形态、两种结构模式的。

【太极图】 ,就是象征事物低级阶段的 「关系与结构」 、肉体形态、结构模式; 【洛书】 ,则是象征事物高级阶段的 「关系与结构」 、肉体形态、结构模式。

而且,我们在前面介绍 【太极图】 时,也还有过如下的阐述:

事物是不断变化的。那么,事物在变化的过程中,就有 「关系与结构」 的不断变换,就有肉体形态的不断改变,就有结构模式的不断更新,而 【太极图】 ,就是象征一种原始性的低级事物,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的那最后一种 「关系与结构」 、最后一种肉体形态、最后一种结构模式。

那么, 【洛书】 除了和 【太极图】 具有象征高级阶段与象征低级阶段的不同之外,她是否也是像 【太极图】 一样,是象征一个高级发展阶段的事物,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最后一种 「关系与结构」 、最后一种肉体形态、最后一种结构模式呢?

是的,真的就是这样。

【洛书】 除了和 【太极图】 具有象征高级阶段与象征低级阶段的不同之外,她就是和 【太极图】 一样,是象征一个高级发展阶段的事物,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最后一种 「关系与结构」 、最后一种肉体形态、最后一种结构模式。

我们来认真地观摩一下,这幅 【洛书】 「数象」 结构:

她是一个由 「点数五居于中央」 ,其它八个点数则 「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四维四正皆合于十五」 ,且 「偶数为阴,奇数为阳」 的点数阵式所形成的 「数象」 图。

因为, 【洛书】 是象征 「关系与结构」 的,是象征肉体形态的,是象征结构模式的。

而一个 「关系与结构」 、一个肉体形态、一个结构模式,是不是至少得有两个相互对立又统一的方面组成呢?

比如,家庭结构中的丈夫和妻子等等。

那还是简单、原始的 「关系与结构」 ,还是简单、原始的肉体形态和结构模式,只需要用 【太极图】 象征就够了。

【洛书】 是象征复杂、高级的 「关系与结构」 ,象征复杂、高级的肉体形态,象征复杂、高级的结构模式,那是不是至少得有四个相互对立又统一的方面组成呢?

比如,家庭结构中的父、母、儿、女等等。

又因为,四个方面各自都有自己 「形而上」 「秩序与惯性」 「形而下」 「关系与结构」 ,各自都有自己的灵魂等级,与肉体形态。

所以, 【洛书】 是不是就要有四阴、四阳的八个点数,才能够象征一个复杂的的 「关系与结构」 ,象征一个复杂的肉体形态和结构模式呢?

这还没完,既然是复杂、高级的 「关系与结构」 ,既然是复杂、高级的肉体形态和结构模式,那她是不是还要有一个中枢,还要有一个脑袋,在四个方面之间进行居中协调呢?

所以, 【洛书】 的中央,是不是还要有一个点数阳五呢?

【洛书】 中央的点数阳五,就是高级性事物的 「关系与结构」 中的中枢、脑袋,是对内协调各个方面之间的平衡,对外领导各个方面共同对抗环境变化之压力的。

那么, 【洛书】 中的点数阳五,这个高级性事物的 「关系与结构」 中的中枢、脑袋,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为什么原始的、低级性事物的 「关系与结构」 中,没有中枢,没有脑袋,只有进化的、高级性事物的 「关系与结构」 中,才有中枢,才有脑袋呢?

【洛书】 中的这个点数阳五,这个进化的、高级性事物的 「关系与结构」 中的中枢、脑袋,当然是由各方面为了共同应对环境变化的压力而营造产生的。

原始的、低级性事物的 「关系与结构」 中,因为只有两个方面的 「对立统一」 ,这两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是只有 「凭实力和地位说话」 ,而没有转圜的余地的,所以,她就没有协调,也就没有中枢和脑袋。

而进化的、高级性事物的 「关系与结构」 中,有很多个方面,各个方面的关系又是错综复杂的,某两个方面的 「对立统一」 ,往往会与第三方、甚至第N方发生牵扯和干涉,形成 「三角关系」 甚至 「N角关系」 ,双方并不能简单地 「凭实力和地位说话」 ,所以,就产生了协调,从而产生了中枢、产生了脑袋。

既然中枢、脑袋是来源于多方面的协调,它的功能就是协调,那么, 「对立统一」 的双方中,哪一方需要协调,哪一方不需要协调呢?

当然是弱势的一方需要协调,强势的一方不需要协调。

所以,中枢、脑袋就会相对弱势的一方显得比较 「慈祥」 ,会使弱势的一方不由自主地拥戴它,对它产生依赖;而相对强势的一方则是相反,它会相对强势的一方显得比较 「专制」 ,会使强势的一方不由自主地抵触它,对它产生敌视。

所以,强势的一方就是越强势,越喜欢逃逸,像狮群中的公狮总是远离狮群,原子的质量大了,就会产生辐射,其实都是这个原理。

当然,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

中枢、脑袋产生与发展的总体态势就是, 「关系与结构」 的环境压力越大,越是各方面需要共同对抗环境压力,中枢、脑袋的作用就越大,它对 「关系与结构」 的协调能力就越强; 「关系与结构」 的环境压力越小,越是各方面不需要共同对抗环境压力,中枢、脑袋的作用就越小, 「关系与结构」 就越容易分裂。

而这个环境压力的大小,是以 「关系与结构」 中强势一方的感觉为判断标准的,并不是以 「关系与结构」 中弱者一方的感觉为判断标准的。

说完了中枢点数阳五,我们再来说 【洛书】 中四面八方的八个点数。

首先,说说八个点数的 「奇数为阳,偶数为阴」 象征什么。

其中的四个阳性奇数,当然是象征四个容易变化的 「关系与结构」 ,象征四个容易变化的肉体形态和结构模式;点数相对越大,就象征其实力肯定是相对越强。

其中的四个阴性偶数,当然是象征四个具有不变特性的 「秩序与惯性」 ,象征四个 「本性难移」 的灵魂层次或精神等级;点数相对越大,就象征其层次与等级肯定是相对越高。

由于 「阴阳一体」 【洛书】 中的这些阳性奇数和阴性偶数,肯定是要相互配对的。

那么,它们又是怎么相互配对的呢?

它们四个阴性的 「秩序与惯性」 和四个阳性的 「关系与结构」 之间、它们四个不变的灵魂与四个变化的肉体之间,又是怎么相互配对的呢?

它们相互配对的具体情况就是:阳一和阴八配成一对;阳三和阴六配成一对;阳七和阴四配成一对;阳九和阴二配成一对。

就是说, 「秩序与惯性」 的等级越高,如阴八,其 「关系和结构」 的实力却越小,如阳一; 「秩序与惯性」 的等级越低,如阴二,其 「关系和结构」 的实力却越大,如阳九。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为什么是 「秩序与惯性」 的等级越高,其 「关系和结构」 的实力却越小, 「秩序与惯性」 的等级越低,其 「关系和结构」 的实力却越大呢?

这就是因为,前面我们已经说过, 【洛书】 是象征一个高级发展阶段的事物,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最后一种 「关系与结构」 、最后一种肉体形态、最后一种结构模式。

因为,是发展到了最后了,所以,事物中的一切,就都已经发展到了它们最开始的状态的反面。

在一开始,肯定是 「秩序与惯性」 的等级越高,其 「关系和结构」 的实力就越大, 「秩序与惯性」 的等级越低,其 「关系和结构」 的实力就越小的;也就是个体的灵魂等级越高,其肉体的实力肯定是越大的,个体的灵魂等级越低,其肉体的实力肯定是越小的。

但是, 「压力等于动力」 呀。

最弱者所承受的压力相对最大,所以,它最后就会发展得相对最高;最强者所承受的压力相对最小,所以,它最后就会因为相对的 「不进则退」 ,而退到最低。

我们看 【洛书】 中,按照 「上阳下阴,右阳左阴,阳为强,阴为弱」 的规律,不是阴八应该在右上,阴二应该在左下,阴六应该在左上,阴四应该在右下的位置吗?

可是,它们实际上的排列,为什么是恰恰相反,是阴二在右上,阴八在左下,阴六在右下,阴四在左上呢?

这就是由于,这个事物已经发展到了它的最后的一刻,它这个时候的内部 「关系与结构」 就是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呀。

我们再看 【洛书】 ,为什么 「秩序与惯性」 阴八的 「关系与结构」 阳一,是在阴八和阴六之间; 「秩序与惯性」 阴六的 「关系与结构」 阳三,是在阴八和阴四之间; 「秩序与惯性」 阴四的 「关系与结构」 阳七,是在阴六和阴二之间; 「秩序与惯性」 阴二的 「关系与结构」 阳九,是在阴四和阴二之间呢?

这又是由于事物发展变化中的 「三角关系」 原理。

阴八因为受到环境的压力,就会联合和支配阴六去对抗环境压力,这样,环境、阴八、阴六之间,就形成了一个 「三角关系」

阴六因为受到阴八的支配性压力,就联合和支配阴四去对抗阴八的支配性压力,这样,阴八、阴六、阴四之间,就形成了一个 「三角关系」

阴四因为受到阴六的支配性压力,就联合和支配阴二去对抗阴六的支配性压力,这样,阴六、阴四、阴二之间,就形成了一个 「三角关系」

阴二因为受到阴四的支配性压力,就联合比自己更加弱小的 「秩序与惯性」 ,去对抗阴四的支配性压力,这样,阴四、阴二、加上阴二的内环境,这三者之间,就形成了一个 「三角关系」

「关系与结构」 ,是既承载 「秩序与惯性」 的秩序,又执行 「秩序与惯性」 的使命的,所以,阴八的 「关系与结构」 阳一,就在阴八和阴六之间;阴六的 「关系与结构」 阳三,就在阴八和阴四之间;阴四的 「关系与结构」 阳七,就在阴六和阴二之间;阴二的 「关系与结构」 阳九,就在阴四和阴二之间。

「关系与结构」 为了完成使命,必须是处于自己的内、外环境之间。

那么,作为一个发展变化的高级性事物,由 「秩序与惯性」 阴八、阴六、阴四、阴二以及他们的 「关系与结构」 阳一、阳三、阳七、阳九,加上它们共同的 「中枢结构」 阳五所组成的这个整体性的 「关系与结构」 ,是怎么发展到 【洛书】 所表现的这种最终状态的呢?

这当然还是与环境的变化状态有关。

首先,肯定是环境的变化状态,对阴八、阴六、阴四、阴二等不同层次的 「秩序与惯性」 ,都构成了压力,才会使它们团结起来、同仇敌忾。

就像商朝末期的800诸侯,都受到了商朝的压迫,所以,他们就会团结在周武王 姬发 的周围,大家同仇敌忾,共同发力推翻商朝、建立周朝。

又像五代十国时期的各色人等,都经受了严重的分裂战乱之苦,所以,就都聚集在大宋皇帝赵匡胤的麾下,大家同仇敌忾、共同扫灭群雄,一统天下。

那么,在推翻了一个旧朝代,建立了一个新朝代之后,大家就自然要给这个新朝代,建立一个有利于大家共同生存的新秩序。

比如周朝,她所建立的新秩序就是「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为什么要建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样的新秩序呢?

因为,在农业生产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之后,土地和奴隶,就是主要的生产要素。

为了发展生产,部落与部落之间就经常发生战争,相互兼并对方的土地和奴隶。

其实,夏朝和商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王朝,相对麾下的那些大诸侯,力量疲弱,制止不了那些大诸侯对于其麾下众多小诸侯的兼并,从而无可奈何地对外暴露了他们内部的分裂,以至于外部势力发现了他们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的本质,就敢于奋起一击,将他们彻底打垮,然后取而代之。

所以,通过建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的新秩序,周朝及其麾下800诸侯,就是希望她们的天下,能够长治久安,从此不再有部落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

那么,这样的新秩序,是有利于这个新秩序内部的强者呢?还是有利于这个新秩序内部的弱者呢?

这样的新秩序,是有利于周朝统治下的那些大诸侯呢?还是有利于周朝统治下的那些小诸侯呢?

那当然是有利于弱者,不利于强者的,当然是有利于那些小诸侯,不利于那些大诸侯的。

所以,强者、大诸侯是不喜欢这个新秩序的,是要反对这个新秩序的。

而王权,就是这个新秩序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所以,强者、大诸侯就不喜欢王权,就要反对王权。

当然,在王朝建立之初,大家都是弱者,反对这个新秩序的就不多,反对王权的就不多。

即便是有,相对也都是没有多大的实力的,很容易被王朝所压制。

但是,在同一个秩序之下,强者的发展速度,是快于弱者的发展速度的。

所以,随着强者和弱者之间的实力差距越来越大,强者,就要开始破坏秩序、挑战王权了。

在周朝发展到 他们的第九代王—— 周夷王的时候,就发生了一件事。

周夷王以会盟为名,把当时最强大的诸侯王——齐哀公,骗去给煮了。

那么,为什么周夷王要把齐哀公骗去给煮了呢?

那就是因为,当时的大诸侯兼并小诸侯的现象已经十分严重,严重危害到周朝的国本了,而齐国,是当时兼并小诸侯最疯狂的大诸侯。

周夷王要整顿秩序,维护王权,就必须要拿实力最强的大诸侯开刀,用齐哀公来杀鸡儆猴。

当然,因为当时的大诸侯们已经是又多又强,蔚然成势了,所以,周夷王此举,也是枉然。

所以,到他的儿子周厉王的手上,王权,就彻底崩溃,沦落为了诸侯们争相控制的傀儡。

后来的申国联合西戎,杀死周厉王的孙子周幽王,导致了西周的灭亡,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周幽王是个有血性、有抱负的天子,他不甘心做傀儡,与包括申国在内的一众诸侯,发生了激烈矛盾。

可惜,时不我予,他并没有足够的实力,应对和解决这些矛盾。

而申国联合西戎杀死周幽王,就正是王朝秩序不利于强者,强者就要脱离这个秩序,或者,掌控和改造这个秩序的表现。

后来的宋朝和明朝,相继被异族打败,其实,也是因为王朝的秩序不利于强者,强者就要脱离这个秩序,或者,借助外邦掌控和改造这个秩序。

那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洛书】 中的中枢阳五,能够真正倚靠的力量是谁?

那其实是要根据环境和时机而定。

这里,我们必须要看到几个不同层次的矛盾。

第一,是阴二与阴四之间有矛盾。

但是,它们之间的这个矛盾,要服从于它们和阴六之间的矛盾。

第二,是阴四带领阴二,与阴六之间有矛盾。

但是,它们之间的这个矛盾,要服从于它们与阴八之间的矛盾。

第三,阴六带领阴四和阴二,与阴八之间有矛盾。

但是,它们之间的这个矛盾,要服从于它们和它们共同的外部环境之间的矛盾。

所以,周武王率领800诸侯推翻商朝,就相当于阴八、阴六、阴四、阴二克服它们之间的内部矛盾,同仇敌忾,应对它们与它们共同的外部环境之间的矛盾。

然后,商朝被推翻,周朝被确立,800诸侯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矛盾解除或者缓和之后,一些大诸侯发展起来,开始兼并其他小诸侯,这就相当于 【洛书】 中阴六、阴四、阴二需要在阳五的协调下,克服它们之间的矛盾,来共同应对它们与阴八之间的矛盾。

但是,这个阴六、阴四、阴二在阳五的协调下,克服它们之间的矛盾,共同应对它们与阴八之间的矛盾的实际效果,显然是不够好,所以,就导致西周灭亡,东周建立,以及春秋战国时代的到来。

不过,另一个类似的矛盾,即 「商鞅变法」 ,却解决得很好。

「商鞅变法」 ,本质上就是当时的平民奴隶主阶级,在秦王的支持下,团结奴隶阶级,共同推翻贵族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这就相当于是 【洛书】 中的阴六、阴四、阴二,在阳五的协调下,同仇敌忾,共同推翻和打倒阴八。

而阴六、阴四、阴二之间,本来是有矛盾的,就相当于平民奴隶主与奴隶之间有矛盾,奴隶中的技术性奴隶,与体力性奴隶也有矛盾。

但是,为了共同对抗阴八,占支配地位的阴六,会通过降低自己的身份地位,而抬高阴四、阴二的身份地位,以团结阴四和阴二同仇敌忾,共同推翻阴八。

就像 「商鞅变法」 中,平民奴隶主改变他们与奴隶们之间的身份地位和生产关系,将他们压迫奴隶们劳动,改变为付工钱雇佣奴隶们劳动,或租赁工具和土地给奴隶们,让奴隶们自主地做他们有收益、有希望的劳动,总而言之,就是解除对奴隶们的身心禁锢,让他们由奴隶的身份变为自由民的身份。

这样,平民奴隶主和奴隶们,都从推翻贵族奴隶主中得到了好处,他们当然就会同仇敌忾,共同推翻贵族奴隶主。

当然,在推翻了阴八之后,阴六和阴四、阴二之间的矛盾,又会显现出来。

于是,阴四又会在阳五的协调下,相对阴二降低自己的身份,以改善与阴二之间的矛盾,团结阴二去共同推翻阴六。

在推翻了阴六之后,阴四与阴二的矛盾又会显现出来,于是,阴二又会在阳五的协调下,去团结和扶持比自己更弱的,大家来共同推翻阴四。

这样,事物就一步一步地发展到 【洛书】 所表现的最终这种样子。

那么,我们最后来问一个问题:

为什么女娲氏要创作 【洛书】 呢?

为什么女娲氏要向一心想将伏羲氏部族赶尽杀绝、斩草除根的共工氏部族的使者,制造出这么一个 「神龟载书」 「祥瑞」 来呢?

那当然是因为女娲氏并不想将伏羲氏部族赶尽杀绝、斩草除根。

那当然是共工氏部族的实力,决定了他们不能将伏羲氏部族赶尽杀绝、斩草除根。

所以,在与伏羲氏部族取得了暂时的战略平衡之后,共工氏部族不是更应该抓紧时间,发展自己的实力吗?

【洛书】 所象征的事物发展的规律,不正是说明了 「发展就是硬道理」 吗?

所以,女娲氏相对共工氏部族的使者,制造出这么一个 「神龟载书」 「祥瑞」 ,那其实是有着极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