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深度好文:1931年九一八事变,张学良若抵抗,能打赢日军吗?

2024-06-21国风

锦州,自古以来就是扼守关内外的咽喉要地,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1931年12月,日本开始调兵遣将,向锦州进犯。当时蒋介石曾经电令张学良,要他固守锦州。

然而张学良的东北军未发一枪,直接弃守锦州,撤往关内。东北就此落入日寇之手,中外舆论一片哗然。

「不抵抗」导致东北沦陷,也成为了张学良一生的污点。

可是国内外有许多学者都认为,张学良并不是临阵退缩,胆小懦弱,而是被当时形势所迫,不能进行抵抗。

那么张学良到底为什么不在锦州与日军决战?

「九一八」之前

日本人打仗有个特点,就是好赌博。

无论是入侵东北,还是偷袭珍珠港,都是建立在豪赌的基础上。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经济陷入极端困境,并导致了政治危机。

当时日本采矿工业和重工业的开工率仅达其生产能力的50%,大批企业倒闭,失业人员暴增,数百万农民破产。1931年,北海道等地遭遇霜灾,广大农村出现大规模卖儿卖女、全家自杀的现象。

在这种局势下,加速对外扩张,成了转移日本国内矛盾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

那么此时的中国是什么状况呢?

1930年,中原大战,军阀们忙着争夺「武林盟主」,国内战火连天,民不聊生。在这个过程中,东北军10万人入关,而这些基本上是张学良的嫡系部队。

那么「九一八」爆发时,中国留在东北的兵力是不是根本不足以与日军一战呢?

答案是否定的。

其实从中日双方在东北地区的兵力对比来看,日军装备固然远远比中国军队精良,但在数量上,中国军队占有明显优势。

日本政府驻守满铁沿线的日本军兵力总计不过1.04万人,而四周的中国军队则不下22万余众。

当时东北军将领对中日双方兵力的估计是这样的:东北军总人数约30万人;而日本关东军正规部队只有1.04万人,在乡军人约1万人,警察约3000人,共计约2.34万人。

因此,单单从纸面兵力来看,中国仅正规部队的数量就是关东军的20余倍,而且粮草弹药都非常充足。此外,东北军还控制着当时全国最大的兵工厂沈阳兵工厂,军备方面也不落下风。

如果真的下定决心,和关东军决一死战,东北军未必会直接溃败。

因为「九一八」本身就是日军的冒险之举,是日本国内少壮军官「下克上」的行为,并不是由日本高层一手策划并实施的。其实计划实施之初,连关东军自己都没想到事变可以进展如此顺利。

然而即使「优势在我」,张学良依旧下令「绝对不抵抗」,将东北沃土拱手相让,白白便宜了日本人。

很多人至今无法理解,为什么张学良在有把握取胜的前提下,选择了不战而败,白白背负上千古骂名。

可其实在很多时候,战争的结果,并不是由纸面兵力决定的。

不抵抗的背后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1931年的形势。

众所周知,东北军主力之前入关参加了中原大战。

「九一八」事件爆发之前,张学良的嫡系曾经两次大规模入关,去抢夺京津冀的新地盘,整个辽宁只驻扎了4个国防步兵旅。

根据经历过东北沦陷的很多当事人回忆,「1931年7月,日本侵犯东北阴谋日益显露,形势日益危急,但张学良不但没有将东北军调回关外以作防备,反而抽对部队入关,参加讨伐石友三的战事」。

这就导致了「九一八」爆发时,东北军主力部队都驻扎在关内,多数在京津地区。

因此,关外驻扎的东北军战斗力是不足以应付关东军的,一旦开战,第一件事情就是立刻调集军队出关。

可问题就在于,东北军本身也不是铁板一块。

打个比方,如果将东北军看成一个股份制公司,除了大股东张作霖外,还有吉林张作相、黑龙江万福麟、热河汤玉麟等小股东。

即使张学良下令,人家也未必真的会尽力抵抗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