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作品【春又生——与崔白对话】创作感言

2024-01-08国风

王一婧/文

这幅作品是在第一稿【一树菩提忆溪月】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本意是想打破「一张画稿只能画出一张作品」的观念。初创作品时内心充满了感动与激情,但由于个人知识储备以及技法的不成熟,第一张作品往往并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思。尤其在听取老师和同学们的建议后,经过反复思考主观认为树枝运笔再遒劲一些会不会更好?物象裁剪一部分是不是更具艺术性?这张色彩是否太过繁杂且不单纯?等诸多问题。伴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每个人每个阶段对人生所面对的同一图像都会有不同的思考与体悟,我个人认为通过「再次画」、「反复画」的实践会逐步发掘更适合物象表达的语言与技法。

这幅作品的素材源自于广州华南植物园中的一棵半枯半荣的小

写生稿一

树,当时我在它身上看到了生命循环往复的变化,从顺时针的枝叶繁茂进而转向枯枝的清冷萧瑟,如同生命的运行轨迹——由出生到死亡,与宇宙间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相契合。在写生过程中曾有参观的老者询问我为什么画这棵小树,我向他讲述内心所想,他建议我以文字或较长篇幅的诗词来升华物象的生命境界,于是我决定用画笔先将完整的形式记录下来,回来整理后便创作了作品的第一稿【一树菩提忆溪月】。虽然我当时想表达生命力的顽强,但最终却呈现出空灵、澄澈的意境之美。这稿结束后,我想如果以这幅作品图像为契机,采用不同的物象穿插、颜色、材质、基底以及意境的表达,能否让这张作品重新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打破固有思维的束缚,作品会不会有所不同?

【一树菩提忆溪月】稿子点击(最多18字)

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又重画了一稿。记得那年我儿子刚刚降生,初为人母第一次感到生命的蓬勃与无常,同时也经历了很多人生都未曾有过的第一次,冥冥之中开始对生命重新的审阅与思索。在这幅作品的创作中,我试图以枯木抽芽、长叶的过程,向观众展示出宇宙间循环往复的自然之「道」,垂暮涅槃亦是新生的开始,在轮回中重生。有了构思便立马开始动笔,首先我将画稿中左边部分的叶子全部删除,并将繁复的部分删减整理,试图让枯枝内部气脉相连的同时而整体又能呈现出和谐舒朗的意蕴之美。想法虽然有了,但在创作过程中仍然会出现瓶颈不知如何进行,迷茫之际苏老师建议我将鸟雀画的小一些,并提示我可以借鉴宋画【秋柳双鸦图】的感觉,于是我仔细研习、认真求索,希望作品能有一些进展。

画稿

当枝干起稿完成后,画面里鸟雀的位置又成了新的问题,我想表达一种萧瑟苍茫中枯木逢春的生命之美。在查阅大量古籍名画后,感觉崔白【寒雀图】中的麻雀非常符合我所想表达的意境,思索再三我决定隔空向古人学习取经,借鉴吸收中国传统文脉的经典作品。以内在形式结构关系的和谐为前提,重构产生新的 审美意象,鸟雀的布局则有意识地按照画面起、承、转、合的节律进行安排,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作品【春又生——与崔白对话】

本作品虽以对话之名,实则是对中国文化、中国画传统的回归与致敬,借此表达出顽强的生命力和精神力量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