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六祖慧能离开东山寺后,为何混迹市井,沉寂十六年?

2024-07-22国风

六祖慧能,在继承了五祖弘忍传授的衣钵后,去了哪里?做了哪些事情去弘扬禅宗佛法呢?

史料记载,慧能在继承了禅宗衣钵以后,混迹市井,沉寂了16年,这又是为什么呢?

六祖慧能

禅宗六祖慧能(638-713年),亦作「惠能」,是唐代高僧,禅宗南宗的创始人,佛教史上尊称为禅宗六祖。

慧能俗姓卢,生于南海新兴(今属广东)。

慧能三岁丧父,稍长靠卖柴养母度日。因听人念【金刚经】,得知是黄梅弘忍处传授,遂在龙朔元年(661年)赴黄梅参见弘忍。

禅宗传承

五祖弘忍命寺僧各作一偈选拔传法继承人时,慧能因作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而受到弘忍赞许,密授法衣,成为禅宗六祖。

衣钵南归

根据【五灯会元】的记载,慧能前往东山寺的时候,选择了从宜章到郴州的古骡马大道前往黄梅。到达黄梅后,由于得到了五祖弘忍的印证,并接过了禅宗第六代传人的衣钵,他选择了返回,但走的是大庾岭那条路,路程比来时长了一倍,因此走了两个月的时间 。

躲避追杀和保护衣钵,是真是假?

传说慧能继承了禅宗衣钵以后,因为担心寺内众僧,抢夺衣钵,一夜狂奔数十公里,连夜渡江,返回岭南。

这个故事在佛教文献和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尤其是【坛经】和【曹溪大师别传 】等书籍中有所记载。

这些书籍描述了慧能大师在得到五祖弘忍的衣钵后,因同门嫉妒而遭受追杀,并因此隐居于民间,甚至参与打猎以掩护身份。

但是近年来,也有人提出了质疑。

【坛经】记载的可疑性:【坛经】中关于慧能得法的描述存在多处慧能不可能亲见亲闻的事情。例如,慧能不可能知道弘忍召集门人呈偈的细节,以及弘忍与神秀的密室谈话内容。这些描述被质疑为后人添加或改编,而非慧能亲述。

另外在【曹溪大师别传】中并没有提及弘忍令众人呈偈的情节,也没有提及神秀偈与慧能偈,这可以视为对传法事之伪的旁证。

另外考古方面也有些发现:

任继愈先生在【敦煌<坛经>写本跋 】中根据当代佛教考古的一些新发现,对传法一事作出了质疑。例如,保存在少林寺的【法如碑】记载 ,弘忍的弟子法如在弘忍门下共十六年,直到弘忍死后才离开东山寺来到少林寺,这与【坛经】中的描述存在出入 。

所以,关于六祖慧能躲避追杀和保护衣钵的故事,真实性存在争议,这个故事可能视为一种文化传承或者有什么隐喻在其中。

南归途中点化慧明

慧明,原是南北朝时陈朝宣帝的孙子,将军出身,后出家成为高僧,是禅宗四祖道信和五祖弘忍的弟子,与慧能有着特殊的因缘。

慧明听闻衣钵被慧能带走南归后,因对五祖衣钵传承的执着,率领数十人追赶慧能。

在大庾岭上,慧明最先追上了慧能。面对慧明的追赶,慧能并未选择逃跑,而是将衣钵放在磐石上,表示如果慧明认为衣钵应归他所有,可以自行取走。

慧能开始对慧明进行禅机教化,指出慧明虽有将军之勇,但心中仍有诸多执着和疑惑。

慧能告诉慧明:「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慧明听后,当下大悟,随即礼拜慧能,并请求开示。

慧能接受了慧明的请求,将其收为弟子,并传授佛法。慧明从此成为慧能接法后的首位弟子,并在后来成为禅宗的重要人物。

混迹市井,沉寂16年

慧能南归以后,为何混迹市井,沉寂16年,可能是有这几方面的原因:

躲避追杀与保护衣钵:

根据部分史料和坛经记载,慧能接过衣钵后,因袈裟的重要性而遭到同门师兄弟的追杀。为了保护衣钵和自身安全,他选择隐姓埋名,混迹市井。

醒悟弘忍传法

慧能「唯求作佛」不过八个月 ,密说「直了见性 」不过三日三夜共语,需要时间来领悟和深化对佛法的理解。因此,他利用这段时间来躲避追杀,同时也为更深入地理解佛法提供了机会。

入世修行与消除业障:

慧能可能是在进行「行入」的修行,即入世修菩提行,体会人世间的各种苦难,消除累世以来自身所带有的各种「业障」。这种修行方式需要慧能深入市井,与普通人生活在一起,从而更好地体验和理解人生。

出山受戒,弘扬禅宗

经过16年的隐居修行,慧能决定出山。

他来到了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在印宗法师讲【涅盘经】时,慧能参与听讲。

在法性寺,慧能因「风幡论」而名声大噪。当其他僧侣争论是风动还是幡动时,慧能提出了「仁者心动」的论断, 引起了印宗法师的注意。

在与印宗法师的交谈中,慧能展现了自己深厚的佛法修为,印宗法师决定为他剃度,并请智光律师为慧能授具足戒,慧能正式成为了一名僧人。

慧能的禅风之主要特色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这一特色使得佛教从抽象的经典和神秘的寺庙中解放出来,并深刻影响到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