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道家与佛家都说「有无」,但两者采取的应对态度和方法则大不相同

2023-12-09国风

有人举裴相国启建法会,问僧:「看甚么经?」曰:「无言童子经。」公曰:「有几卷?」曰:「两卷。」公曰:「既是无言,为什么却有两卷?」僧无对。师代曰:「若论无言,非唯两卷。」

——【五灯会元】第八卷 新罗龟山和尚

白话直译:

有人谈起相国裴休在一次启建法会时,看到一位僧人在专心的读着一本经书,便问他:「你看的什么经书啊?」

僧人说:「【无言童子经】」。

「有几卷?」

「有两卷。」

裴休话锋一转,说:「既然无言,怎么会有两卷?」

僧人一时无言以对,愣在原地。

讲到这里,龟山和尚就替僧人回答道:「两卷多吗?无言的秘密岂是两卷经书就可以讲明白的?」

鉴赏评说:

【无言童子经】也称为【无言菩萨经】,「无言」是人的名字而并不是字面意思:不说、无话。

裴休,唐朝中晚期名相,盐税改革者之一,大中六年(852年)八月,裴休升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

他对佛教信仰相当虔诚,与禅宗有深厚因缘。在中国佛教史上,有「宰相沙门」的美称。裴休在禅宗史上,与同时代的庞蕴、白乐天、李翱、陆亘等人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禅师说话常常「话里有话」,裴休虽然不是禅师,但受黄檗希运禅师的指引,参禅悟道的修为可不低,「宰相沙门」可不是白叫的。

这则公案看似「说经」,其实也在「论道」:

什么是「有」?什么是「无」?「有」和「无」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佛家和道家都说「有无」,只是叫法有所不同,对形而下的存在,佛家叫「色」,道家叫「有」;对于形而上的本质,佛家叫「空」,道家叫「无」。这里为了方便叙述,就统称「有」、「无」了。

裴休打机锋,就是用到了「有两卷」的「有」和「无言」的「无」,制造了一个看似「自相矛盾」的境地,让僧人困在其中而出不来了。「既然无言,为什么还说了两卷之多呢?」

因为僧人没有明白「有」与「无」的关系,所以才被困,如果他已经觉悟,则就像龟山和尚那样,可以应对自如了。

「有」就是客观存在,「无」就是存在的本质。「有」可以是任何现象,也可以是任何事物。

比如:一种现象,「闪电」就是「有」,闪电的原理就是「无」。

比如:一朵花,「花」就是「有」,花的生长、开放的原理就是「无」。

任何事物,可以分解成无限的成对的「有」和「无」,只要划分出一个「有」来,就必然有相应的「无」,它们总是成对出现的,这体现了「有无」之间的关系:

「有无相生,同根互存,对立统一,不可分割」

好像「有无」的存在和原理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其实这种划分本身就是一种人的「认知」。是脱离客观存在以外的哲学。所以,在探讨「有无」之前,老子就在【道德经】中就说了:

「道可道非常道」

「道」存在,但不可被描述,人们从实践中获得的「道」,都不是原来的那个「道」,而是人的有限认知。所以,不要执于那个「道」哦!

【心经】中也说: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现象与本质无二,现象就是本质,本质就是现象。脱离现象而概括、归纳出的本质其实已经不是本质,仅仅是人的有限认知而已。

怎么看待「有无」,道家和佛家的观点是相通的:

「有」是可以描述的,而「无」依附于「有」,「无」在「有」中体现,「有无」相辅相成。

道家与佛家的最 大区别在对「有无」的应用上。

道家承认「道可道非常道」,但仍然希望摸索出「道」,以利用这些有限的认知服务于人,哪怕这些认知是暂时正确的相对真理,暂时存在也是一种存在,只要存在就必有价值。

「好比: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物理都是相对的真理,都不是绝对正确的,但都在一定时间内、领域中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价值。」

因此,在探寻「道」的过程中,各种理论、知识以及它们对应的应用科学就发展起来了。

佛家认为「无」就在「有」中,「现象与本质无二」,人类所谓的本质都是有限的知见,是人心意识创造的主观世界。如果执于这些「主观」的认知,人的精神世界将被这些知见所束缚,从而产生精神障碍。「无」不可得,只有当下才真实,所以要「破执」,破除「二元对立」的主观世界。

「好比:有相对的认知就有相对的感受,好与坏、美与丑等等二元对立,有目标就有目标达成的喜悦与求而不得的苦恼。」

因此,修佛就是要放下对一切所谓「知识」的执着,而把专注力集中在当下现象之中,以此消除因主观世界的有别而带来的精神障碍。

佛学的确没有创造出能让人类进步的物质基础,但在人的思想、精神领域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实,如果承认道家的理论,就应该知道物质与精神就是「有与无」的关系。科学解决人类发展中的物质问题,佛学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精神问题。物质与精神文明双丰收,本就是「有无」关系最 好的体现,如果执于某一端都是「迷信」!

但是,无论是道家还是佛家的拥护者,都在犯同样的错误,就是对「无」的过于执着。「无」是不可得的, 不可脱离「有」而凭空存在的。

所以,道家爱好者在追求「无」的境界,强调无为而治;佛家拥护者在大谈「空」的观点,倡导无欲无求,就是忽略了这个问题: 「有」才是对「无」的最 好表达,「有」才是真相。

「无为而治」也要有可靠方法,「无欲无求」也要基于一定条件。道家与佛家从来都没有忽视「有」,所以老子说: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而这则公案中,龟山和尚说「无言的秘密岂是两卷经书就可以讲明白的?」其实也是在说:

「一即一切」,「空」就是「万有」,修佛参禅的所有人都想见的那个东西,就在一切现象中体现。

「道」不在一言中,但是,非言不足以显「道」;佛法不在于学,但非学不足以明法。「无言」的大道,若不在言传身教的现实行为中,又怎么能显现出来呢?

各位同好,不要执于「无」,不要大谈「空」,把所有精力投入当下正在发生的人和事,在其中去体察自己的一切「行为、语言、思想」,时时刻刻问自己一句「我到底在干什么?」或许慢慢的烦恼就会离你而去了。

所言如有不当请各位海涵,欢迎指正及讨论,并对您的阅读表示由衷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