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书圣」人设的背后,他人性真面目究竟为何?王羲之其人第一季!

2024-06-29国风

以古为师,悉心交流!敬请关注收藏「大成国学堂」!

在东晋的历史篇章中,王羲之,这位书法巨匠的生命轨迹,与351年至355年间会稽内史的职务紧密相连。这是他宦海生涯的终章,也是他政治参与的巅峰。彼时,殷浩领军北伐,意在荡平北方的异族。然而,王羲之对此持审慎乃至反对的态度,他屡次上书,力陈北伐之弊,试图阻挡这场战争。我们将王羲之放置于当时的门阀士族社会背景中,考察其生活环境、政治主张和处世态度,还原一个真实的王羲之。

穿越到永和年代去看看

东晋时期,北伐之事屡屡与王羲之产生交集。自东晋在江南建立政权以来,华北地区便成为匈奴、鲜卑、氐、羌、羯等胡族以及部分汉族政权争斗的战场。在这一系列政权更迭中,匈奴刘氏前赵政权被石氏后赵取代,后者势力遍及整个华北。与此同时,鲜卑慕容部、拓跋部以及汉族张氏政权等也在北方并存。永和五年(349年),石虎去世,其子为争夺帝位而内斗,为东晋提供了北伐的良机。当时,东晋朝野普遍认为这是恢复旧山河的绝佳时机。庾亮之弟庾翼和庾冰掌握重兵,他们作为外戚,忠诚于晋室,对北伐持积极态度。庾翼曾率军北伐,尽管其目的不止于此。

建元元年(343年),东晋下诏经略中原,庾翼率军北伐。王羲之对此表示关注,并上表支持庾氏的北伐行动。然而,庾翼的北伐最终因出师不利而未能成功。此时正值康、穆二朝交替,北伐之事遂被搁置。不久,庾翼在永和元年(345年)病逝,临终前荐子继任,但朝廷未允,而是任命桓温为安西将军,都督六州军事,荆州刺史,代掌庾翼上游军事。由此,庾氏的基业和军事大权转入了桓氏手中,东晋的军事地理版图再次发生变化,长江上游的荆州对下游建康形成了新的威胁。

永和二年(346年),桓温率军征讨西蜀成汉国,经过两年的战斗,蜀地完全归属东晋。由此,长江上游的广阔地域也纳入了桓温的势力范围。永和四年(348年),桓温因平蜀之功被封为征西大将军、开府、临贺郡公,声威大震。桓温势力的迅速增长引起了朝廷的担忧,为了制衡桓温,会稽王司马昱起用扬州刺史殷浩参与朝政。同时,北方的混乱局势和朝野上下的北伐呼声,让桓温有了上表要求北伐的机会,但朝廷并未采纳。

永和五年(349年),石虎之死为北伐提供了良机。征北大将军褚裒上表请求伐赵,被朝廷加封为征讨大都督,统领五州军事。然而,褚裒的北伐因才略不足而以惨败告终,他回朝后不久便郁愤而死。永和六年(350年),后赵的混乱局势加剧,石虎的养孙石闵杀后赵帝自立,改国号为魏,华北地区陷入极度混乱。冉魏建立后,与东晋取得联系,请求共同讨伐胡人。东晋决定再次北伐,任命殷浩为中军将军、都督五州军事,而未用桓温。

永和七年(351年),冉魏的将领纷纷向东晋献城投降,其中包括豫州牧张遇。大将姚弋仲也派遣使者请降,他和他的儿子姚襄都受到晋封。姚氏是羌人,部众善战,若能妥善安抚,将对东晋北伐大有裨益。十二月,桓温声言北伐,率军顺流而下,抵达武昌,兵力达四五万。此举既是北伐,也有向建康示威之意。朝廷闻讯惊恐,会稽王司马昱写信劝阻,桓温也以时机未成熟为由撤退。尽管朝廷决定由殷浩负责北伐,但面对桓温的威胁,殷浩心中充满矛盾:一方面他害怕桓温的气势,另一方面他又希望通过北伐建立功业,以增强自己的声望和地位。

王羲之对北伐的态度

在东晋北伐的争论中,王羲之的主张显得尤为鲜明。他认为,北伐的条件尚不成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量。

首先,王羲之认为东晋的国力不足以支撑一场旷日持久的北伐战争。他深知,这样的战争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东晋当时的情况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如果强行北伐,势必加重江南地区的赋税负担,特别是在会稽等遭受灾害和饥馑的地区,人民已经难以承受更多的负担。

其次,王羲之强调国家的安宁在于内外的和谐。在面临外敌的关键时刻,国家的团结至关重要。然而,当时的北伐是在殷浩和桓温的权力斗争背景下匆忙决定的,缺乏充分的准备,因此取胜的把握不大。

最后,王羲之对北伐的领导者人选表示担忧。虽然他曾经支持过庾翼和桓温的北伐,但他认为殷浩并不具备桓温那样的军事才能和统军作战的能力。【晋书】中记载,王羲之认为殷浩北伐必败。他对殷浩和桓温之间的争夺与对抗有着清晰的认识,预料到殷浩不是桓温的对手。

基于以上的考量,王羲之写信给会稽王司马昱,力陈不宜北伐的观点。

又与会稽王笺,陈浩不宜北伐,并论时事曰:

「古人耻其君不为尧舜,北面之道,岂不愿尊其所事,比隆往代,况遇千载一时之运?顾智力屈于当年,何得不权轻重而处之也。今虽有可欣之会,内求诸己,而所忧乃重于所欣。【传】云:‘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今外不宁,内忧已深。古之弘大业者,或不谋于众,倾国以济一时功者,亦往往而有之。诚独运之明足以迈众,暂劳之弊终获永逸者可也。求之于今,可得拟议乎!夫庙算决胜,必宜审量彼我,万全而后动。功就之日,便当因其众而即其实。今功未可期,而遗黎歼尽,万不余一。且千里馈粮,自古为难,况今转运供继,西输许洛,北入黄河。虽秦政之弊,未至于此,而十室之忧,便以交至。今运无还期,征求日重,以区区吴越经纬天下十分之九,不亡何待!而不度德量力,不弊不已,此封内所痛心叹悼而莫敢吐诚。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愿殿下更垂三思,解而更张,令殷浩、荀羡还据合肥、广陵,许昌、谯郡、梁、彭城诸军皆还保淮,为不可胜之基,须根立势举,谋之未晚,此实当今策之上者。若不行此,社稷之忧可计日而待。安危之机,易于反掌,考之虚实,着于目前,愿运独断之明,定之于一朝也。地浅而言深,岂不知其未易。然古人处闾阎行阵之间,尚或干时谋国,评裁者不以为讥,况厕大臣末行,岂可默而不言哉!存亡所系,决在行之,不可复持疑后机,不定之于此,后欲悔之,亦无及也。殿下德冠宇内,以公室辅朝,最可直道行之,致隆当年,而未允物望,受殊遇者所以寤寐长叹,实为殿下惜之。国家之虑深矣,常恐伍员之忧不独在昔,麋鹿之游将不止林薮而已。愿殿下暂废虚远之怀,以救倒悬之急,可谓以亡为存,转祸为福,则宗庙之庆,四海有赖矣。」

王羲之对北伐的态度不仅体现在他对会稽王司马昱的建言上,还表现在他连续写给殷浩和荀羡的信件中。他极力劝说殷浩与桓温和解,但殷浩并未接受他的建议。这些书简中的大部分被收录在【晋书】的王羲之传中,从中我们可以窥见他对北伐的基本态度和内心的焦虑。

桓温和殷浩,两人自幼就有很高的声望,各有所长。殷浩是一位出色的清谈大家,拥有玄谈的智慧,但在实务方面却缺乏才干。桓温则是东晋最著名的人物之一。殷浩的北伐,用王羲之评价谢万北伐的话来说,就是「违才易务」。桓温和殷浩都是王羲之的好友,但从个人关系来看,王羲之与殷浩更为亲近。这种关系可能源于他们在庾府曾共事。从当时的政治派系来看,王羲之属于殷浩一派。庾亮生前曾称赞王羲之有「鉴裁」,赞赏他对人的深刻洞察力。在将才治事方面,他看好的人物是庾翼、桓温和谢安,而不是殷浩和谢万,事实也证明了他的判断是准确的。可贵的是,他并不因个人关系的亲疏而改变自己的看法,这一点从他对待殷浩和桓温北伐的态度中可以看出。

(待续)

以上史实见于正史【晋书】记载,在【王羲之墨迹摹本全集联卷 】和【泉州本淳化阁帖王右军书 】里王羲之与亲友的信札交流里零星得到一定佐证。

我们将【 王羲之墨迹摹本全集联卷 】、【珍品 泉州本淳化阁帖王右军书】精确复制,作为极其重要的「法帖3.0」藏本以飨书友!请注意,「法帖3.0」出品是原汁原味、无限接近原件超精复制品,不是网上通行的严重调色的低精度图片形态!

欲购专业级【 王羲之墨迹摹本全集联卷 】、【珍品 泉州本淳化阁帖王右军书】超清复制件的书友,可点击下面商品卡,品鉴与激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