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轮扁斫轮 」是引用率和讲述率很高的寓言故事,故事简单,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它能精准地回答一个刺痛我们神经的问题: 为什么读过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轮扁斫轮」出自【庄子·外篇·天道】, 中有一个简单句子,难倒当今一众学者。 我查了诸多译本,发现无一人能解释清楚。 真是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说了反而让我糊涂。
这个句子是: 「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
这是 木匠轮扁 向 国君齐桓王 陈述 制作车轮窍门 的一句话, 是理解轮匾高妙技艺的关键,所以很重要!
我们看 古文岛 是怎么翻译的:
这种翻译让人直接堕入五里云雾中: 「涩滞而难以削入」是什么东东? 莫名其妙呀! 「甘」「苦」是一组反义词,怎么没体现呀?
再来看文史哲 的译本,是这样翻译的:
两种译本大同小异,且都将 「入」 解释为「进入 」,这种解释扞格难通。
我们再来看 百度百科 的译文:
这种翻译将对象明确为「榫头」 ,大抵不错; 但将「徐疾」理解为「松紧(宽窄)」就很荒唐。 因为榫头宽窄很好量化,将其传授给后代也很容易。 那么, 轮扁难以传授的制轮经验是什么呢?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如果我们就词解词,我们可能永远找不到正确答案;但换一种思路,也许难题便会迎刃而解。
以下是从 制作木车轮的视频 中截取的一张图片——
从这张图片中不难发现, 制作车轮的三种构件是:轮毂(中心)、轮辋(外围)和轮辐(连接)。 而制作车轮的难点在于将轮辐的双头榫眼嵌入轮毂和轮辋之中。 据此推理, 轮匾难以传授的经验应该是:要把握好轮辐嵌入的时机,应做到不干不湿;因为榫头干了,虽嵌入方便,但咬合不紧,不牢固;而榫头偏湿,要嵌入就费力,而且和榫眼不相合。
因为 古代没有测量湿度的仪器 ,所以难以量度,也难以传授,只能凭经验办事:这就是轮匾七十多岁了,仍要亲自动手制作车轮的原因。
所以, 「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应翻译为 :
砍削轮辐,嵌入轮毂和轮辋,慢了,轮辐的榫头偏干燥,就容易敲入(甘),却因咬合不紧密而使车轮不牢固;快了,轮辐的榫头偏湿润,就不容易敲入(苦),并且和榫眼不相合。
这样一来,将 「徐」和「疾」、「甘」和「苦」 均解释得清清楚楚,毫无违和感。将「入」解释为「相合」 ,也顺理成章。上述翻译的硬伤也完全消除了。
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