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梵高早期作品的拙朴之美

2024-06-27国风

陈丹青先生曾在他的【局部】里讲过这么一段话:「艺术顶顶要紧的,不是知识,不是熟练,不是直觉,是本能,是骚动,是崭新的感受力,直白地说,其实,是可贵的无知。」

梵高【海滩上的渔夫】1882年

这幅作于1882年8月【海滩上的渔夫】,面部细节完全模糊一片的小画,在我们眼中大概除了「未完成」三个字以外,估摸也就只剩惋惜与不解了。

可偏就是梵高这幅未完成的小画,惹来著名画家刘小东的盛赞:「我靠!画得太好了!」

梵高【海滩上的渔夫妻子】1882年

好在哪,作为业余艺术爱好者的我们或许无法说出个所以然。

但如果我们在读梵高、赏梵高画作时,只一味关注他的【向日葵】【星空】【麦田】【柏树】等后期高光时刻作品,恐怕很容易忽略他早期黑白素描以及灰暗甚至被他自己称作习作的那些不成熟作品内里蕴含的拙朴之美。

梵高【有手推车的风景】1883年

终梵高一生,劳动者在他的整个艺术生涯中,占据半壁江山,尤其是他步入艺术之初。

梵高【劳动的农民】1881年

梵高【烧荒的农民】1881年

从博里纳日那些线稿般的煤矿工人,到手部关节粗大挖土豆的人,穷困远超普通农民的织布工人,艳阳高温下的麦田收割者,梵高画笔下的劳动者之美,憨朴之态,细品之下,往往能轻易触动观赏者内心的柔软。

梵高【织布机与织工】1884年

【煤矿咖啡馆】大概可算作梵高的第一幅小画作品。此时,他甚至不敢承认这时的他已满脑子艺术触感,唯恐辜负了亲人们对他投身宗教时的各种帮助。

梵高【煤矿咖啡馆】1878年

也正是从比利时博里纳日煤矿开始,绘画成了拼命往全身心投入到对矿工们的布道缝隙中无法驱逐的艺术本能。

煤矿工人的凄苦、无助,及其后不久死伤惨重的大矿难,让这个原本衣冠楚楚的新晋福音传教士青年梵高耗尽自己所有财物与精力,亲力亲为投入到矿难的救助当中。

梵高【雪地里的煤矿工人】1880年

对遇难者及其家属倾尽全力的看护与救济,使得他无法再顾全自身安全与外表装扮。

他开始成为那个家人亲友眼中「衣衫褴褛的堕落者」,而那个宣称救赎世人苦难的宗教团体甚至以此为理由解雇了他;博里纳日的煤矿工人却将其奉为「煤矿里的基督」。

从此,「神圣的宗教」少了一个虔诚的传道者,世间多了一个伟大的艺术家。

梵高【劳动者】素描草图1881年

除了1882年前后,梵高表姐夫海牙画派风景画家安东莫夫的屈指可数的寥寥指导,以及不知名画室的短期学院派生搬硬套的石膏教学临摹外,梵高的艺术摸索几乎全凭天赋与勤奋。

安东莫夫【牧羊人和羊群】

梵高在1886年去往巴黎前的所有艺术创作,我们都可套用陈丹青先生那句「可贵的感受力与无知的憨拙」。

如果再较真一些,安东莫夫指导前作品,则完完全全仅凭梵高自己所见所思搬到纸上,那份拙朴之美足以让人迷醉。

梵高【博里纳日焦煤厂】1879年

通常情况下,作为业余艺术爱好者的我们,赏画往往从画家最为著名出色的作品开始;而专业艺术从业者们则反行其道,不断从大师的素描、草图、习作里静观其笔触及全局构图构思中汲取养分。

梵高【用镰刀割草的男孩】1881年

或许,在我们通常最容易忽略的某些不起眼小画里,艺术家的思想宝藏暗暗隐匿其中,正等待着我们的耐心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