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石门颂】高清修复字帖(上)(附释文)

2024-09-11国风

石门颂全称【汉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又称【杨孟文颂】,是 中国著名汉刻之一 ,是摩崖石刻的代表作,东汉建和二年(148年)十一月刻, 摩崖隶书 。1967年因在石门所在地修建大型水库,将此摩崖从崖壁上凿出,1971年迁至汉中市博物馆,保存至今。

石门颂刻在陕西褒城褒斜道南端石门隧道西壁之上,通高261厘米,宽205厘米,书体为汉隶,刻书二十二行,满行三十一字,全文共655字,全面、详细地记述了东汉顺帝时期司隶校尉杨孟文上疏请求修褒斜道及修通褒斜道的经过。【石门颂】与略阳【郙阁颂】、甘肃成县【西狭颂】并称为「汉三颂」,它对后来的书法艺术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

石门颂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书法风格

  1. 石门颂的书法风格被历代书法家誉为「隶中之草」,其用笔圆浑劲挺,体势纵逸多变。
  2. 在书写上,石门颂采用了典型的碑法用笔,具有浓厚的篆意,提按顿挫表现得十分隐约,不是纯用圆笔,而是豪迈不羁之情溢于笔端。

笔法特点

  1. 石门颂采用了绞转笔法,即毛笔笔毫锥面在纸面上运动时,不是笔毫触纸时接触面一成不变的一种运动,而是笔毫与纸接触的面不停变换的一种旋转运动。
  2. 这种绞转笔法使得写出的线条具有毛刺的感觉和变化丰富的迟涩、老辣线条。

章法布局

  1. 石门颂的章法布局表现出结字以疏朗开阔为基调,用笔以绞转笔法为主,整体气息以静为主,以动为辅,动静相合,相得益彰。
  2. 在结字上,石门颂有飞动之美,在线条里有流动之态,整体给人以开阔、疏朗的感觉。

艺术表现

  1. 石门颂不仅是一个书法艺术的瑰宝,更是一个后人学习书法的典范。它的艺术表现力和哲学观点的运用到了极点,成功地利用矛盾解决书法中的诸多问题,展现出「恣肆、奇态、拙朴、浑厚、超逸、浪漫、气象万千」的宏章。

文化意义

  1. 石门颂是东汉时期的摩崖作品,书丹人不祥,通观整个石碑,气势恢宏,跌宕起伏,细细读来,让人心潮澎湃,就好像作者当时书写时的心情一样,随着王升(撰文者)文章内容的不断变化,书写情绪也在起伏波澜。
  2. 这是为歌颂当年司隶校尉杨孟文为兴修栈道,打通汉中到关中的交通要道,造福一方百姓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而作,可以想象当时从上到下雀跃欢呼、政通人和的欢乐场面。

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石门颂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价值,使其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1】故司隸

【2】校尉楗

【3】為楊君

【4】頌

【5】惟坤靈定位,川澤股

【6】躬,澤有所注,川有所

【7】通,餘穀之川,其澤南

【8】隆,八方所達,益域為

【9】充,高祖受命,

【10】興於漢中。道由子午,

【11】出散入秦,建定帝位,

【12】以漢氏焉,後以子午,

【13】途路澀難,更隨圍穀,

【14】複通堂光,凡此四道,

【15】垓鬲尤艱,至於永平

【16】其有四年,詔書開餘,

【17】鑿通石門,中遭元二,

【18】西夷虐殘,橋樑斷絕,

【19】子午複循,上則縣峻,

【20】屈曲流顛,下則入冥,

【21】傾寫輸淵,平阿泉泥,

【22】常陰鮮晏,木石相距,

【23】利磨確磐,臨危槍碭,

【24】履尾心寒,空輿輕騎,

【25】遰礙弗前,惡蟲弊狩,

【26】蛇蛭毒蟎,未秋截霜,

【27】稼苗夭殘,終年不登,

【28】匱餒之患。卑者楚惡,

【29】尊者弗安,愁苦之難,

【30】焉可具言,於是明知

【31】故司隸校尉楗為武

【32】陽楊君,厥字孟文,深

【33】執忠伉,數上秦請,有

【34】司議駁,君遂執爭,百

【35】遼鹹從,帝用是聽,廢

【36】子由斯,得其度經,功

【37】飭爾要,敝而晏平,清

【38】涼調和,烝蒸艾寧,至

【39】建和二年仲冬上旬,

【40】漢中大守楗為武陽

需高清图片或字卡请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