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秦观晚年写下一首词,道尽人生无奈,苏轼读后爱不释手

2024-06-08国风

【红楼梦】中曾说: 「一损皆损,一荣皆荣。」

从古至今,家族如此,官场亦如此。朝夕之间,或是飞黄腾达,或是江河日下。而大宋年间, 秦观的人生沉浮便与苏轼的官场起落息息相关。

公元1078年,秦观听闻苏轼即将赴任徐州,特意前往拜谒,并于诗中写道: 「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

后来,二人相识,同游山川,苏轼称赞秦观有屈原、宋玉之才,并鼓励他发奋读书,参与科考。可惜时运不济,接连两次俱是名落孙山。

苏轼见状,一边写诗劝勉,一边向王安石力荐秦观,后又不放心特意写了封信,同王安石说: 「才难之叹,古今共之,如观等辈,实不易得。愿公少借齿牙,使增重于世,其他无所望也。」

当然,对于秦观的才华王安石同样称赞有加。在得到了两位文坛巨匠的支持后,秦观重振旗鼓,终于在1085年考中进士,又因苏轼举荐,平步青云,一路升迁。

然而,也因这份亲近,以致于苏轼在遭受政治打击后,秦观亦不可避免的一贬再贬。

公元1094年,宋哲宗亲政,重新起用「新党」,属于「旧党」一派的苏东坡遭受迫害,作为门生的秦观同样受到牵连,先是被贬去杭州,后又来到处州,尽管他小心翼翼躲避灾祸,仍旧被罗织罪名,贬到了更为荒僻的郴州,并被削去所有官爵和俸禄,可谓与平民无异。

多年奋斗,付之东流,接连的打击令秦观愈发凄寒,最终提笔作词,诉尽心酸。

【踏莎行·郴州旅舍】

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写下这首词时,秦观再度被贬,即将前往横州,因而寄宿于旅舍中。

秦观屡遭贬谪,内心一片迷茫凄苦,就连所见之景都是黯然销魂的: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大雾弥漫,将楼台隐入其中;月色朦胧,令渡口销声匿迹,在漫天的迷蒙中,纵使望断天涯,也寻不到理想中的桃源出路。

开篇之景,已然笼起一层凄楚迷茫之感。

「楼台」是登高望远盛景当前的美好象征,「津渡」是柳暗花明枯木逢春的精神引领,「桃源」更是千古以来文人心中的理想乐土,然而它们三者,却处于「失」、「迷」、「无」的状态,其中的前途无望、困难重重,愈发令人失意怅然。

偏偏在这绝望之境中,所处时令更是黯淡生寒: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在春寒料峭的时节中,词人独居在孤寂的客馆,看那落日夕下,听那杜鹃哀鸣,所见所闻,引人断肠。

不论是封闭的「孤馆」,还是落幕的「斜阳」,无一不在诉说着凄苦之情,既有生命迟暮的哀叹,亦有仕途坎坷的苦涩,重重负累,只能以「可堪」道之。

下片转而叙事,写友人的致信与劝慰: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远方的友人传来安慰的音讯,其中寄托中无尽的关怀与嘱咐,然而这样的慰问反倒增添了无穷的离愁别恨,触动着对过往的追忆,增添着当下不幸的伤痕。

一个「砌」字,于无意之间,将一封封书信与梅花幻化为层层砖石,筑起高墙,令人困顿在泥泞中,难以挣脱,无处消解。

这样的痛苦令他想要一吐为快,想要高呼怒喊,然而现实的强权令他胆战心惊,只好将满腔愤懑化作山水相问: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郴江啊,你本来是环绕着郴山而流的,为什么偏偏向着潇湘而去呢?

在希望与失望的情绪挣扎间,词人已然有所明悟:或许生活本就如郴江流水一般,充满未知,随波逐流,人生的荣辱与好坏总是难以自我决断,只能任由时局摆布,不断向前。

而这首词中所流淌的人世感慨,更令同病相怜的苏轼生出心有灵犀之感,甚至将「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一句题于扇面,时常品评,后来听闻秦观死讯,又在背面叹曰: 「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

再之后,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又将秦观的词与苏东坡的跋写下来,传到郴州,而郴州人为了纪念三人,又将其刻于碑上,称作「三绝碑」。

发展到这里,已然告一段落,然而尘封的历史却在后世伟人的手中重新焕发光彩。1960年,毛主席前往郴州视察时,特意提及「三绝碑」的故事,自此,逐渐隐匿的往事等来了新的诠释。

或许世人不知郴江为何流向潇湘,但历史的洪流却在不断诉说着生命的传承。纵使当下充满艰险,但人生的旅程终会再现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