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她们14个人 解决了「疗伤一代」的生命问题 - 凤凰艺术

2024-07-04国风


疗伤一代

2024年6月25日, 「疗伤一代」中国女性艺术家对话展 在宥爱美术馆盛大启幕。展览由郝青松担任策展人,携手14位来自不同背景和世代的中国女性艺术家: 陈樉、贾秋玉、雷双、陆蓉之、刘佳玲、宋雅君、王宝菊、王帅、王晓天、郑孟梅、张子轩、周雯静、赵小黎、张玥 ,以「疗伤一代」为主题,呈现融合绘画、装置、影像等多重表达形式的40余件艺术作品,是当代中国女性艺术家生命艺术的一次集中亮相。以 下是 「凤凰 艺术」 为您带来的相关报道。

尝试在纯粹时间之外去做某种代际的划分,往往都具有风险。事实上,时间代际划分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也会是商业资本的产物。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我们总是充满热情地将某个年代特殊化。但或许,以所面对的生命问题作为划分的标准,以及他们在面对集体问题时的个人选择,也是一种全新的代际划分可能性。


「有些问题我们无法回避,除非我们生来就不受其约束」。但无论是通过自身,或是借助外物,或者一种莫名的神秘力量。我们的行动会最终消解这些约束而达到自身的救赎,哪怕是相对的救赎。理想的生活是建立在一定的秩序之上的,我们的生命进程也是偏离秩序和向秩序靠拢的过程。但没有人可以依照秩序编织一生,我们更多听到的,乃是偏离秩序后的心灵焦灼之声、孤寂之声、痛苦之声,以及在经历时或经历之后,所进行的自我疗伤。


「告诉我你和痛苦的关系,我就会说出你是谁!」 恩斯特·云格尔(Ernst Jünger)这句话完全适用于整个社会。我们与痛苦的关系透露出我们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社会。痛苦即密码,它藏有解读当时社会的关键信息。

在某种意义上,苦难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本质,更是一种应该被改变的社会状况——或许,至少我们不能过于讴歌苦难、追求苦难。为了一个更高的目标去创造苦难,似乎亦值得商榷。

但在被迫面对苦难时,我们如何处理与其的关系,以及在伤痛中如何自我疗伤,或许则是当代社会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疗伤一代

4月,由策展人郝青松策划,宥爱美术馆与MONARCH联袂呈现的新展 「妮可·巴菲特:疗伤一代」 在苏州嘉德·宥爱艺术中心开幕。这是艺术家妮可·巴菲特20余年创作生涯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汇集绘画、装置、影像等50余件富有生命艺术特质的作品。展览的主题 「疗伤一代」 从生命艺术的视角,揭示了千禧世代共同面临的生命问题。从1950年代「垮掉的一代」到今天呼之欲出的「疗伤一代」,生于1976年的美国艺术家妮可·巴菲特,以富有生命艺术特质的绘画回应了这两种艺术思潮之间的转变。

从旧金山艺术学院(AAU)毕业后,妮可以艺术家身份活跃在大众视野,在艺术、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皆有涉足。她被外界广泛认知的身份是股神沃伦·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的孙女,是巴菲特家族中一位杰出的女性。

6月25日,「妮可·巴菲特:疗伤一代」亚洲大展同期,以「疗伤一代」作为同名主题 「疗伤一代」中国女性艺术家对话展 正式开幕。展览以中国女性艺术家为主体,展开中西之间的作品对话。当代艺术的疗伤主题,具有超越女性主义的视野。正如宥爱美术馆的生命艺术定位,转型中的当代艺术关爱生命,疗伤自己,也治愈他人。


▲ 「疗伤一代」中国女性艺术家对话展,展览现场,宥爱美术馆


宥爱美术馆馆长Angela Lu 介绍到,「疗伤一代」是一个当代艺术由文化身份向生命主题转型的艺术概念,也是生命艺术由创伤主题向疗伤观念转型的艺术概念。「疗伤一代」首先是一个多代际的记忆性社会学群体,不限于千禧世代的青年。 之前几代人的生命问题同样没有解决,共属于「疗伤一代」。参展女性艺术家跨越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00年代,既有对当代艺术影响深远的艺术名家,也有独具潜力和新一代影响力的新锐艺术家。


▲ 「疗伤一代」中国女性艺术家对话展,参展艺术家及嘉宾合影,宥爱美术馆


生命是艺术永恒的命题,而艺术是呈现生命丰富肌理和复杂深刻的重要载体。从神话时代开始,人类就在对生命的起源和终结的探寻之上构筑起古代文明的基石。启蒙运动的兴起,则剥去了追求生命意义所必需的神圣与秩序的外衣。曾经万物闪耀的世界褪去璀璨而神秘的光芒,人类在获得理性解放之后迎来的却是精神上的荒凉、焦虑与痛苦。


在哲学家韩炳哲看来,如今的痛苦恐惧症基于一种范式转变。我们生活在一个试图消除一切否定性的肯定社会。痛苦之否定性却不容置疑。然而,就连心理学也附和这一范式转变,从「苦难心理学」这种消极的心理学,转向研究健康、幸福与乐观主义的「积极心理学」。负面的想法是要避免的,它们必须即刻被正面的想法取代。这种积极心理学甚至让痛苦也臣服于绩效逻辑。新自由主义思想极具复原力,它从创伤经验中为绩效升级制造催化剂。人们甚至谈及「后创伤性增长」。这种复原力训练是一种心灵上的力量训练,企图将人类塑造成对痛苦极不敏感的、永远感到幸福的功绩主体。


▲ 「疗伤一代」中国女性艺术家对话展,展览现场,宥爱美术馆

▲ 左上、左下、右依次为:

【蓝与黄】,雷双,布面油画,100x80cm,2022

【绝望的欢愉】,雷双,布面油画,100×73cm,2011-2023

【弦断】,雷双,布面油画,130x97cm,2018


换句话说,个体在面对生活的荒谬和无意义时,更需要自我寻找存在的意义。在此时,艺术是否扮演着使社会问题更加清晰的角色;或者说,它是否不仅仅针对着我们所生存的时代,也包括叙述和描写历史的方式?


或许对于「疗伤一代」而言,他们通过应对创伤和困惑来寻找自己的价值和生活意义。这一过程反映了存在主义的核心思想,即在自由和选择中找到自我。但在同时,一个需要明确之处在于, 疗伤并不意味着「退」到角落;在有时恰恰相反,需要我们「迎难而上」,去以一种更加积极的姿态面对这些生命的问题。


▲ 「疗伤一代」中国女性艺术家对话展,展览现场,宥爱美术馆


这些参展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几乎都是其生命现实境遇在某个瞬间的凝固。 事实上,艺术在表达观念之外,还都有其它功能,比如模仿、审美和心理疗伤 。即便在当代艺术中那些老旧的词汇诸如美、想象力、创造力也并不应该被社会政治的「催化剂」或「中介」这类词汇所取代,因为艺术总是具有干巴巴的理论所想象不到的感性力量(邵亦杨)。


从时间维度看,这些作品是特定时代和文化发展状态下的生命境遇;从空间维度看,则是具体地区、民族和共同体中的生命境遇。任何艺术在其诞生时都与具体生活情境中的真实状态密切相关,可以说是艺术对特定生命阶段特殊状态的投射和呈现,同时艺术还具有超越肉身的时空限制抵达生命本源的力量。

▲ 艺术家周雯静作品【红色系列NO.1】


▲ 左侧作品系列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

【耳洞】【腋毛】【肿】【新鞋】【副乳】【洞】【短指】【经血】,张子轩,布面油画,40x50cm,2022-2023

右侧作品从上到下依次为:

【秀发】【独唱】【连体衣】,张子轩,布面砂底油画,50×60cm,2022

今年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处处是外人」并未真切地解决任何生命问题,甚至连解决问题的有效观念也并未触达。就如 本次展览策展人郝青松 所说,生命问题在如今也已被当代艺术的文化政治形而上化,成为一种政治正确的文化问题。由此,与创伤同在的生命尊严与生命情感不知不觉被文化身份标签化,生命与生命之间应有爱人如己的关系蜕变为文化身份之间的对抗性。女性艺术的创伤表达在释放自由后却不能治愈己身,反而将自己放入创伤与对抗彼此纠缠的无尽深渊。女性艺术的黑洞只是当代艺术政治正确的一个表征,我们需要在艺术与生活的基本关系中去思考:艺术要如何参与生命塑造?


▲ 策展人郝青松在展览现场导览, 宥爱美术馆


继2020年【来啊,我们跳吧】(城市泄洪渠版)之后, 参展艺术家王宝菊 于2023年又赴新疆天山拍摄了峡谷版作品。在三联影像画面中,观者可以看到两个男子在山巅挥舞着大绳,仿佛在进行着许多人儿时记忆中「跳大绳」这一游戏。只不过,当大绳落下时,并不没有人可以在其上跳跃,而是伴随着抽打声,激起阵阵烟土。不多时,又有羊群走过......这件作品无疑指向了种种具身性的阵痛,但也在大自然之中,提供了另一个关于伤害与疗伤的样本和可能性。而在三联影像背后,另一个「荒原」也在静静地等待着我们。



▲ 王宝菊作品【来啊,我们跳吧】(天山峡谷版),三联影像


后现代主义强调世界的多样性和多重现实的存在。「疗伤一代」对自我和世界的理解是多元且流动的。这种多元叙事允许他们在不同的文化、思想和生活方式中寻找治愈的路径和方法。

参展 艺术家陆蓉之 就表示:「本次和妮可·巴菲特的对话展,在语境上丰富,在风格上多元,中国女性艺术家的作品更多关注的是自我的成长、身体和记忆,而妮可作为70年代生人,她的作品探讨生命的哲理、生命的存在以及事实的真相,她是思想性的视觉化,是一种诗意的表现,而不是叙事性的艺术。」


▲ 「疗伤一代」中国女性艺术家对话展,陆蓉之与赵小黎展厅现场,宥爱美术馆


开幕论坛上,策展人郝青松邀约多位艺术批评家、参展艺术家探讨更多关于生命艺术的话题。


▲ 开幕论坛现场从左至右:批评家、策展人郝青松,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主编裴刚,自由撰稿人米阿,艺术批评家、策展人蓝庆伟,资深媒体人、策展人及艺术写作者徐薇,策展人、苏州艺术志总编麻利


人的所是,是强烈地由历史规定的。


可以说,「疗伤一代」不仅是一个社会现象,更是个体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时,通过哲学思考和艺术创作,寻求自我治愈和意义重建的过程。他们在自我治愈的过程中,不仅关注个体的心理健康,也在通过多样化的表达方式,推动社会的理解与变革。这一代人用独特的方式,回应了现代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压力和创伤,体现了当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 「疗伤一代」中国女性艺术家对话展,展览现场,宥爱美术馆


拒绝一切痛苦的生命,是被物化了的生命,它丧失了通过疗伤而获得的深刻自我认知与成长的机会。而有着疗伤可能的生命,不仅在面对痛苦时展现出坚韧与智慧,更在自我修复的过程中重新定义了个体的价值和意义。

▲ 张玥,【哺育】,摄影,24'00‘’,生米,2023

展览信息




(凤凰艺术 苏州报道 编辑/dbk 责编/dbk)

凤凰艺术

最具影响力的全球艺术对话平台

艺术|展览|对话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