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寻找杨子荣遗属20多年未果,周总理下令:一定要找到英雄的家!

2024-05-26国风

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

这句中国几代人都非常熟悉的「黑话」,正是因为【林海雪原】中的传奇英雄杨子荣而被全国人都牢牢记住。

而对于杨子荣身份的探寻,一直到70年代都没有结束,甚至让周恩来一度发怒:「一个家喻户晓、赫赫战功的侦察英雄,竟身份资料全无!」

而杨子荣的母亲住在老家,多年来被当作「土匪的母亲」。

她喜欢【林海雪原】,将「杨子荣」的海报亲自贴在炕头。她一直到永远闭上双眼都不知道,他喜欢的这位影视英雄,竟然真的是自己失踪已久的儿子!

01

1969年,北京中南海礼堂之中,周恩来总理正在陪同美国艺术代表团一同观看样板戏【智取威虎山】。

整部剧让艺术团大为震惊,落下帷幕的瞬间,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团长詹姆斯带着团员们登上了舞台,一定要和演员们握手。

詹姆斯紧紧拥抱男主角童祥苓,满含深情地说:「你是英雄!在美国,你应该被授予林肯勋章。」

他太崇拜杨子荣这位英雄人物了,转身询问周总理:「杨子荣是虚构出来的形象,还是真的有这位英雄?如果有的话,我们多么想拜见这位英雄的后人。」

周总理立刻回答:「毫无疑问,杨子荣是一位真实存在的,家喻户晓的革命英雄。」

外宾提出想要见一面烈士遗属,周总理马上询问身边的文化部部长于会泳:「杨子荣的家属,是否能找到?」

于会泳回答:「马上和民政部门联系,尽快找到!三天之内找不到人,也要找到线索。」

本来以为这件事很快就能解决,没想到第二天秘书把一份解放军总参、总政联合发来的调查报告送到了周总理的办公桌上。

周总理还没有看完这封电报,就已经气得把纸张摔在了桌子上。

报告有千字,是杨子荣生前所在部队牡丹江军分区某部的回电:知道杨子荣的原籍在山东胶东一带,至于详细地址无人知晓。

周总理又愤怒又惋惜,一位为新中国付出宝贵生命的烈士,竟然不知道他的身份,这如何对得起烈士的英灵?

曲波)

周总理马山下令,一定要找到杨子荣的家乡,找到烈士的家属:「美国客人在等着我的回话,全中国人民都在看着我们!」

民政部门的同志们首先就想到了【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

曲波说,在小说里面,杨子荣和高波其实用的都是真人真名,其他人都有所改动。

比如「小董」,原名叫作董中松,小分队的成员每个人都用了原来名字的谐音。

曲波是杨子荣的战友,但他对杨子荣在革命之前的人生经历并不了解。

也就是说这么多年来,杨子荣的家人还不知道他已经牺牲,也拿不到烈士家属的抚恤金。

杨子荣的父母不知道是否还在人世,他的妻儿也不知是否过得安好!

02

杨子荣的家人,其实海林县已经寻找多年了。

杨子荣在牺牲之后是和战友们一起安葬的。

当时条件有限,又容易被敌人发现,所以只能简单立了一块木碑,没有在墓碑上面写上个人的信息。

杨子荣的身世一直就是一个谜,他生前的照片一张都没有保存下来!

现在因为文艺先传,杨子荣已经成为了全国家喻户晓的英雄,人们只知道他是海林县出来的,于是纷纷给中共海林县委写信。

中共海林县委每年面对着如此多来信,不知道如何去回复群众的殷切询问。

同时,在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关于杨子荣身世的不同说法,牡丹江地委和黑龙江省委非常重视。

1966年,海林县民政局副局长、烈士陵园管理站站长关会元带领着4名骨干,成立了调查小组,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寻找杨子荣家乡的具体地址,找到杨子荣的亲人,了解杨子荣的信息。

四人小组到处奔波,和通化、千山、沈阳、大连、鞍山等地的部队联系,和战士们打听,寻找烈士生前的战友。

但是部队的人员调动是很频繁的,两个月了,他们也去了很多地方,但一点线索都没有打听到。

1966年年底,关会元直接去了一趟北京,去找【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

而现在的曲波状况非常不好,他已经从政治部办公室主任沦落为伙夫。

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觉得曲波写这本小说根本不是记录战友的战斗过程,而是在为自己树碑立传。

关会元找到曲波的时候,他正在伙房里面蹲着,对杨子荣的事情不愿意多说。

他只向关会元透露了一个线索:这些年好多烈士的家属都曾经写信,或者亲自来找关会元。杨子荣可是【林海雪原】的男主角,但他的家属从都没有找过。

「杨子荣,可能已经没有亲人了。」曲波长长叹气。

关会元很失望,不过,曲波给了他另一个线索:「你可以去找孙大德,他现在也在北京。」

03

孙大德和曲波一样,都是杨子荣曾经的战友。

关会元去找孙大德,孙大德当时在一家医院里面担任总务科科长,但境况也不是很好。

孙大德告诉关会元,他也仅仅知道杨子荣是胶东人,他所知的曲波也差不多。

关会元现在能够继续找下去的线索只有「胶东」了,他带着其他调查组成员前往胶东,在胶东的四个县,数百个村屯里面走访询问,查阅了不知道多少在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战场牺牲的烈士的资料。

但这些烈士的资料没有一个和杨子荣相符的。

这次调查组又无功而返了,而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两年,关会元依旧在想尽各种办法去寻找。

1968年,胶东的调查工作已经进入了僵局,关会元只好再去了一趟北京,询问孙大德其他的线索。

孙大德这次告诉关会元一个好消息,杨子荣生前剿匪的老战友正在北京。

他叫姜国政,和杨子荣原来在一个部队,曾任38军副军长。

关会元辗转见到了姜国政,姜国政得知他们的来意之后非常激动,眼中含泪,说一定要帮助调查组。

姜国政想要把北京的老战友们全部找来,当时环境复杂,个别单位不停阻挠。姜国政以「部队回忆军史」为理由,尽最大努力把曲波、孙大德、刘崇礼、魏成友等人召聚到了一起。

老战友们已经20年没有见面了,再次相聚真是百感交集。

他们有的说杨子荣的家乡是在文登,有的说在荣城、牟平,每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谁都不能确定。

而且大家都没有留下杨子荣生前的照片,只能像关会元大致回忆出烈士的相貌:长脸、颧骨略高、浓眉大眼,有少许络腮胡子,身高在1.70米左右,性格爽朗、健谈……

这次老战友聚会,并没有得到更加有用的线索,不过姜国政听说调查组的调查陷入僵局,他抽调了两名部队的人员,配合调查组一起去胶东。

有了两位部队代表的参加,关会元的调查工作顺利了很多。

确定的线索有三条:

1、杨子荣向不止一位战友确认过,他是胶东人,家里面有母亲,有妻子,还有一位兄长。

2、杨子荣家在土改的时候分了三件茅屋,还有一头毛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