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10首青云之志的封神诗词,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催人奋进的力量。

2024-10-05国风

说到悲伤是人生的底色,我们总会想到生于清朝却只拥有短短三十载人生的纳兰容若,却很少能联想到位于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

他的人生也不过二十七载光阴,他站在时代风口,察觉时代风起云涌而意气风发,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坎坷,却依然不可一世。他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生而为人,我们何以孑立存在于人世间,不过是凭借胸中那一点浩然正气。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滕王阁序 唐 王勃

【滕王阁序】笔力明快、风格清新、气势浩荡,堪称骈文典范之作。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

在这一句中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作者坚守信念、百折不挠的思想品质,不坠青云之志也激励着后世的许多人努力向前、达成目标,为实现理想而不断奋斗。

01

【古意】

宋·梅尧臣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

势利压山岳,难屈志士肠。男儿自有守,可杀不可苟。

这是一首表达坚持原则和不屈不挠精神的诗。诗中用「月缺不改光」和「剑折不改刚」两个比喻,形容即便在困境和挫折中,也不改变其本质和坚强的意志。诗中提到,即使月亮有时会缺损,但很快又会圆满;即使剑可能会断裂,也能重新铸造得更好。这些比喻强调了恢复和重生的可能。

接着,「势利压山岳,难屈志士肠」表达了即使面对巨大的压力和诱惑,真正的志士也不会屈服。最后的「男儿自有守,可杀不可苟」则是一种宣言,意味着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宁可死于坚持原则,也不会苟且偷生。

这首诗的整体主题是赞美坚持原则和不畏艰难的精神。

02

【浪淘沙·其一】

[唐代]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一千二百年前,刘禹锡曾写下一组气势雄浑的【浪淘沙】,其中第一首就是歌咏九曲黄河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而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不仅滋养了诗人刘禹锡,还滋养了一代代的华夏子孙,成为中华民族浪漫理想与豪迈气概的摇篮。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03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唐】孟郊【赠别崔纯亮】


文意:

镜子就是破了烂了,拿个镜片儿,光照样不会改的,兰花枯死了,但它的香气还在。喻指友情深挚,坚贞不渝。亦可喻指高洁自持,矢志不改的情操。至情至理,近于格言。

一个人的本性或一件事的本质不会在外在的条件变化下而变化。用两个通俗的比喻,赞美受打击、受迫害,至死不改变志向、保持崇高节操的人。

王阳明有一段话说的很经典: 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毁谤,不管人荣辱,任他功夫有进有退,我只是这致良知的主宰不息,久久自然有得力处,一切外事亦自能不动。

强大的内心,决定了你人生的质量。当你发现,无论你是错是对,总会有人对你指指点点;无论你是好是坏,都有人对你有厌有喜。
所以,做人不要轻易被外界所纠结,做自己就好。

郑板桥说过: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乌鸦总会在头顶呱噪,鸡毛蒜皮的事总是不少,但都无需在意,无需多虑,走好自己的路,坚定自己心。


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坚持本色,才能活出自我。一个能坚定不移,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必然能等到时来运转,好运来临的时刻。

不要被外界的纷扰,打扰的你那么累,要知道,心无旁骛,方能越走越远。好运都是由自己修来的,福报本就无关他人。愿你多微笑,活出自己的本色,活好自己的人生。

04

【书愤】

宋代 ·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此诗作于陆游61岁,全诗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叙述早年决心收复失地的壮志雄心,「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如此艰难,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坚定如山。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这如虹气势的七律,表现了陆游很想如当年三国的诸葛亮一样一统天下,舍我忘我纵横报国,怎奈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徒留愤恨已衰年,唯有那一腔热血与诸葛的出师表一样光耀星空。

全诗紧扣住一「愤」字,可分为两部分。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其中颔联撷取了两个最能体现「气如山」的画面来表现,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含着浓厚的边地气氛和高昂的战斗情绪。后四句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尾联以诸葛亮自比,不满和悲叹之情交织在—起,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这首诗意境开阔,感情沉郁,气韵浑厚。

05

【扬子江】

宋 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南宋的每一首爱国主义诗都让人泪目,这首也不亚于过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在【扬子江】有句诗: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山公以「磁针石」比喻忠于南宋王朝的一片丹心,表明自己一定要战胜重重困难,回到南方,再兴义师,重整山河的决心。从【扬子江】到【过零丁洋】表现了诗人忠肝义胆,如昭昭日月。

诗人运用比兴的手法,形象地描述了他出生入死、惊心动魄的归乡之旅,表达了坚定的爱国之情。全诗没有用大量的抒情语句,就连最后的表达也是直托而出,不带转折,却丝毫不让人觉得突兀,因为我们早就通过他淡然的叙述、平白的描写,了解到他的坚定和决心,把生死荣辱俱已抛开,爱国之心毫无保留地从诗句里流淌而出,让人心生敬佩。

06

【咏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诗人以风喻人,托物言志,着意赞美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借风咏怀,寄托他的"青云之志"。此诗的着眼点在其"有情"二字,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把风的形象写得栩栩如生。风吹烟雾,风卷松涛,本来都是自然现象,但诗人用了"驱"、"卷"、"寻"、"出"、"为君"等字眼,就把这些自然现象写成了有意识的活动。她神通广大,犹如精灵般地出入山涧,驱烟卷雾,送来清爽,并吹动万山松涛,为人奏起美妙的乐章。

07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出自刘禹锡【浪淘沙】

淘金需要千百万遍过滤,虽然过程很艰辛,但只要淘尽了沙子,才会露出闪亮的金子。刘禹锡多次遭到贬谪,但斗志不衰,不屈不挠与命运作斗争。
愿这些诗词能在你人生遇到苦难时,鼓励你奋勇向前。

在被贬谪到夔州期间,刘禹锡写下了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浪淘沙】: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第一句「莫道谗言如浪深「,是在说不要认为那些诽谤的话语像汹涌的浪涛一样深不可测。刘禹锡遭受诽谤而被贬谪,但他并不认为这些谗言有多么可怕。
第二句「莫言迁客似沙沉「,是说不要认为像我们这样被贬谪的人就像沙子一样沉到水底,永远不会再浮起来。刘禹锡虽然身处逆境,但并不认为自己就此完蛋了。
前两句都用了「莫「字,表现出诗人豁达乐观的心态。他不怨天尤人,也不自暴自弃,而是以平常心看待困境。这种心态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接下来两句才是点睛之笔:「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是在说,虽然反复淘洗是很辛苦的过程,但只有吹走所有的沙子,才能最终得到金子。
刘禹锡用淘金的比喻来形容人生的历练。金子和沙子混在一起,要想得到金子,就必须经过反复的淘洗。这个过程很辛苦,但只有坚持下去,才能最终得到纯金。

自安史之乱后,朝堂昏聩,多有壮志难酬者历经沉浮,刘禹锡便是其中之一,「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已然说尽此中苦楚。

然而饱经沧桑的刘禹锡,却始终昂扬,面对落井下石的小人他从无忧惧,他相信大浪淘沙,高洁之人终能迎来曙光。

事实确也如此,往后多年,京中权贵时起时落,换了一批又一批,而刘禹锡却在无尽的浪潮中屹立不倒,笑傲江湖,晚年更是安然顺遂,自由惬意。

08

【上李邕】

【唐】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李白以大鹏自比,描写了传说中的神鸟大鹏起飞、下落时浩荡之景象,更是表现出了诗人李白此时豪情满怀、直冲青云之志。「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这两句意为孔老夫子尚且觉得后生可畏,你李邕难道比圣人还要高明?男子汉大丈夫千万不可轻视年轻人呀!后两句对李邕既是揄揶,又是讽刺,也是对李邕轻慢态度的回敬,态度相当桀骜,显示出少年锐气。

09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释义:

曹将军你毕生专攻绘画不知老之将至,荣华富贵对于你却如空中浮云。

赏析:

杜甫通过这句诗,深刻地表达了对曹霸将军淡泊名利、专注艺术追求的高度赞扬。

杜甫自己虽然经历了诸多坎坷,但他能够感受到曹将军对艺术的纯粹追求,这种精神在他看来比任何的富贵权势都要来得珍贵。

读到杜甫的这句诗,我仿佛有了一次心灵的觉醒,意识到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外在的富贵荣华,而在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唐·杜甫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犹酣战。
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幹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幹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偶逢佳士亦写真。
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

10

杜甫经典之作、历代咏赞诸葛亮的绝唱诗篇: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

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转,自然紧凑。前两联记行写景,洒洒脱脱;后两联议事论人,忽变沉郁。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全诗所怀者大,所感者深,雄浑悲壮,沉郁顿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李杜文章万丈高,就中诗律杜陵豪。」杜甫的律诗的确取得了他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尤其是夔州以后的诗作,更加成熟。他的律诗对仗工妥,用字精当,声音和谐。正如他自己所表白的那样,「晚节渐于诗律细」、「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律诗的这些长处,读者在细读【蜀相】这首诗时,是能够领悟得出的。【蜀相】是杜甫的名篇之一,对于壮志未酬者,它既是颂辞,又是挽歌。唐代诗人刘禹锡说:「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工于诗者能之。」

【蜀相】一诗囊括历史,融汇古今,语言凝炼而内涵丰富。如果把刘禹锡的话用来评【蜀相】,杜甫是当之无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