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佛道之争(一)

2024-05-28国风

西晋惠帝时道士王浮与沙门帛远之间的邪正之争。王浮作【老子化胡经】,攻击佛教,开佛、道斗争之先声。

北朝时期,佛教已逐渐在中国扎下了根,逐渐兴盛,力量壮大。道教经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刘宋道士陆修静的改造形成了南北天师道,道教也得到了充实。在发展的过程中,佛教与道教之间的矛盾、冲突也逐渐表现了出来。受南北朝时期南北不同的文化风气与政教关系模式的影响,南北的佛道斗争也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南朝的佛道斗争多表现为理论方面的争辩,而北朝的佛道斗争多与政治紧密挂钩。

北魏尊道

北魏是由少数民族鲜卑拓跋氏入主中原建立的政权,其统治者深知必须利用汉族的思想及汉族士大夫阶层来维护自己政权的重要性,不仅需要利用传统的儒学,而且也需要利用佛、道二教。

寇谦之想改造天师道并获得统治者支持,达到做「帝王师」的目的;崔浩则是想在北魏实现儒家政治,二人一拍即合。崔浩是太武帝拓跋焘的左光禄大夫、著名儒学家是北方第一大族,崔浩与他的父亲都在北魏朝廷参与国事。在崔浩的影响和帮助下,太武帝宠信天师道,并大力支持寇谦之对天师道进行改造。太武帝对寇谦之无比尊崇,将其视为国师,许多军国大事都要先征求他的意见之后方作决定,而太武帝则既是国君,又是「泰平真君」。可以说,当时的北魏政权几乎成为政教合一的道教王国了。

太武帝灭佛

太平真君七年(446)北魏太武帝做出了废除佛教的行动,这是佛、道二教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佛教徒称之为佛教史上的第一次大「法难」。一场大规模的废除佛教的行动在魏境展开。

这次灭佛事件发生在太武帝尊崇道教最盛的年代,不可否认有信仰上的原因。但是主要决策人却是儒教的崔浩。史载,寇谦之并不赞同崔浩向太武帝提出的悉诛沙门、毁坏经像的建议。废佛的主因在于崔浩推行封建士族制度的儒家政治与拓跋氏贵族守旧势力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崔浩提出「齐整人伦,分明姓族」的政治主张,要用儒家政治帮助太武帝「除伪定真,复羲农之治」。太武帝对崔浩十分信服,魏太武帝认为佛教是他实行儒家政治的大敌,在他所下的灭佛诏书中,是以恢复华夏正统和儒家的礼义名教为标榜的。佛、道之间的矛盾仅是太武帝废佛的部分原因,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政治上的原因。

辩法

太武帝灭佛的行为由于消息走漏,并未对佛教造成严重后果,佛教势力仍得以继续发展。为了赢得最高统治者的支持与尊崇,佛道二教经常就各自的优劣进行辩论。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520年),清通观道士姜斌与释昙无最当廷辩论佛、道二教先后。

道教以【老子开天经】【周书异记】【汉法本内传】为论据;佛教引据【周书异记】【汉法本内传】。最终姜斌判输,还因引用伪经,被配徙马邑。其实两教引用的都是伪经,而佛教却没有遭到惩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孝明帝、刘腾等人都信佛,自然会因心有好感而偏向佛教。可见北朝的佛道斗争往往与帝王的好恶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