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致新年:时光流逝,青年成长

2024-01-08国风

【老师点题】

时间的流逝,对青年而言,就是成长。一年过去,我们对人生的认识又多了一些。站在新旧的时间交接点上,人们总是能更好地审视过去、思考未来。

大家在学习【论语十二则】时,可以从传统儒家文化里汲取养分,既面对过去,也思考未来。于是我请大家在【论语十二则】中选择一个关键词,如「仁」「知」「勇」等,然后写一段新年致辞。谈谈我们对过去的感悟,对未来的展望。

同学们的文字,充满了青春的力量。他们心怀理想,脚踏实地。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希望。

(广雅中学教师 郑莉)

蜜 小蕲 摄

关键词

当刺骨的寒风吹过,南方的树叶又一次由绿变黄;当倦鸟归林,街上行人又匆匆赶回家过节……于是我们知晓,不知不觉间,又过了365天。

这一年里,我们共同走过了无数难忘的时刻。有战火击碎了和平,战争未息,冲突又起;有自然灾害掠夺了幸福,暴雨决堤,台风上岸;有罪行大白于天下,也有受害者还在等待正义……

人类似乎从未真正逃离苦难,仍有人未能放下偏见,有人未能真正互相理解,没能像千百年前的先贤所倡导的那样做到「推己及人」、和平友善。然而,孔子的「恕」之道并非没有意义。

有人说,冷漠是现代人的症结,人心之间的间隔实在有些远。然而我在过去的一年里,也看到有外卖员跳桥救落水者;有男子在地铁上挺身阻止持刀伤人;还有不计前嫌、积极协商合作,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建设成果惠民的大国所为……

「恕」,让我们在物欲横流且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保持一种理想主义。或许「恕」可以连接起每个人的孤岛,让春风化雨。

于我,或许不用多么高尚宏大的「恕」,能推己及人,体谅他人,关爱身边人,就能连岛成陆,行至天光。

2024,要快乐。

(广雅中学高二12班 林楠熙)

关键词

2023年,我们很难想象,地球到处都在发生变化。面对各种挑战,我们的态度影响着事物发展趋势。想要行稳致远,我认为最需要的,就是论语中「进」的决心与毅力。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进也。」面对艰巨的任务,我们不应该轻易否定自己,不能轻易妥协或退缩。

孔子的学生子夏曾对孔子说,他想放弃学习,他并非不喜欢孔子的学说,而是觉得自己能力不足,达不到老师的要求。孔子却批评他:能力不足的人只是走到半道停了下来,或还没走便先给自己画了界线,止步不前了。

我们需要的,只是敢于开始的勇,敢于迎难而上的勇,以及「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毅力和坚韧。

没有始哪有终?渐进而至终。没有「进」的态度和力量,谈何「至终」?

我们也许会疲倦,害怕看不到终点,但自由的风会为招摇的枝头停留,重新启航的船也终能奔赴属于自己的彼岸。我们可以休息,但不能颓废,以至于埋没了潜能,失去了看到新风景的机会。

2023年过去了,你也许因为没有「进」而留下了遗憾?但我们不能失去追求「进,吾进也」的勇气。继续前行,努力完美个人、完美社会、完美国家、完美世界,那才是不惧前进的青春少年。

奋斗正在当时。

(广雅中学高二12班 陈小雨)

关键词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再次被身边的同学们所震撼。他们都非常优秀,有些异常的勤奋刻苦,有些则难得的天赋异禀,有些格外目标明确……似乎只有我仍在迷茫中陷入自我怀疑。我满脑的「惑」——人应该怎么活?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应该做什么?我应该怎么做?

伴随着忙碌的学习,这一年里,我将闲暇时光投入经典阅读,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一刻不止。孔子讲「知者不惑」,那怎样才是智慧的人呢?孔子讲「四十而不惑」,那是不是到了四十岁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知者」,就「不惑」了呢?

经过这一年的感悟,我想,成为智者,真正达到「不惑」,并不容易。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向好的发展需要付出更艰苦的努力。读经典如此,学习亦如此。

我是文科生,每天从课堂上学到大量新知识,平时还要从书籍中汲取知识,我希望自己真正做到「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孟子】讲「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这一年里,我明白或许做不到快速地成为「知者」,做到「不惑」,但凡可以否定你的,都是可能在更高层面成就你的。我愿自己不要在竞争的挫败中丧失肯定自我的能力,不能因现实的消磨,失了锐气与雄心。深入时代,感知时代,生命会因解惑而获得充实。

愿新的一年,我不再如过去那样心为形役,心有拘囿,愿我能做到内心坦然。

(广雅中学高二12班 雷雅戈)

关键词

新的一年已来临,「观」应当进入广大青年的视线。这是我在赏读诗词中得到的启示。「观」作为人对外界最直接的一项反应,能让我们看到更广大的世界。但何以为观,何以观好,观而何为,却是我们人生中仍需细思量的重要问题。

在诗词中,「观」的实质就是从诗歌的文字与内容中,体会时代的风俗与变迁,身临古人之境遇,去真正理解诗词中的精神内涵。作为读诗鉴词「兴观群怨」中的重要一环,「观」是继「兴」后更深入之动作,亦是在「群怨」前的奠基之作。观可谓重中之重。

在诗词的学习中不断积累,举一反三,归纳与总结,尝试把握更独到的观点,找到阅读理解的窍门,从一诗到一世,从一词到一代,我发现,青年人应当在深刻理解诗中时代内涵与精神的同时,也积极培养自己高度敏锐的观察能力与腹有诗书的文学素养。

我们观望世界,就像观赏一首诗那样,观诗以明情怨,观世以权利弊。只是诗依旧,世已新,「观」世界,与时代同频共振,顺应时代需求,方能成为「适时」之才。

新人,新年,要有新高度!

(广雅中学高二12班 徐英航)

原文载于【羊城晚报】2024年01月08日A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