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烟江叠嶂图诗卷】:赵孟頫的字,苏东坡的诗,王诜的画

2024-07-07国风

王诜(1048~1104),字晋卿,北宋画家。太原府(今山西太原)人,后迁汴京(今河南开封)。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存世作品有【渔村小雪图】【烟江叠嶂图】【溪山秋霁图】等。

有人说他只是一个官宦子弟,山水画只是他醉酒之后戏墨的产物;有人说他是北宋第一位真正的士大夫文人画家,受惠于苏轼的文人画绘画理论以及韵味说的影响,创作出富有精神内涵的山水画作品;也有人认为他的身份让他更加便利地学习到更多的画法,他只是对于经典做了融合,是一个调剂的作用。在这里,我们将从他的代表作【烟江叠嶂图】来认识他。

【烟江叠嶂图】(水墨本)

王诜的【烟江叠嶂图】现存世两本,一本为青绿本;一本为水墨本,均藏上海博物馆。青绿本是经典的青绿糅合水墨的画法,纵45.2厘米,横166厘米,具有「不古不今」的风格,独具风味,传为王诜赠予王定国。水墨本纵26、横138.5厘米(不含苏轼、王诜唱和诗),此图绘云山高叠、杂树丛生、烟江浩渺,高士、琴童、渔樵点缀其间,图后有苏轼及王诜唱和诗四首并跋,而这幅画为王诜赠予苏轼。

【烟江叠嶂图】的复古特色

青绿本【烟江叠嶂图】绘重峦叠嶂陡起于烟雾迷漫浩渺空旷的大江之上,空灵的江面和雄伟的山峦形成巧妙的虚实对比。奇峰耸秀,云气吞吐,显得蓬勃富有生气。画家以墨笔皴山画树,用青绿重彩渲染,既有李成之清雅,又兼李思训之富丽,邓椿【画继】谓王诜「所画山水学李成皴法,以金绿为之,似古」,于此可见。

【烟江叠嶂图】(青绿本)

【烟江叠嶂图】(青绿本)以五代关仝、宋代李成、燕文贵的骨格、水墨和隋唐展子虔、二李的设色于一体,成为其清丽雅致的「小青绿山水」的代表作之一。从笔墨上看,王诜的笔墨语言并未完全脱离李成,从【烟江叠嶂图】这幅画中仍可看出有李成的迹象,但和李成已有了很大的不同,用笔上已变圆转为尖方。从设色上来看,王诜因为复古之风盛行,学习李思训的青绿金碧和李成的墨骨,在这幅画中将水墨、青绿和重彩合二为一。

【烟江叠嶂图诗卷】以其绝美的书法与诗句,展示了苏东坡心灵深处的情感世界。苏东坡(苏轼)在【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一诗中,通过精炼的语言,描绘了王诜所作的【烟江叠嶂图】中的山水美景,并隐寓了他对归田生活的向往 。

【烟江叠嶂图】原作者王诜,字晋卿,作为北宋英宗之女蜀国长公主的夫婿,官至驸马都尉。他不仅在政治上有一席之地,更在文艺圈中占有重要位置。他与苏轼、黄庭坚、米芾等文学艺术大家交往甚密。王诜的山水画技艺高超,【烟江叠嶂图】正是其代表作之一。在苏轼看到这幅画后,便即兴作诗一首,进一步提升了该画的知名度。

原文:

【烟江迭嶂图诗卷】苏轼

江上愁心千迭山,浮空积翠如云烟。山耶云耶远莫知,烟空云散山依然。但见两崖苍苍暗绝谷,中有百道飞来泉。萦林络石隐复见,下赴谷口为奔川。川平山开林麓断,小桥野店依山前。行人稍度乔木外,渔舟一叶江吞天。使君何従得此本,点缀毫末分清妍。不知人间何处有此境,径欲往买二顷田。君不见武昌樊口幽绝处,东坡先生留五年。春风摇江天漠漠,暮云卷雨山娟娟。丹枫翻鸦伴水宿,长松落雪惊醉眠。桃花流水在人世,武陵岂必皆神仙。江山清空我尘土,虽有去路寻无缘。还君此画三叹息,山中故人应有招我归来篇。

原文与帖文对照:

【烟江迭嶂图诗卷】苏轼

江上愁心千迭山,浮空积翠如云

烟。山耶云耶远莫知,烟空云

散山依然。但见两崖苍苍暗绝

谷,中有百道飞来泉。萦林络

石隐复见,下赴谷口为奔川。川平

山开林麓断,小桥野店依山前。

行人稍度乔木外,渔舟一叶江

吞天。使君何従得此本,点缀毫

末分清妍。不知人间何处有此

境,径欲往买二顷田。君不见武昌

樊口幽绝处,东坡先生留五年。

春风摇江天漠漠,暮云卷雨山娟娟。

丹枫翻鸦伴水宿,长松落

雪惊醉眠。桃花流水在人世,武

陵岂必皆神仙。江山清空我

尘土,虽有去路寻无缘。还君此

画三叹息,山中故人应有招我

归来篇。右东坡烟江叠

嶂图诗,子昂。

王诜:既会画又能诗的才子生活

王诜作为一名多才多艺的驸马,擅长诗文,尤长于山水画。他的【烟江叠嶂图】描绘了烟云缭绕、层峦叠嶂的江南景色,画面意境深远。苏东坡的诗则用文字为画面增色,将观者带入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王诜不仅是艺术家,也是苏东坡等文人雅士的好朋友,他们经常以诗文唱和,互相切磋技艺,留下了许多佳话。

赵孟頫:一卷千里烟江

赵孟頫在书法上的造诣无可争议,【烟江叠嶂图诗卷】正是其代表作之一。此卷纵49.8厘米,横413.9厘米,对于习惯于横卷创作的赵孟頫来说,是一件大作品。赵孟頫以娴熟的笔法,将苏轼的【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一诗书写得流畅自如,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洒脱的气息。书法风格成熟,用笔爽朗清俊,结体潇洒飘逸,整体笔势奔放,一任自然,充分展示了赵孟頫在书法艺术上的高超技艺。

严嵩与王世贞:烟江叠嶂图的失而复得

明代权臣严嵩曾收藏过王诜的【烟江叠嶂图】,后因严嵩被籍没,画作辗转落入王世贞之手。可惜的是,这幅珍贵的画作最终遗失,只留下了苏轼的题诗。后人为该诗重新配图,但由于新图与苏诗的意境不符,后人索性将苏轼的题诗也弃之不用。通过这一段曲折的历史,展现了古代文物流传的不易,也增添了【烟江叠嶂图】及其题诗的神秘色彩。

从江山到尘土:苏东坡的心灵旅程

苏东坡在【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诗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归田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江山如画,隐约透露出他对仕途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苏轼通过诗句,将自己置身于王诜的画作之中,流露出「江山清空我尘土」的情感,寄托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诗的最后,苏东坡感叹道:「还君此画三叹息,山中故人应有招我归来篇。」这不仅是对友人画作的赞美,也是对山中隐居生活的向往。

【烟江叠嶂图诗卷】不仅是一幅书法作品,更是苏东坡与王诜在艺术上的深度交流和情感共鸣的见证。通过赵孟頫的书法,我们不仅能领略到苏轼诗文的魅力,也能感受到赵孟頫在书法艺术上的高超造诣。 这一作品的流传和背后的故事,展示了古代文人雅士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