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山水画中的绿色与绿意,看他们怎么描绘

2024-01-16国风

这几幅画要么名为「浮翠」,要么名为「积翠」。翠是绿色或者青绿色,水墨山水画没有绿色,为什么还用「翠」字命名呢?颜色是通过眼睛和大脑,在光的作用下产生出的视觉效应。现代人可以通过科学分析,辨别各种颜色的不同。古人不了解这些知识,也不至于犯下把墨色当成绿色的错误啊!实际上,在水墨山水画里,墨色可以替代一切颜色。有个说法叫「墨分五色」,一块墨锭研磨出来的颜色,使用不同技法可以呈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

看上去没有绿色,画家依然描绘出苍郁面貌,让人想象到山高林密的美景。画家在创作中可以自由想象,欣赏者也要跟上画家的节拍。这幅【群峰浮翠】是清初画家王鉴的作品,他用水墨画出来文人的隐逸情怀。

如果不用水墨,运用色彩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只不过少了想象空间。和王鉴同时代的名家王时敏画过一幅【南山积翠】,他用到了青绿色,构图很美,却带了一点讨好大众的感觉。王鉴和王时敏都是董其昌的弟子,他们都出身名门,都靠仿古名扬画坛。相较而言,王时敏的作品多了一些装饰性技法,形式感更强。

山水间的一抹绿色或者一片绿色,都是为了提升作品气韵。如果说,王鉴为了表现润泽优雅之美,那么王时敏追求华丽典雅之风。他们的选择和生活方式有关,王鉴在明亡之后隐居不仕贫寒终老,王时敏家大业大延续家族的荣光。

王时敏的后代王原祁画过一幅【春崦翠霭】,描绘了夕阳下的青山。崦,是太阳落山的地方。在夕阳的余晖里,青山罩上了一层光彩,于是王原祁在创作中融合了青绿技法和浅绛技法。很多人觉得,王原祁的山水画太生硬,他不懂得自然变化之奥秘。看过这幅【春崦翠霭】,会改变对他的偏见。

山水画中的绿色可以是具象写实,也可以是抽象「写意」。情绪烘托到位,气韵贯通天地,哪怕眼中看不到绿色,心中也能感受到绿色带来的生机。画家运用各种手法,通过笔墨味道讲述精神世界的感受。

「小四王」中的王宸也画过一幅【南山积翠】,他用浅绛山水表现山水画中的绿意。从绿色升华到绿意,从看到变成了想象。山水画中的灵气,因想象变得无比神妙。

浅绛山水素雅明丽,看上去色彩清澈透亮。青山能带来的视觉感受,微微泛红的山体也能带来。为什么一定要遵循客观事实描绘,艺术的美感常常通过主观感受获得。谁能说,王宸画的不是青山,谁能说王宸笔下的山水没有苍郁气质。

反观一些美轮美奂的作品,把绿色运用到极致,未必让人觉得亲切可人。这幅【翠岭横云】是清代宫廷画家关槐的作品,他借鉴了宋代院体技法,画了这幅「人间仙境」。用笔勾斫山川形貌,用色「添补」山水肌理,乍一看华美大气。

关槐受宫廷风格影响,把重点放到了装修美化,这样一来就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夸张的手法用过了,形式上的美感会变得做作,整幅画失去了生机。可见,无论是绿色还是绿意,充满平淡天真韵致的作品最得人心。

晚清画家戴熙临仿过很多「四王」山水,他画的【 云岚烟翠 】让绿意融入天空。哪怕构图饱满,哪怕用笔细密,有了这份独到的审美见解,注定作品不俗出众。

山山水水,峰峦叠嶂,为了画出山水的自然韵致,一代又一代画家倾尽全力。山水画让人迷恋,不仅是爱上画中的景色,更是感受到画中的生命力。

绿色让人觉得舒适愉悦,人们夸一座山好看的时候会用「青山」形容。看了这几位画家笔下的大山,都能让人感受到放松释怀,这就是超越绿色的绿意。

拓展阅读

同样仿古,他们二人仿出了不同味道

山无云则不秀,山水画中的烟云

四幅仿古山水画,看不出什么差别

山水情,是什么让你爱上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