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佛陀的微笑 —- 56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 隆兴寺之三)

2024-01-08国风

世界上最高大的铜铸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立像,通高21.3米,石质须弥座高2.2米。

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于开宝四年(公元971年)敕赐扩建寺院铸造大佛,至开宝八年方铸造完成。用时四年,用工3000余人,用铜12万斤,用铜量几乎是北宋当年铜产量的十分之一,堪称北宋初年的浩大工程。

民国初年时期,裸露在外的大佛像

大佛像的铸造,充分体现出古代匠人们非凡的智慧和高超的铜器制造技艺。

据史料载,在铸造佛像之前,先挖出深2米各边长为13米的深坑,作为地基;在此地基内深栽7根铁柱,每根铁柱用7根铁锏合成,以铁绳绑扎,其后以铁水灌满地基坑内,将铁柱和铁水融合成一体,使基础坚实无比,历千年而依然挺立;再在基础之上立出巨型木胎为内模,木胎外层做泥塑,以此内模外范,精塑出千手千眼观音铜铸观音巨像;由于佛像巨高大,古时工匠便采用了屯土的方法,自下而上分七段浇注铜水,接续而成。铜水浇注依次为莲座(第一段),莲座至膝盖(第二段),膝盖至腹部(第三段),膝盖至胸部(第四段),胸部至腋下(第五段),腋下至肩部(第六段),肩部至佛头(第七段)。

膝盖部的浇注接续痕迹

随着大佛像自下而上的浇注进展,冶炼铜水的熔炉也在随着浇注的高度而不断升高。据传在浇注第七段佛像头部时,由于佛像模范太高,屯土的长度达到三里,使屯土的坡度加大,便于冶炼熔炉推到顶部进行浇注作业。

观世音菩萨宏愿是 「为诸众生得安乐故,除一切病故,得寿命故,得富饶故,灭除一切恶业重罪故,离障难故,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故,成就一切诸善根故,远离一切诸怖畏故,速能满足一切诸希求故」。

民国时期

「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 发是愿已,应时身上,千手千眼,悉皆具足」。

观音菩萨的千手千眼形象,以此大愿而具足千手千眼。在佛教造像画像中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多 以42只手来代表千手。除在观世音菩萨胸前合十的两只手外,在菩萨的左右两侧各塑 20只手臂,每只代表25只手,各持宝戟、拂尘、伞、绢索和净瓶等法器,以象征1000只手,手上各有眼睛,以象征1000只眼。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下方的须弥座,应为与大佛像同时期的宋代遗物。须弥座为青石质,平面呈 凸 字状,正前面长12.5米,东侧面长5.5米,西侧面长5.3米,东正面长3.6米,西正面长3.5米,全长约30.5米。高2.23米。须弥座自上而下由上枋,上枭,束腰,下枭,下枋,圭脚六层组成。各层立面均饰有各种浮雕造像。

被抚摸出包浆的现眼包力士

须弥座前宋代立像

须弥座各层满工满雕的各种雕像,继承了晚唐和五代的技法,采用了浅浮雕,高浮雕,圆雕,透雕等等高超技艺,使硕大厚重的须弥座颇具动感和灵秀之气,体现了宋代佛教流行的雕饰以及同期的民间生活气息。

迦陵频伽 美音鸟

伎乐人

供养飞天

右侧供养飞天

伎乐人

网红力士

须弥座前宋代立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