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漫游历史课本的书法展

2023-12-09国风

书法和历史的关系犹如舟与水,纵观历史长河,书法就像一叶轻舟,随着历史的发展波澜起伏,历史影响书法的发展,书法体现历史时代的特征。如果把历史课本想象成一家博物馆,会有哪些书法名家的作品在展出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课本,看看历史课本中书法的起源、突破与繁荣。

先秦展厅——文字的起源

先秦时期,社会各方面发展都比较落后,这时候并没有笔墨纸砚,聪明的人们通过用刻刀在龟甲上刻字的方式来记录、传递信息。汉字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只是为了实用,并没有太多艺术特征。

「有出虹自北饮于河」刻辞卜骨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历史课本博物馆将甲骨文放在第一展厅,是因为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正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我们所熟悉的篆书、隶书、行书、楷书等字体,并且一直延续至今。例如,甲骨文中的象形字——日、田,与我们现在所用的字非常相似,并且甲骨文中的汉字模拟自然物象,如果我们想表现「明」字,直接用太阳和月亮的形象把它画出来即可。

「明」字的演变

魏晋南北朝展厅——书法的突破

东汉末年诸侯纷争,魏、蜀、吴三足鼎立,结束了长期的混乱割据局面。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文化得到了发展空间,书法在这时有了重大突破,主流的字体从隶书转变为楷书。

晋 钟繇 宣示表(局部)

钟繇是三国时期曹魏重臣,他的【宣示表】是楷书艺术的鼻祖。钟繇摆脱了隶书中笔画蚕头燕尾的束缚,增加了钩挑,修改了结字体势,使楷书从隶书中彻底分离出来。相传钟繇作为当时国家的重臣,极力提倡将这种书法运用在文章中,才让楷书得到了广泛认可,被后世流传。

唐 冯承素 行书摹【兰亭序】卷 故宫博物院藏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动荡的时期,许多书法家处于流离失所的状态,书法作品也表现出孤独感和强烈的生命力。王羲之的【兰亭序】表达了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他对远离政治和社会纷扰的向往。王羲之被尊为「书圣」并受到许多后世书法家的景仰。

南北朝 佚名 比丘道匠造像题记(局部)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这一时期的书法作品上承汉隶,下开唐楷。【比丘道匠造像题记】和【张猛龙碑】都是魏碑中的经典。【比丘道匠造像题记】的笔画棱角分明,以方笔为主,虽然此碑作者不详,但是通过书法风格能够反映出作者是一个意气风发、做事果断、风骨遒劲的人。

宋拓【张猛龙碑】(局部)

【张猛龙碑】堪称北魏书体中第一的名作,现保存在山东曲阜孔庙,碑中内容主要记载了张猛龙兴办教育的事迹。通过观察我们能够发现碑中字体笔画是扁方的,没有拘谨呆板的感觉,碑中书体已经没有隶书的痕迹,是楷书成熟的重要标志,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唐朝展厅——书法艺术的新高度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此时书法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个时期书法家们不仅继承传统,而且勇于创新,出现了一批有代表性的书法家。

唐 颜真卿 颜氏家庙碑(局部)

在繁华的社会背景下,产生了流传千古的书法作品。例如,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和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通过对比我们能够发现,颜体的字体大、笔力重、韵味厚重;欧体给人整体感觉是书法工整,笔画干净利索,秩序感很强。很多初学者都会纠结是先学习颜体还是欧体,其实,不管选择哪个书体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并且持之以恒地学习下去,日益精进,相信你会在书法的世界里更上一层楼。

本文节选自【书法教育】2023年第6期

【漫游历史课本的书法展】

【书法教育】202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