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龙年水大」,意思是每逢农历属龙的年份,雨水都会格外丰沛。那么,这个流传已久的传说背后是否有科学依据呢?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对此进行了深入解析,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谜题。
「龙年水大」的说法,源自于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知。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权力、尊贵,同时也是雨水的使者。古人认为,龙能呼风唤雨,因此在属龙的年份,龙的力量更为强大,故而雨水充沛。然而,当我们用现代科学的眼光审视这一传统观念时,情况却并非如此简单。
巢清尘主任指出,他们曾对这一说法进行过数据统计。从1961年至今,共14年极端日降水量指标特别强,其中只有2012年是龙年,其余年份并不符合「龙年水大」的规律。这意味着,龙年与雨水丰沛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实际上,降水的多少主要受气候模式、大气环流等多种复杂因素影响,而非简单的年份属相所能决定。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大气中的水汽含量也在增加。巢清尘解释道,每上升1摄氏度,大气中水的含量大约增加7%。这意味着,随着温度的升高,大气承载水汽的能力也随之增强,从而增加了降水的概率。这一科学事实,远比「龙年水大」的民间传说更能解释近年来极端降水事件的增多。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这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高温热浪、暴雨洪涝、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正逐渐成为新常态。2023年,中国乃至全球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温,这不仅是对人类社会的严峻考验,也提醒我们必须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面对极端天气的常态化,巢清尘主任提出了应对策略。短期而言,我们需要加强预警机制,提高医疗救治资源的准备,尤其是针对热射病等高温引发的健康问题。对于个人而言,减少户外活动,避免高温时段的高强度劳动至关重要。长期来看,适应气候变化成为关键,这涉及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以及生产生活布局的调整,以增强社会的整体适应能力。
「龙年水大」的说法虽富有传统韵味,但在科学面前显得站不住脚。真正影响我们生活和未来的,是全球气候变暖这一不可忽视的现实。唯有正视这一挑战,积极采取行动,才能确保我们的星球免受进一步的伤害,让后代子孙也能享受到蓝天碧水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