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演讲与讲演】马未都
公开讲话的艺术,往大了说叫讲演,但照稿念的另算。
按照传统观念,中国人不大在公众面前讲话。为什么呢? 中国人强调「含蓄为美」。人得含蓄,别那么张扬,不喜欢 出风头。一说出风头,就是「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 鸟」「言多必失」「祸从口出」……魏晋人李康早就总结过 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 人,众必非之。」
第一句我们常说,都懂,不用解释。第二句是什么意思? 如果岸上有一个土堆突然滑落到河里,水流立刻就把它冲没 了,这叫「流必湍之」。第三句呢,一个人在社会上,如果表现得高于别人,大家一定在背后说他坏话。
这都是我们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造就了中国人在众 人面前说话一定要思索,导致中国人不大愿意在众人面前表 达自己的意愿。跟西方人比起来,我们在公众面前的表达能 力明显是弱的,从小缺乏这个训练。学校里的语文课,本来 是「语」在前,「文」在后,可是今天,不重「语」,只重 「文」。孩子作文写得再好,也很难在公众面前说话,顶多是当众朗诵他的作文。
西方的小学经常有这样一堂课:刚放完假,每个学生都上台,把自己假期里经历了什么讲一遍。讲完老师点评,谁讲得有意思,谁讲得有重点,谁讲得有细节。
我们今天的小学、中学,也应该让孩子们锻炼当众说话。 每个月可以有一堂课,让每个人都讲一讲郊游的记忆、春节 的见闻、电影的观感等。这是一种基础训练。小时候不训练, 长大了肯定没法在公众面前表达。
讲之演之,自信自如
我自己虽然没有经历过课堂训练,但是从小上台的机会 就不少。第一次面对百人以上的场合当众说话,是十四岁。
那个年月,我在东北的五七干校,上台之前,腿肚子就转筋, 紧张得不行。上去说什么呢?基本照稿子念,「誓死保卫祖 国」一类的话。但这毕竟是一个锻炼。
后来到农村去,十八岁了,当时算知识青年,没少替各 位农民叔叔、村主任伯伯写讲话稿。有时候,他们念我写的讲话稿,因为在现场太紧张,导致失去了基本的辨识力,闹了不少笑话。
能不能在公众面前脱稿讲话,也是一个人的能力。过去 我们看到各种单位,各级领导,只要发言,就从兜里掏出一 张稿子来念,干巴得要死。我在单位上班的时候,就怕听报告会,一点儿都不生动,没意思。领导拿一大摞子纸,念完拉倒。
我们为什么不能脱稿讲话呢?因为怕犯错误。说话很容易说错,比如我录节目,经常打磕巴儿,脑子短路。如果这 番话还承担着某种责任,压力就更大。与其出错,不如不说。
可是你越不说,就越不能说。很多人都怵上台发言。我参加过一个很大场面的会,那个单位有一位副总,从来没上过台,那天也不知道为什么,非让他上台先讲两句。好嘛, 副总上台以后,就剩下嘴唇哆嗦了。我坐得比较靠前,看得很清楚,简直替他难过。哆嗦半天,一句也说不出来,脸色煞白,紧张到那个程度。
其实在公众面前讲话,尤其是人多的大场面,每个人都 紧张。有一次我跟濮存昕一起参加一档节目。我说,我上过 很多很多次台,按说不该紧张,可还是有点儿紧张。他说这是好事儿啊,适度的紧张对发挥特别有好处。他还说,他现在的「毛病」就是上台紧张不起来。他是演员,演一出戏, 可能连续一个月每天晚上都要上台,太习惯了。
他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听他这么一说,我发现自己就属于那种「适度紧张」。上台之前一定是紧张的,上去以后就不紧张了。原来这是好事儿。
过了紧张这道坎儿,讲什么,怎么讲,也是需要斟酌和练习的。往台上一站,你的姿态,你的口吻,你的节奏,跟平时说话真不一样。
我碰到过一个人,自觉特别能说。有一回参加活动,主办方请他上台,给他留了十五分钟的讲话时间。他还嫌少, 就给我这么点儿时间?信心满满地上了台,呱呱呱呱开始讲。 讲了五分钟,没词儿了,一看表,还有十分钟呢,脑子「嗡」 的一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这样的人有很多。平时夸夸其谈,话与话之间没缝儿, 想扎都扎不进去。但是一上台,前言不搭后语,没文采没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