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曾参:父母眼里的孝子,孔子门下的圣人,帝王之学的缔造者

2024-05-08文化

古人认为,孝是诸德之本。在家是孝子,在外做官也是良臣,对上忠于国,对下安百姓。「孝道」理论的提出者,本身就是一位出名的大孝子,使学说更具有说服力,这个人就是曾参。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晚年招收的弟子,世称「曾子」。父亲曾皙(又称曾点),是孔子招收的首批弟子,位列孔门「七十二贤人」,二人既是父子又是同门。

自汉代倡导「以孝治天下」以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孝经】始终是儒生的「必读书目」。但【孝经】的著作权有历史争议,【史记】判定是曾子之作,而【汉书】认为是孔子为曾子讲授孝道之作,也就是说,曾参得到了秘传。在【孝经】中,曾参屡屡以主要传道者身份出现。

由于孔子「述而不作」,个人著述很少。他志在改造政局和培养教育弟子,是一位社会实践家,晚年把时间花在整理典籍方面,根本没有想过把自己的思想架构成体系。有一点毋庸置疑,曾参是孝文化集大成者,在他的引领下,人们对孝道的认识,从「知其然」跨越到「知其所以然」。

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他经常进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这就是【二十四孝】中「啮齿痛心」故事的由来。

曾参将孝行分为三个层次:大孝为尊亲,其次为不辱,其下乃能养。曾参奉养父亲,每餐一定要置办酒肉,餐毕将要撤去杯盘时,一定要请示父亲,剩下的酒肉给谁吃。父亲要是问还有没有剩余,他一定回答「有」,可见其尽孝程度极高。50岁时,曾参贤德之名远播,晋国发出上卿之邀,齐国发出相位之请,楚国发出令尹之聘,曾参因在家孝敬父母,辞而不就。

曾参小孔子46岁,在孔门中地位原本不高,不如子路、颜回等人贴近孔子,因而名气不大。但他勤奋好学,尊师重道,【孝经】记载了「曾子避席」故事。有一次,孔子在授课中问曾参:「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参立刻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曾参非常懂「礼」,师生和君臣一样,不能平起平坐,当老师要开示的时候,必须恭敬地站起来聆听,「避席」就是表示对老师的尊重。

首席大弟子颜回病故,曾参得到了孔子真传,跻身孔门「十哲」之一,成为孔子思想的衣钵传人。孔子临终托孤,将孙子孔伋(子思)交给曾参。曾参上承孔子,授业孔伋,孔伋又授业孟子,曾参以承上启下之功,与颜回、子思、孟子并称四大圣贤。

孔子去世以后,儒家开始分化,众弟子纷纷离开鲁国,流散各地,唯独曾参留下来,至死未离开鲁国,被视为儒家学说的嫡传和正宗,他不仅主持编著【论语】,也是孔门个人著述最多的弟子。他提取孔子思想精髓,进行理论修正,重组为修身之学并写出专著【大学】。千年以后,有个叫朱熹的大儒,将【大学】【中庸】从【礼记】中抽离,与【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大学】居首,成为历朝历代「官学」教科书,科举考试指定用书,后世称之为「帝王之学」,大放异彩,赋予这部纲领性文献不可磨灭的价值。

孔子创立私学,教育开始接「地气」,「仁」「孝」「礼」理论,从宫廷走向民间,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神物。在曾参的主导下,这些高大上的理论开始散发烟火气息,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可视、可感、可触,在推动孔子学说大众化、普及化方面,曾参的贡献最大。

孔子去世后,曾参的名气开始显扬天下。唐代以后,随着孟子地位上升,历代帝王给曾参的封号水涨船高,从「太子少保」开始,到明代晋升为「宗圣」,地位达到「圣」的高度,孔门弟子中仅颜回和曾参二人。

据【论语】记载,在临终前,曾参用尽最后的气力,让弟子们抬起他的手脚来看,以身体没有毁伤来教导学生,也意味着他终生无悖孝道。

终其一生,曾参知行合一,不敢损身,以免让父母忧愁;不敢毁德,以免让父母蒙羞。每天合眼休息前,总要自问三个问题:「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他独创的「三省吾身」修养方法,成就了一代宗圣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