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我最亲的二伯拿走父亲救命钱,害他不治身亡 ,真相却让我泪流满面

2024-06-27文化

杨云澄站在父亲的坟前,秋风萧瑟,树叶沙沙作响。他18岁的面庞上写满了悲伤和愤怒,眼中含着泪水,却倔强地不让它们落下。

父亲的离世如同一把利刃,剜去了他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他紧握双拳,咬牙切齿地想着二伯。在他看来,正是二伯拿走了家里的积蓄,才导致父亲无法及时就医,最终撒手人寰。

这个念头如同附骨之蛆,日夜折磨着他。然而,就在葬礼结束后的第三天,一件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杨云澄查看银行账户时,发现里面多了30万元。

这笔突如其来的巨款让他瞬间愣在原地,脑中一片空白。钱从何而来?为什么是现在?种种疑问在他脑海中盘旋。杨云澄握紧手机,决心要查个水落石出。

他隐隐感觉到,这笔钱或许就是揭开真相的关键。杨云澄闭上眼,思绪如潮水般涌向过去。他的童年,在杨家屯的田野间肆意奔跑,在乡邻的笑语中快乐成长。

那时的生活虽然清贫,却温暖而美好。在他的记忆中,二伯总是一个高大的身影。比父亲年长十岁的二伯,不仅是父亲的兄长,更像是半个父亲。

当年父亲正值叛逆期时,是二伯的严厉管教让他逐渐成熟起来。八岁那年的深秋,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让杨云澄陷入了昏迷。

那晚月色朦胧,二伯二话不说,把他背在身上,踏着泥泞的乡间小路,跋涉五里地赶往乡医院。当他迷迷糊糊醒来时,看到的是母亲哭红的眼睛和二伯满是泥点的裤腿。

那一刻,年幼的他在心里暗暗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好好报答二伯。可病情并未好转,医生建议转院到县城。这个决定对于当时的杨家来说,无异于一场巨大的经济风暴。

二伯再次挺身而出,让婶婶把家里准备盖新房的钱全都拿了出来。"葛亚芳,"婶婶的话言犹在耳,"钱没了俺俩还能再挣,再苦也不能亏了孩子!"这句话,成了杨云澄心中最温暖的记忆之一。

那时的杨家屯,几乎家家户户都在为温饱而奔波。能吃上一顿有荷包蛋的面条,对杨云澄来说就是莫大的幸福。可每次阿英来他家,母亲总会细心地在面条里加上一个荷包蛋。

这份细腻的爱,让两家的关系愈发亲密无间。出院后,父亲带着杨云澄来到二伯家,郑重其事地让他给二伯磕头。父亲的话语铿锵有力:"澄澄,你要记住,没有你二伯,就没有今天的你。

以后一定要像对待我和你妈一样对待二伯一家。"年幼的杨云澄似懂非懂,但他知道,如果没有二伯,自己可能就像隔壁村那个总是流着口水、呆呆傻傻的孩子一样了。

这个认知,让他对二伯的感激之情更加深刻。回忆至此,杨云澄不禁苦笑。谁能想到,曾经那么亲密无间的两家人,如今会因为一笔钱而产生如此巨大的隔阂。

他轻轻摇了摇头,喃喃自语:"物是人非"这个词,原来是如此令人心痛。大学一年级的那个夏天,杨云澄接到母亲的电话,匆匆请假回到了杨家屯。

推开家门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让他如坠冰窟。父亲躺在床上,原本魁梧的身躯如今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脸颊深深地凹陷进去,皮肤呈现出不健康的蜡黄色。

那个曾经在田间地头挥汗如雨的壮实汉子,此刻虚弱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吹散。母亲哭红了眼睛,颤抖着声音告诉杨云澄,父亲已经是癌症晚期。

这个噩耗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杨云澄的心上。更让他无法接受的是,全家人居然瞒了他整整大半年,只因为怕他担心影响学习。

愤怒和悲伤交织在一起,杨云澄崩溃地大喊:"为什么不早点治疗?晚期也不是没有希望啊!为什么要眼睁睁看着爸变成这样?"母亲低着头,泪水无声地滑落。

杨云澄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急切地问道:"家里的积蓄呢?爸这些年辛苦攒下的钱在哪里?我们现在就用这些钱给爸治病!"说完,他如同疯了一般在家里翻找起来。

柜子、抽屉、床底下,甚至连墙角的缝隙都没有放过。然而,一番彻查之后,除了一些零零散散的小额现金,他什么也没有找到。

这个结果让杨云澄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他清楚地记得,父母一直是勤俭持家的人。这些年来,家里的条件逐渐好转,父母还曾信誓旦旦地说,等他大学毕业就要在县城给他买套房子。

怎么可能突然一分钱都拿不出来?就在杨云澄百思不得其解之际,他突然意识到一个反常的现象:二伯一家去哪里了?往常每逢家里有事,二伯他们总是第一个赶来帮忙,可这次却不见踪影。

在杨云澄的再三追问下,母亲终于道出了令人心碎的真相。原来,在得知父亲病情后,母亲第一反应就是要拿钱救治。可当她翻遍家中每个角落时,却发现所有积蓄都不翼而飞。

更令人震惊的是,邻居张婶告诉母亲,她看到二伯从他们家里神色慌张地出来。等母亲赶到二伯家想问个清楚时,却发现他们一家已经人去楼空。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杨云澄瞬间感到天旋地转。他怎么也无法相信,那个从小疼爱他、在他生病时不惜倾其所有救他的二伯,居然会做出这种事。

时光倒流,回到2005年盛夏。杨云澄和表妹阿英刚刚结束高考,整个杨家屯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为了庆祝两个孩子"解放",杨家和二伯家难得聚在一起,摆了一大桌丰盛的酒菜。

院子里,槐树的浓荫下,一张大圆桌上摆满了各色家常菜。有母亲拿手的红烧肉,婶婶特制的清蒸鱼,还有村里最受欢迎的农家小炒。

桌上的几瓶老白干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酒香和菜香。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父亲和二伯的兴致越发高涨。

他们的脸上泛着红光,眼中闪烁着欢乐的光芒。突然,二伯拍了拍杨云澄的肩膀,笑着说:"澄澄,你现在也是大小伙子了,来,尝尝这酒的滋味!"在众人的起哄声中,杨云澄接过酒杯,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口。

辛辣的液体入喉,他忍不住咳嗽起来,惹得全家人哈哈大笑。父亲笑着说:"看来我们澄澄还是个小孩子啊!"杨云澄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憨厚地笑了。

那一刻,蝉鸣阵阵,树影婆娑,欢声笑语在院子里回荡。杨云澄环顾四周,看着父亲和二伯相谈甚欢的样子,看着母亲和婶婶忙前忙后的身影,看着阿英俏皮可爱的笑容,心里满是幸福和满足。

如今回想起来,杨云澄懊悔不已。他多希望当时能够多关心一下父亲,能够注意到父亲略显疲惫的神色,能够发现父亲日渐消瘦的身体。

可惜,时光不能倒流,那个阳光明媚、其乐融融的夏日,永远定格在了他的记忆中,成为了最后的美好时光。秋风萧瑟,落叶纷飞,杨家屯笼罩在一片哀伤的气氛中。

杨云澄站在灵堂前,目光呆滞地看着父亲的遗像,心如刀绞。就在这时,一阵熟悉的脚步声传来,他转身看到了许久不见的二伯一家。

二伯的脸上布满了悲伤的皱纹,曾经挺拔的身躯如今略显佝偻。婶婶和阿英跟在后面,眼睛红肿,神情复杂。他们站在那里,欲言又止,似乎想要帮忙却不知从何下手。

母亲正忙着料理后事,看到二伯一家到来,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尴尬而压抑的气氛。

杨云澄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冷冷地开口:"你们还来干什么?这里不欢迎你们。"二伯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痛苦。

他苦笑着说:"澄澄,我知道你怪我们。但是我们是一家人啊!我们也有难言之隐..."杨云澄打断了二伯的话,转身走进了屋内。

他站在门后,透过猫眼继续观察着院子里的情况。他看到二伯一家依依不舍地望着自己离开的方向,眼中满是复杂的情感。

阿英甚至偷偷抹了抹眼泪。最终,二伯叹了口气,摇摇头示意家人离开。他们转身时的背影显得格外萧索,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

看着他们离去,杨云澄感到心中有什么东西碎了。曾经亲如一家的关系,如今却变得如此疏离。他想起小时候二伯对自己的疼爱,想起阿英和自己一起玩耍的欢乐时光,眼眶不由得湿润了。

但随即,他又想起了父亲的病情和消失的积蓄,怒火再次燃起。他紧握双拳,在心中发誓一定要查清真相,还父亲一个公道。

然而,杨云澄不知道的是,这场误会即将迎来转机,而真相的揭露将彻底改变他的人生。葬礼结束后的第三天,杨云澄收到了一条令人费解的银行短信:他的账户里突然多出了30万元。

这笔意外之财让他百思不得其解,连夜赶回杨家屯询问母亲,却发现母亲也一无所知。正当他困惑不已时,表妹阿英拦住了他的去路。

阿英的眼中噙满泪水,颤抖着声音道出了让杨云澄震惊的真相:原来父亲早已知晓自己命不久矣,但他不愿拖累家人,更不想看到儿子的人生就此停滞。

于是,他央求二伯将家中积蓄暂时保管,并嘱咐等他离世后再转交给杨云澄。父亲在医院里目睹了太多家庭因病致贫的悲剧,他宁愿承受误解,也要为儿子保留这笔未来的希望。

阿英颤抖着双手,将一个皱巴巴的信封交给杨云澄。拆开信封,父亲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字里行间,满是对儿子的牵挂和对未来的期许。

读到动情处,杨云澄泪如雨下,多日来的怨恨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他如梦初醒,急匆匆跑到二伯家,跪倒在二伯面前:"二伯,对不起!我不该怀疑您,更不该怪罪您。

父亲走了,您就是我唯一的依靠。我答应过要照顾您,这个承诺我一定会遵守!"二伯老泪纵横,将杨云澄紧紧搂在怀中。

在这一刻,杨云澄终于明白,二伯的心从未改变,而父爱如山,即使离世,也永远守护着他。这份深沉的爱,将成为他人生道路上最坚实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