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老子的「常有欲」与「常无欲」到底指什么

2024-06-25文化

被误解的【道德经】<一>3此两者不是有与无

【道德经】第一章中经文,」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而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这其中的「此两者」指什么?有人说指始与母,也有人说指妙与徼。更多人受佛家影响,说指有与无。首先看」常有欲与常无欲」中「常」的解读。「常」在本经第一句就存在过。之所以未作过细致解读,因为恒常的现代意义与经书大义并无大障。到此处经书从宏观向细致处叙述。所以要细究。从大道到世间实践。以名为界划出无名道界与世间有名万物界。再往下就把说明叙述的焦点对准了名界,也就是人的大脑思想意识界。常,在古义有下垂的裙裳之义,也有帘子的意思。「常」字在经书中也经常出现。有人把「常」解为人的本性心体,这不够精准。「常」应解为人意识中的精神,也就是人本性心体派生出的阴阳二气。精神主导着人的意识。人体断离了精气也就是断了命脉身体走向死亡。人没有了神气也就成了没有灵魂德识的行尸走肉。道常无名,精神为质小无内的始气,所以不能直接被意识觉悟到存在。精只有与外界物质信息合和时才会形成有名物相。神只有与内部意识心中的事物信息合和时才会产生有名德识。

那么什么是」常有欲」呢?欲是谷欠,谷字在经文中多处出现。哲学之乡德国的一位【道德经】爱好者指出」谷」在经中有所实指,但不确定指什么?其实」谷」就是人的大脑意识区域,即思想意识界内。「此两者同出」也就是指都出现在人的大脑意识中的名,分别为有欲之名与无欲之名,都属于有名万物。不包括无名抽象的形而上的称为无名的精神。老子的第一章很重要,他在介绍道场的层次结构。很多人之所以沉迷于经文枝节末叶处,莫衷一是解读内容变来易去,就是因为单凭文字训诂学的功夫追求词源,而不能切身悟道场大象。道之体与道之用的道场虽超纬度的浑然一体的存在。但为了方便言说,又不得不分辩。尽管张口非真,言语皆偏。前几节说,道可道是指道与人世间的实践,划出了道场轮廓。名可名是指道与人世间的通道为名界。形而上的无通过人的名界(意识界)形成了形而下的有名万物。有名万物之相又分为有欲之名与无欲之名。这样层层相扣,逻辑分明的介绍道场的结构。并非象很多人没有实在意义在有字与无字后断句,把经书解得混沌一片,故弄玄虚,牵强附会,犹如佛经般絮絮叨叨。道家思想博大精深,经文语言风格凝炼精辟。当然到这里很多人不会信服。因为不只是现代人有意无意错解,古代名家也很多人把两者解为」有与无」。再往下看,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由于有人从民国时代至今一直在学界有组织有目的攻击玄学。以致现代大多学者提」玄"则」眩」。要不毫无意义的乱解一通,要不视之为迷信邪说避之千里。都知道魏晋玄学出于道德信仰危机的乱世,士人们以道援儒为了巩固圣学信仰不倒而产生。有人恶毒攻击玄学釜底抽薪就是要灭东方道德文化。当然有意将经书曲解变废,利用财力霸屏大肆传播歪理邪说也是当今有效手段。回到」玄」字,玄本义是两根丝缠绕成线。这里喻指阴阳合和而成的有名万物,只有负阴抱阳的有名(意识界)的万物才可谓之玄。而无不属于名界万物。上节已说道学万物不同于科学外物质既包括物相也包括不同类的名德识。有欲之名中欲指意识欠缺,欠缺什么?欠缺外界五感官(眼耳鼻舌身)物质信息。所以常有欲之名就是指外界物质信息与人的先验物性心识合成于人大脑意识界的物相时空。常无欲之名指人的道德情操。怎样观测研究二者呢?对道德情操的觉悟方法是观其妙,即审美性的是非美丑善恶道德判断。对物相时空的研究方法是观其徼,即观察测量计算追求物相本质规律。下节误解的【道德经】经文谈论「玄之又玄」是指哪些人世间具体现象,以及解玄悟道的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