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加印61次!这本当初只准备印500册的书如何成为现象级爆品?

2024-04-05文化

文/徐永倩

一部传奇之作

商务君按 :经过一年多时间编辑,数十次易稿,【思考中医】终于走到付印这一步,而发行部却只准备填报500册。20年后,这本「不被看 好 」的中医类书籍,已再版5次、加印61次,销量超66万册,成为屡获大奖的现象级爆品!【思考中医】为何能成为经典?它的传奇故事还要从两个人的相识说起。

20多年前,【思考中医】的手稿几经辗转,终于遇到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简称「广西师大社」)的编辑龙子仲,从此他与作者刘力红便如伯牙逢子期,二人顶着南宁酷暑,经过一年多的讨论打磨,【思考中医】得以出版。


但在付印前,社里发行部只填报了500册。即便是对此书最有信心的刘力红和龙子仲也没想到,20年后,「不被看好」的500册能变成再版5回、加印61次的66万册。【思考中医】不仅多年来常居社畅销榜的前列,连英译版本都已再版3次。经社里几代编辑的执炬接力,这本中医理论型著作成了广西师大社最具传奇色彩的图书之一。


因缘际会终下笔

对于广西首位中医博士刘力红来说,写专业论文或许不难,但写书绝对是一件值得敬畏、不能轻易下笔的事情。其中不仅需要一些机缘,还需要自己去不断确定。


1999年泸沽湖上的一课,他将【伤寒论】信手拈来,讲得趣味盎然。在30多个「老外」迷醉的眼中,他看到自己已经做到了师父口中的「把中医讲清楚」,在所有听众被颠覆的余韵中,刘力红还品尝到身为传医者的无形愉悦。


当完成广西中医学院首届(1998级)传统班100个学时的【伤寒论】课程时,想要做些什么的心愈加明晰。「如果怀师的【论语别裁】能让【论语】的零散和晦涩都消失不见,那以枯燥常称的【伤寒论】也会有让人读懂的一天。」「行,一定行!」抱着把「中医」讲清楚,把【伤寒论】说明白的决心,刘力红开始整理案头那一大摞的课程录音磁带。

【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


在梳理文字的过程中,刘力红的思路逐渐清晰,他要做的这本书不能只给专业人士读,非专业的人群一样能读。「这是一个重大的定位转变!」随着这个转变,原定书名【伤寒论导论】显得不那么接地气。「我对中医的思考」这7个字渐渐浮现出来。怀揣些许疑虑,刘力红带着新书名四处问询。直到有一天,一位朋友在新书名上打了三把叉,「思考中医」由此确定。


当龙子仲拿到书稿时,【思考中医】已经从南宁「流落」到北京,又从北京送回了广西。当听到朋友肯定地说「广西师大社龙子仲能做你的书!」才经历过「意见向左」「无人敢接」的刘力红也不敢太抱希望。没想到书稿第一章就打动了龙子仲。二人因稿结缘,因书成为莫逆之交。


点亮传奇的人


彼时的龙子仲过而立之年不久,便已完成广西师大社第一部大珍稀文献——【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的主持工作;在迈出广西师大社珍稀文献出版第一步的同时,他还参与了【抗战史丛书】【科学家爷爷谈科学丛书】这两部大型丛书的编辑、协调工作;具体协调布置了【跨世纪学人文存丛书】的编辑事务。


三套大书,每一套都在三四十册上下,龙子仲在每一套丛书中都独立承担了其中三四册的责任编辑工作。随后,其负责策划、协调以及具体编辑的【郭小川全集】更被誉为「历史主义态度的编辑个案」。出版功力可见一斑。


这样一位出生于中医之家,对中医心摹手追的出版全才,在拿到【思考中医】的书稿时,竟也和泸沽湖上的「老外」、广西中医学院传统班的学生一样,因刘力红笔下对【伤寒论】的理解和思考,振心醒目。随着书稿的一页一页翻动,透过充满学术气息的语句,龙子仲还看到了刘力红对传统文化,以及情感与理智等问题的无尽哲思。


职业嗅觉告诉龙子仲,手上的书稿不应该只成为学术精品,而需要尽情散发出其「智慧」本真,让书中的思考遇见更多人。这与刘力红的写作初心不谋而合。他随即约见作者,二人携手深剖书中的文化之思与中医药存废等普世话题。


在一年多的编辑期间,两人数十次易稿,龙子仲还直奔南宁,在作者家中畅谈了无数个日夜,南宁的夏天很热,他们赤膊上阵,对书的内涵和结构反复推敲。龙子仲还在书中加上了旁批与辅文,页边一个个 颇为生动的小手指以及书后的「九问」,无数个细节的背后,是作者和编辑的全力以赴,让这本书思趣兼存。


谁料想,倾尽二人心血之作临近付印时,发行部只准备填报500册。据社里编辑回忆,【思考中医】是广西师大社的第一本中医类书籍,「当时桂林的出版和发行还是以教辅为主,发行部对这类选题拿不准。」图稳求安才有了这「500册」。到底是不甘心,最后龙子仲偷偷改了印数:2000册。


【思考中医】正式面世的时间是2003年6月,首发宣传、造势码堆通通没有,然而半个月就脱销了。原来,此时人们刚刚经历过「非典 」的「洗礼」。中医在抗击「非典」 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让【思考中医】走进了更多读者的世界,上市不到3个月便已印刷3次。随着更多知名人士不断推荐,这本颇具学术气息的【思考中医】就这样成为现象级爆品,引来海外出版商主动合作,随后也一直保持稳定销量。


然而点亮这部传奇的出版人龙子仲却在2011年溘然辞世。


接过火种后,困难随之而至


龙子仲已经点亮了这部传奇,让传奇延续下去的责任则落在了广西师大社新一代出版人的肩上。2017年左右,刘力红在中医路上又积累了新的所思所得,广西师大社希望借此机会也能让【思考中医】与作者同步成长,【思考中医】第四版被提上日程。但在正式启动再版工作前,大家的心都是悬着的。


时任广西师大社社科分社文化普及编辑室主任,【思考中医】第四版、第五版责任编辑虞劲松便是忐忑接下火种的一份子。「当时整个团队就像面临着一座大山,一是一手打造该书的龙子仲老师英年早逝,我们接手该书再版,对该书内容的把握、价值的体认、意义的阐发难以达到龙老师的高度;二是【思考中医】已经是我们社的头部图书、榜样图书,负责这样的图书的再版,我们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做得更好。」但编辑的疑虑和踌躇不应该成为【思考中医】生命延续的阻碍。怀着这样的职业责任感,编辑们决定不问前路只争朝夕,开始从多个方面对【思考中医】进行细致入微的研究和升级。

【思考中医(第四版 )】


在修订过程中,编辑们充分尊重原版的思想观点和论述,保留了不少龙子仲的编版细节,力求再现作者沉声细谈的精神气质。通过与作者沟通,对部分章节进行了修订,使之更加完善,内容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此外,第四版中还增加了作者新撰写的万字长序,回忆了当年撰著出版本书前后的故事,并谈了他近年在中医领域的新经历和新思考。整体装帧也得到了全面更新:采用更加便于阅读的开本和版式,更换了新封面,内文用纸也予升级。


想起那段日子,现在的虞劲松依然感慨,「好在我们出版社有优秀的团队,有各方面的人才,有出版头部图书的丰富经验,因而较为顺利地统筹实施了内容修订增补、编校精细把关、装帧设计升级、印制营销发行协同等方面的工作,顺利完成了第四版。」而再版一经推出,和原版一样迅速获得了市场认可,带来了一波新的关注和销售。


之后,应广大读者强烈要求,在第四版上市不到一年后,虞劲松带领团队推出了【思考中医】精装珍藏版。除了封面和装帧全面升级等常规操作之外,在精装版里还增加了十幅根据【伤寒论】等原方中的中草药材绘制的彩图,得以让读者以美来品味学术和情怀。

【思考中医】(珍藏版)

作者:刘力红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7月


执炬奔跑,续写经典传奇

在【思考中医】出版的第20个年头,广西师大社·大学问推出了「20周年纪念本」。虽然特装书在社里已不是新事、新闻,但广西师大社社科分社社长刘隆进说:「为了一本书,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节点推出纪念本,这在出版社的出版历史上应该也是首次。」而这次接炬奔跑的是2018年负责【思考中医】第四版校对工作,现已从业6年,能独当一面的专业责编尤晓澍。


「第一次接触【思考中医】时,我还是一个出版新人,只读了序言和初章,我就体会到了这本书的吸引力何在。虽然文中也有专业和艰深的地方,但是作者的文笔很有魔力,读完也许感觉‘吃不 透 ’,但不可能‘吃不下’。」所以在尤晓澍负责纪念特装本的出版工作时,她给自己立下的第一目标,就是要让内容的魅力充分外化。「让读者能一眼入坑。」


【思考中医(20 周年纪念本 )】


为了形魂相契,在封面设计上,尤晓澍和团队认为应该对本书各版的设计元素取其精华,要将本草、书法、古书、太极等书中出现的传统元素都在封面中体现出来,同时为了突出本书的大众性,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舍弃了「经典感」重的深色方案,选用典雅古朴的浅色方案,最后结合烫金、烫银、剪影热压等工艺,定制成以本草为具形、风雅为气质的精装封面。


考虑到书中内容常读常新,全书采 用布面精装,触感细腻,牢固耐翻;书口采用三面四色喷绘,印有【伤寒论】影印文字和中草药彩图。

不仅在形上下足功夫,纪念特装本中还邀请刘力红撰写了全新序言【〈思考中医〉二十周年纪念本序】,书末还新增两篇长文,分享其近些年的中医研究新感悟。「希望‘纪念本’鲜明的国风设计和追求精湛完善的印制工艺,能让新读者对【思考中医】一眼万年,让新老读者都能收获一本具有纪念意义的、兼具内容扎实和形态精美的书籍。」尤晓澍说道。


刘力红 为 【思考中医( 20 周年纪念本 ) 】 撰写了全新序言


据尤晓澍回忆,特装本最终能完美呈现,不仅有编辑团队每个人的心血,还少不了来自各方的倾情助力。


「图书封面设计师王秋萍,一开始就提交了编辑团队满意的方案,大大节省了沟通成本,之后也不厌其烦地调整、优化、定稿;多亏了出版部伍先林和印厂同事的守时、负责,才能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印制和入库工作;出书过程中和出书后,作者亲切且专业地配合了出版社的文章撰写、赶制亲签、参与宣传活动;还有‘活字文化’的出版同仁,一开始是由他们提出策划【思考中医】20周年活动、为读者推出「纪念本」的 ,并在封面方案设计、后续宣传活动等方面给了我们很多支持。」


【思考中医( 20 周年纪念本 ) 】 作者刘力红分享


太多人因这本书相聚,太多人也在为这本书努力。


何为经典,何为传奇

20年过去,【思考中医】加印了61次,销量超过66万册,2004年获第六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二等奖;2005年获第十三届桂版图书一等奖;2021年获第七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最受欢迎的十大中医药好书(科普类) 。在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都出版了繁体中文版,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译本目前已再版三次。【思考中医】不仅是中医文化现象级经典著作,更成为一部长寿传奇之作。


一切偶然皆为必然,【思考中医】之所以能成经典,在虞劲松看来离不开书稿的学术含量、学术底色,「基于精雕细琢而又随感而发的讲记整理,非一般中医文化读物可比」;在尤晓澍看来,这其中也离不开作者对传统经典文化的融会贯通,「中医,阴阳,谈礼、义,古汉语……传统经典被作者信手拈来,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阐释自己的思考」;更离不开文字间渗透着的中医情怀、中华文化情怀,龙子仲曾在编辑手记中写道:「一个中国人,无论处在何时何地,他心中多多少少都会残存着一些‘中医思维’的……」


但不是所有的经典都是传奇,【思考中医】成为传奇,则源于作者刘力红从未停止对中医的思考和实践,不遗余力地挖掘民间优秀中医流派、弘扬传播传统文化及中医理念;还少不了初代责编龙子仲从大众阅读心理出发奠定的编排风格,更需要新一代编辑们接过火种勇敢奔跑的不懈努力和出版社的重视和坚持。


正是20年里作者、编者、出版社三方不约而同始终向着「传承文明,开启民智,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这同一个目标努力,才使得【思考中医】在学术界和广大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医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正如刘隆进在「纪念【思考中医】出版二十周年」活动上说的,「学术研究也好,编辑出版也好,它最终的目的之一在于传播」,【思考中医】不会因成为传奇而出发,亦非因传奇地位而驻足,只要致力于传播中医文化的热情不灭,【思考中医】就会继续与更多读者结缘。

【出版商务周报】

2024年征订开始啦!

这里有有趣又有料的出版业专题报道

又有对业内焦点问题的深度解读

扫码订阅,了解最新最前沿的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