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是合二姓之好,为人伦的基础。传统的婚礼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称为「六礼」。其中相关仪节,十分讲究。如纳采,类今之提亲,中间人要送一份礼物「雁」。此礼物有深刻含义,汉代班固【白虎通·嫁娶】: 「贽用雁者,取其随时而南北,不失其节,明不夺女子之时也。又是随阳之鸟,妻从夫之义也。又取飞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相逾越也。」 此为古礼。
茶也有与之类似的象征含义,因而在婚礼中应用、吸收了茶或茶文化作为礼仪的一部分,有「三茶六礼」之说。明代许次纾在【茶疏·考本】中说: 「茶不移本,植必生子。」 郎瑛【七修类稿】言: 「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
古人结婚以茶为礼,取其「不移志」之意。清代郑燮【竹枝词】: 「湓江江口是奴家,郎若闲时来吃茶。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紫荆花。」 这首竹枝词即是茶与婚姻相关联的例证。写的是一个姑娘邀请郎君来家「吃茶」,一语双关:它既道出了姑娘对男子的钟情,也传达了要男子托人来行聘礼的意思。
更为著名的是【红楼梦】里的片段,凤姐笑着对黛玉说: 「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 这里说的「吃茶」,就是订婚行聘之事。如今我国许多地区仍把订婚、结婚称为「受茶」「吃茶」,把订婚的定金称为「茶金」,把彩礼称为「茶礼」,等等。例举部分我国各族婚礼中应用茶叶的习俗。
订婚,是确定婚姻关系的重要仪式,只有经过这一阶段,婚约才算成立。此时的聘礼多用茶,故也称茶礼、下茶、聘礼茶等。清代阮葵生【茶余客话】记载,淮南一带,男方给女方下聘礼,「珍币之下,必衬以茶,更以瓶茶分赠亲友」,茶须细茶,用瓶装成双数,取成双成对之意,而女方将聘礼茶分赠予亲友享用。又如云南佤族订婚,要向女方赠送茶叶、芭蕉、酒等礼品,请女方家族的长辈享用,意在得到全体族人对这桩婚事的认可。
在迎亲或结婚仪式中,亦有用茶,如新郎、新娘的交杯茶、和合茶,或向父母尊长敬献的谢恩茶、认亲茶、拜茶。在湖南地区,流行新婚交杯茶:交杯茶具用小茶盅,煎熬的茶水要求不烫也不凉,在新婚夫妇拜堂入洞房前,由男方家的姑娘或姑嫂用四方茶盘盛两盅,献给新郎新娘,新郎新娘都用右手端茶,手腕互相挽绕,一饮而尽,不能洒漏汤水。云南大理的白族结婚,新娘过门后第二天,新郎新娘早晨起来以后,先向亲戚长辈敬茶、敬酒,接着是拜父母、祖宗,然后夫妻共吃团圆饭,至此再宣告婚礼结束。
在中国江南农村及香港、澳门一带,在婚俗中流行饮新娘茶。新娘首次叩见公婆时,必用新娘茶恭请公婆,公婆接茶品尝,连呼「好甜」并回赠红包答礼。然后,按辈分、亲疏依次献茶。较之古代,现代婚礼趋于简化,但奉新娘茶的习俗,一直保留至今。
本文来源:图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