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字里行间的三线年华

2024-03-26文化
视频加载中...

随着电视剧【人世间】的热播,唤起了无数人关于三线建设的记忆。拍完一张全家福然后投身远方。与电视剧中的老工人周志刚一样,当时,包括苏州在内的多个发达地区与中心城市的很多工人和知识分子离开故乡,投入到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之中。

作为一个三线建设的经历者和参与者,黄中琦创作了一部反映三线建设者经历的长篇小说——【珙桐花】,致敬「献了青春献子孙」的伟大三线人。他说,那段经历有着两代三线建设者从青丝到白发的无悔坚守,将这段经历和感受写成小说,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同时激励更多有志青年继承弘扬三线精神,是自己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

黄中琦近照 受访者提供

「好人好马上三线」跟着父辈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黄中琦出生在上世纪60年初的上海,他的父母都在上海一家航空电器制造厂工作,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城市的重点国营企业职工,他们一家当年已经过上了相对优越的生活。当时间来到1964年,厂里突然决定抽调一批职工前往大西南——贵州,这便是60年前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当时我国工业质低量少、国家安全受到威胁,肩负着经济建设与战略安全布局大调整的重任,数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和成千上万的复转军人还有他们的家属背井离乡,在祖国大西南和大西北的群山深处挥洒青春热血,为我国航空航天、钢铁化工、军事电子技术、兵器制造等国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那时厂内流传着一句话,叫‘好人好马上三线’。谁能被组织选中,出现在第一批前往贵州的三线建设者名单中,是一种光荣的使命,更是一家人的荣耀。」回忆父辈当初参加三线建设,黄中琦唏嘘不已。

黄中琦(中)在128厂工作时与同事合影 受访者提供

翻看三线建设项目的选址布局,靠山、分散、隐藏是最大的特点。这些企业或深埋于高山深谷地带、或沿溯河流两岸,工厂规模、具体方位、产品生产等信息均严格对外保密。贵州省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三线建设时期重要战略后方基地。

包括黄中琦父母在内的三线建设者们,主要来自上海118厂和苏州171厂的骨干职工。 告别上海后,黄中琦跟随父母定居在贵州的省会贵阳市一个叫小河的偏僻镇子。小河镇原是当地一条叫南明河的河流上游流经的三个村寨。当第一代三线建设者到达这里时,准备建厂的地方被几座山丘包围,到处是成片的荒地和水潭,周边的居民只有苗族、布依族等原住民村落。因为建厂需要大量的人员参与基建,「许多职工一去,连住的房子都没有,他们只能住进了‘干打垒’,边参加基建劳动,边生产。」

黄中琦告诉记者,当年第一代三线建设者沿着山坡造房子,车间只能选址在相对平整的平地上,硬是在田野村落间建起了这座军工代号为128的新工厂。因为任务重、时间紧,时常需要晚上加班,加班没有什么报酬,每人就是配发两个馒头,偶尔能有菜包子或者萝卜丝包子吃。那时候的肉很紧张,能有这些吃就非常不错了。

贵州的交通条件不好,出远门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每年探亲回家的职工还要帮众多同事捎带东西。有的人探亲回来时足足带了四五十个包裹,火车到站时只能从狭小的车窗一个一个往外递。「上海到贵州全程2000多公里,那时候湘黔铁路还没通车,火车还要绕道广西,单程需要跑50个小时。火车沿途会经过近千个隧道,昼夜交替明暗交错,冒着黑烟的蒸汽机车不停歇地穿山越岭,到了贵阳站还要再转乘汽车或者徒步才能回到厂里。」 黄中琦说。

黄中琦(中)在128厂工作时与同事合影 受访者提供

三线厂是个「小社会」青春岁月永远留在那片土地

2008年的三线企业集中的贵阳市小河区 受访者提供

黄中琦在128厂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随着工厂从基建逐步走向正轨,生活区的条件也进一步改善,数十栋家属区宿舍、单身楼、职工食堂、托儿所、职工俱乐部、小卖部、浴室、储蓄所等配套一应俱全,可以说一个三线厂就是一个小社会。尤其值得自豪的,是工厂的子弟学校,虽然任课老师都是从工厂抽调的职工,但是师资力量决不弱于市里的学校,培养了众多成绩优秀的学生;厂职工医院更有数十名医生,甚至包括不少名牌医科大的高材生。虽然远离家乡几千公里,三线厂的职工们仍努力保持江浙沪一带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在128厂,大家日常生活中都用上海话交流,孩子们也从小会说地道的上海话,却不会说贵州话。

2008年的128厂家属区居民楼 受访者提供

为丰富职工们的业余生活,厂里还举行运动会,主办篮球、排球、拔河等体育赛事。「128厂是最早建有灯光球场的企业,领先市里很多单位,有一年厂里还把上海、江苏的职业篮球队请来比赛,吸引了不少职工和来自贵阳市区的球迷观战,热闹程度和现在的CBA不相上下。」黄中琦回忆道,「厂里还组织了合唱队、舞蹈队、乐器队,举办摄影、绘画比赛等。那时只要工会、团委举办活动,职工们都积极报名。工厂还定期从省电影公司争取到最新上映的电影,在厂区以露天电影的形式播放。附近村民都自己拿着凳子到厂里来看稀罕,不乏居住在周边几十里地的当地人。」

一九七九年,也就是国家恢复高考后的第三年,黄中琦从贵州考上了上海的一所高校,成了一名机械专业的大学生。四年后,他被国家统一分配回128厂,成为第二代三线人。此后的几十年,他从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厂里的技术、管理骨干,最后担任了工厂的党委书记。在此期间,他经历了许多中国航空工业上的发展和突破,到现在他还清晰地记得,和同事们参与研制的某型新式歼击机试飞成功时候的心情,那个高兴劲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和千千万万的三线人一样,他们为三线建设挥洒了汗水与青春。

黄中琦在创作中 吴涛/摄

50余万字小说 追忆往昔岁月 传承「三线精神」

黄中琦创作的小说【珙桐花】样书封面 吴涛/摄

由于种种原因,黄中琦于2005年告别了贵州,离开了曾经工作了22年的128厂,现在的他定居在苏州。他说,走的时候非常不舍,因为整个青春时代都在那里度过,从单身到成家到有孩子,在贵州生活的岁月已成为他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烙印在心、无法忘怀。

提到为何会创作【珙桐花】,黄中琦说,他和不少朋友常在茶余饭后聊一些日常所见和人生哲理;而在贵州的这段生活经历,是他们聚会时的必选节目。某次闲聊中一位朋友突然对他说:「老黄,我觉得你也可以把自己在贵州的经历记录下来写成文字,让更多人了解那段历史。」

朋友的话似乎点醒了黄中琦,那次聚会后,他思绪万千:「我就要退休了,比起每天闲庭漫步,不如把那些曾经经历过的往事汇编成文,似乎更有意义。」于是,从2018年起,他开始制定写作计划,从故事的构思到梗概,从人物设定到情节设计,他想到什么就立刻记录下来。作为一个从未有写作经历的外行人,黄中琦觉得自己就像个蹒跚的孩童,需要一点一滴学起来:「我开始频繁与朋友们探讨交流写作问题,每天坚持写作三个小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揣摩、逐步积累。」黄中琦还请教了多位写作方面的专家学者,包括高校文学教授等,在他们的指导下,他用了整整六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小说以贵州三线建设为大背景,讲述了一个三线企业的沧桑变迁,塑造了许嘉晖、杨士鄂、柯海等一批三线建设者的生动形象。

黄中琦在128厂工作时参加会议 受访者提供

初稿完成后,黄中琦将稿件发给身边朋友和过去的老领导、老同事,他们中有耄耋之年的第一代三线建设者,有经历三线企业变迁、阵痛的二代三线人,也有初入社会的三线后代,还有深深为三线建设伟大历程撼动的聆听者。黄中琦请他们提供意见,在反复修改十稿之后,【珙桐花】最终定稿,预计2024年上半年就能与读者见面。随着【大江大河】【人世间】【南来北往】等年代剧热播,黄中琦还希望这部小说出版后,也能够改编成影视剧剧本,打造一部三线人自己的电视剧。

2018年10月,中宣部将「三线精神」与「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洪救灾精神等一起,列为新时代大力弘扬的民族精神、奋斗精神。适逢今年是三线建设60周年,他说:「写三线人的文艺作品很少,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这段历史,三线人为共和国工业的贡献不可磨灭,如今我们依然需要三线人的宝贵精神。我希望我的作品能让更多人了解那段自力更生的激情岁月,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值得用一生去铭记和传承。」

(苏报融媒记者 吴涛 蒋祖华 文/摄/视频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汪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