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自知者明,知「彼」是为了更好地知「己」

2024-04-27文化

前天有朋友问我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还是「知彼知己,百战百胜」?我脱口而出,当然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原文是来自【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朋友说你确定吗?原文就是这样吗?我说是啊!

然后让我惊讶的是,翻开原文上面写的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真是汗颜啊,原来我没有用心读【孙子兵法】,而且我翻了我的笔记本,笔记本上居然也写了「知己知彼」。因为我从小到大用的成语都是「知己知彼」,所以在读原文的时候,大脑好像就默认为「知己知彼」了。

谢谢朋友的提醒,的确自己学得不认真,没有一字一字地去慢慢品读,让自己陷入了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困境,以为自己读过了,大意了解了,就不认真仔细了,这其实恰恰是没有真正搞懂,严重的话还会误人子弟,要引以为戒。

不过这个事也激发了我另一个思考,为什么【孙子】的原文是「知彼知己」,而我们宣传的成语是「知己知彼」,意思一样吗?有区别吗?

这里我抛砖引玉,说下我的理解。【孙子兵法】的前三篇是【计】、【作战】、【谋攻】,也就是战争三部曲:庙算、野战、攻城。

【计】就是讲庙算的,就是作战之前,先在庙堂(朝廷、议事大厅)之上,君臣讨论核算下,我方和敌方的纸面实力对比,如:土地、粮食、兵源、将帅等等。古代说的算可是真的要算的,用类似小木棍一样的东西去比划和计算,叫做算、筹或策,所以有句话叫做「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真的是在帐篷里用小木棍计算双方的实力对比。这个时候,我认为就是要先计算出自己的纸面实力,再计算对方的纸面实力,可用「知己知彼」。

而第二个阶段就是【作战】了,也就是野战阶段,古代打仗都在城外郊野,所以叫野战,春秋初期都是以战车为主,贵族子弟是主力军,打的时候大家一字排开,然后双方一起冲杀几个回合后胜负就分晓了,所以最多一天的功夫仗就打完了。

但是发展到春秋战国中后期,有了步兵和骑兵的出现,战争规模就扩大了,野战往往很难一下子解决战斗,并且大家也越来越不讲究「武德」了,玩各种计谋,所以就要进入到第三阶段:攻城,也就是【谋攻】要说的了。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就出现在【谋攻】篇,为啥先说知彼再说知己呢?因为已经开始打仗了,攻城了,那么就是动态作战,要斗智斗勇,要随机应变,既然双方的纸面实力都了解了,这个时候能够知道对方的动态部署、兵力配比,哪个方位兵力多,哪个地方防守弱就很重要了。然后再制定相应的对策就会自如很多,所以我认为这是孙子先说知彼再说知己的原因,这是由不同的作战阶段所决定的。

当然,不管是知彼在前,还是知己在前,孙子认为两个都重要: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意思就是敌我双方都了解,那么我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注意,百战不殆是不输,不是说就一定百战百胜,你可以用百战不die(死)来记忆;只知道我方实力,不了解对方实力部署,那么一胜一负,胜率50%;如果敌我都不了解,那么每战必败,胜率为0。

最后,我还要提出一点,就是不管是知己知彼,还是知彼知己,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知己,为啥?因为所有的信息都是服务于知己的,我了解对方,也是为了计算出自己的胜率有多少,我这情况应该怎么与对方博弈,所以最终是为了更好地得出自己的应对方法。

孔子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老子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又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总之,知己最重要,知彼是为了更好地知己,别人对我的反馈,也能让我更好地了解自己,反省和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