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大工王前教授:高科技时代我为什么要谈「心」

2024-05-06文化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心」的观念,「中国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标志性用语。然而,在很多人看来「心」与「脑」并没有根本差别,讲「用心」就是在说「动脑」,只不过强调精力要更专注,更下功夫而已。可是同一件事为什么要用两种说法?毕竟「心」与「脑」看上去差别很大。现在人们都知道人在用大脑思维,所以也有人主张「用心」思维只是古人一种不科学的观念,不要以为用「心」真能思维。可是这样说来,中国人岂不是都在不自觉沿用一种过时的、不科学的说法吗?这样说显然也有问题。中国人在讲「用心」时是认真的,而且指向一种明确的、含义深远的思维方式。然而在究竟什么是观念意义上的「心」、「用心」的机制如何、「用心」有什么特殊意义等问题上,显然人们还需要深入反思,才能对「心」的观念的思想传统和现代价值有比较透彻的理解。

要理解「心」与「脑」之间究竟有何差别,只要把许多涉及「心」的表述用「脑」来置换一下,就可以发现问题。比如「不忘初心」就不能说成「不忘初脑」,「贴心」不能说成「贴脑」,「心照不宣」不能说成「脑照不宣」。类似「民心」「责任心」「事业心」「良心」「心心相印」等表述都有其特定含义,必须用「心」来表示,不可以「心」「脑」互换。这意味着「用心」和「动脑」应该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思维活动。可是为什么很多人会忽视这种区别呢?因为中国人从小就生活在注重「用心」的文化环境中,熟悉日常语境中「心」的各种用法,并没有感觉到在交流上存在障碍,所以大家往往意识不到反思和分析「心」的观念的必要性。正如苏东坡所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即使在现代脑科学知识得到普及之后,绝大多数人也不会有意识区分「心」与「脑」的差别。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值得琢磨的现象,就是人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有些人是「有心人」,做事情很「用心」,如「用心学习」「用心看护」「用心关爱」;而有些人做事情「不用心」「不专心」「不往心里去」。可在是否真正「用心」的问题上,大家并没有明确的统一标准,往往见仁见智,很难达成一致意见。对「用心」的评价尚且如此,要明确说出「心」与「脑」的差别就更不容易。

如果忽视「心」与「脑」的差别并没对现实社会生活造成明显影响,似乎也没必要小题大做,毕竟多年来人们都这样过来了。然而,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心」的传统形态和「用心」的习惯性观念正在不断接受各种挑战。按照现在的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的分类,「用心」的思维包含很多直观体验(或者说「直觉」)的成分。直观体验是一种不通过逻辑分析而直接洞察事物本质的思维形态,具有整体性强、灵活性大和注重事物有机联系的优点,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够严格、不够确定、不够精细的弱点。因而在科技、教育、生产、经济、管理等很多领域,原来依靠「用心」的很多社会活动现在需要依靠「动脑」,注重严格的逻辑分析和规则意识。这种趋势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因为现代社会生活中很多事情确实已经不再适合用直观体验的思维方式来把握了。可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影响的社会环境中,还有很多事情、很多场合仍然需要继续发挥直观体验的作用,仍然需要体现「用心」的功能,而这种需求也很容易在潜移默化中被「动脑」思维所取代。因为「动脑」的思维形态更强势、更具科学性、更容易操作,也更容易超越其适用范围,被人们当成普遍适用的思维方式。「用心」的应用范围无形之中被不断压缩,人们却很难明显感受到这种变化。现在人们一般都将「心」「脑」混用,即便有些社会问题是由于没有发挥「用心」的应有功能所致,人们也很少到思维方式层面寻找原因。

「心」的传统形态和「用心」的习惯性观念面临的这种困境及其负面影响,近年来已经在社会生活的一些方面逐渐有所体现。以往有些靠「用心」很容易协调和处理的事件,现在很可能变得矛盾尖锐,甚至久拖不决。比如媒体上披露和批评的某些缺少事业心、责任心、同情心的不良社会现象,如有的人在高铁或飞机上「霸座」、有的人在公交车上抢夺方向盘、有些人夜里无节制地跳广场舞扰民,这些稍微「长点心」就不至于如此的事情在现实情境中一再上演。类似的还有一些年轻人身上出现「巨婴」倾向、一些人在处理婚姻家庭关系时明显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一些学历很高的人出现智商与情商很不匹配的现象。由于「用心」的思维方式没有充分发挥应有作用,一些社会治理环节出现了一些本该避免的漏洞,对人际关系、团队合力、机构效能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哪些社会问题是由缺少「心」的应有作用造成的,哪些方面的成功是与发挥「心」的作用相关的,都需要全面深入地进行研究,而这一领域的探索显然还有相当大的空间。

缺少「心」的应有作用不仅会造成明显的现实社会问题,也会带来一些隐性的社会问题,甚至对人类社会生活未来的健康发展产生一些长久的负面影响。现在由于过度强调「动脑」的作用,注重工具理性,很多人的注重整体性、有机性、体验性的思维能力正在逐渐弱化,越来越多的社会活动在人工智能的控制约束下进行,这是高科技时代的一个突出特征。未来普通人将和经过人类增强技术处理过的「后人类」生活在一起,自然人将和各种伴侣机器人、护理机器人、家政机器人生活在一起,现实的人可以在现实世界和「元宇宙」空间随意往返。那将是一个在不少场合「失心」的时代,是「心」的观念在人们视野中变得扑朔迷离的时代,甚至是人类可能难以确定自己本质特征的时代,而这显然并不是人类希望出现的时代。当人类的「动脑」思维在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被人工智能技术取代的时候,不能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心」将会成为人类保留自身本性的根本要素之一。在高科技日益深入影响人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时代背景下,「心」的观念开始显现出在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方面的特殊意义。重新发挥「心」的应有作用,不仅对中国人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未来也具有重要意义。

要充分体现「心」的观念的现代价值,发挥「用心」的应有作用,需要进一步解决相关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问题,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人们以往大都从体验和习惯角度理解「心」,并没觉得其中有什么复杂深奥之处。「用心」在很多人看来只是一种思维习惯,好像凡是中国人都知道应该怎样「用心」,差别只在于是否努力、是否到位。其实「心」的观念是有一套特定概念范畴体系的,「用心」思维有其特殊的路径、方法和标准,但这些特征由于种种原因在很大程度上被掩盖了。

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大量涉及「心」的论述,但都是用古文表述的,现代普通民众很难完全理解其含义和语用环境。时过境迁,现在人们熟悉的只是「心之官则思」等少数经典用语。现代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的新进展提供了重新认识「心」的思维功能的契机,很多学者在译介这些新进展时甚至直接用了「读心」「心灵科学」「心身关系」等术语,却很少见到这个领域对中国传统的「心」和「用心」的专门关注。现代西方哲学中现象学、解释学、隐喻理论等领域的学者从逻辑分析视角出发,对直观体验的思维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有很多理论成果,但运用的是专门的话语体系,与中国人日常语境的「心」和「用心」并没有直接对应。

其实中国人的「心」的观念和「用心」的思维活动与这些思想资源都有内在联系,因为它们都涉及直观体验思维活动,只是视角不同、话语不同、理论基础不同,因而可以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然而这需要通过一系列比较研究,需要以现代认知科学发展为基础,立足于现代来反思我国传统的思想资源,借鉴西方的观念体系来反思中国的语用方式,这样才能取长补短,消除传统的「用心」思维的固有弱点,进一步完善发展「心」的概念范畴体系和「用心」的机制,并将其以现代人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表述出来,使之呈现新的形态。显然,这种新的表述方式有助于「用心」思维与「动脑」思维合理共存,促进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协调发展,使「用心」变得更加自觉、更有智慧、更具活力。这就是【谈「心」:从传统到现代】(王前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4.4)这本书谈「心」所要实现的目标,它是从传统到现代不断拓展视域的结果。如此谈「心」有助于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思想优势,丰富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术话语,在现代化的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

【谈「心」:从传统到现代】的基本思路,是从不同层面展开从传统到现代的考察。首先梳理了「心」的观念的历史演变,基于现代认知科学研究进展探析「心」的生理根据。然后,针对「心」的认知功能、道德教化功能、审美功能、抉择功能、社会功能和文化形态,分别展开从传统到现代的反思。这种反思并非按照现在的学术标准答案来简单评点历史上有关「心」的各种观念,谈论其中哪些观念合乎现代的科学原理、哪些方面具有历史局限性,而是要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上阐发其新的意义和价值,补充新的内容,建构新的理论框架,这样才能达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实现创造性转化的效果。

本书意在通过多角度、多学科的分析论证,立足于现代学术背景和社会生活,展现对「用心」思维的自觉认识,这就是将「用心」视为一种以直观体验为主导的、以内隐逻辑为支撑的思维活动类型,具有注重整体性、有机性、合理性的本质特征。这种理解应该能够对「用心」涉及的各种社会现象和思想资源给出充分合理的解释,同时又具有丰富的启发意义,能够用于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此基础上,本书还要进一步建立自觉「用心」思维的方法论,并将这种方法论应用于设计、教育和管理活动中,以展示用「心」分析和处理各种现实问题会有何种效用。本书最后对「心」与「脑」、「心」与「身」、「心」与人工智能的未来关系进行了展望。这种探索应该说只是高科技时代背景下谈「心」的一个开端,这个领域还有大量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和解决。

在从传统到现代的宏大视野中谈「心」,是一项艰巨的学术任务,因为关于「心」的中国哲学史著作和论文相当多,但从现代理论和应用角度反思「心」的观念的文献又相当少。每个中国人都会熟练地运用「心」的观念,但要给出一个得到普遍认可的「心」的定义又相当困难。本书对「心」的观念的现代解读才刚刚起步,很多地方不够成熟,需要在与广大读者的思想交流中听取各种批评意见和建议,以求不断完善和发展。期待这种努力将来产生应有的效果,推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现实应用不断深入。

王 前

2024 年1 月

本文摘编自【谈「心」:从传统到现代】(王前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4.4)一书「序言:高科技时代为什么要谈‘心’?」。标题为编者所加。

ISBN 978-7-03-078331-8

责任编辑:邹 聪 张 楠

本书沿着从传统到现代的思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的观念进行了全方位阐释,具体介绍了「心」的观念的历史演变、从现代脑科学看「心」的生理根据,以及「心」的认知功能、道德教化功能、审美功能、抉择功能、社会功能和文化形态,进而探讨了自觉「用心」在设计、教育、管理领域的应用和「心」的观念在高科技时代的发展前景。

本书立足于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背景,阐发作为传统思想文化「基因」的「心」的意义和价值,有助于促进传统文化观念的创造性转化。本书适合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的专业工作者,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价值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也可作为大学通识教育的参考读物。

一起阅读科学!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位

科学出版社视频号

硬核有料 视听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