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87年,一个大爷常来我的饭馆免费吃笼包,给我带来了美好的姻缘

2024-05-26文化

文/青春 素材/赵兴成

声明:文章来源于生活部分,情节虚构处理,请理性阅读。

我叫赵兴成,我是60年代出生的。

我的老家在山东省中部平原地区的一个小村子里,我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在家排行老五。

我家的祖上有做小生意的经历,我的老爷爷领着几个壮汉去东海用独轮车推过盐,挣个苦力钱。

我的爷爷有个小手艺,他会做罗门欠子,我们这里过年的时候,大家在门槛上贴花花绿绿的长方形的彩纸,彩纸上有图案,我爷爷会做一种模具,把红纸绿纸买来,就可以用模具做出吉祥的图案。

每到腊月里,爷爷就赶集卖这种罗门欠子,挣点钱买点年货。

到了我父亲这一辈儿,父亲学了一种新手艺,他买来蜡,做各种图案的蜡烛,有莲花宝座形状的,还有龙的形状。

每到元宵节的时候,我们这里有个风俗叫点灯,就是家家户户都要买这种小蜡烛,放在门前点上,寓意一年的日子红红火火、明明亮亮的。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里,当别的农村家庭缺吃少穿的时候,我们家的日子却过得比他们稍微强一点。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常有来借钱的邻居,当然没有大钱借,也就是借个三元两块的。

父亲和母亲乐善好施,从来没有让人家白张口,母亲常说,邻居来借钱之前都是想了1000遭,实在没办法了才来张口的,能帮人家就帮人家。

乡亲们没有忘记父母对他们的帮助,我两个哥哥盖房子的时候,他们都自发地来帮忙。

他们干完活扛着铁掀就走了,父亲和母亲过意不去,就把家里蒸的大白馒头和炖的猪肉大锅菜,让我挨家挨户去给人家送。

每当我去给人家送馒头送菜的时候,婶子大娘有时把熟透的杏子给我装满口袋,一个大娘还把家里做的大酱给我舀上了半碗,大娘说:「孩子,拿回家尝尝,大娘子晒的酱喷香呢,蘸着大葱吃,太美味了。」

淳朴的民风让大家其乐融融。

我两个哥哥没有学父亲的手艺,大哥初中毕业之后去外地打工了,大哥在一个工厂里站住了脚,后来把二哥也带了去。

我上初中的时候成绩还不错,可是上了高中以后不知道怎么回事,成绩平平,在班里占个中游。

1982年的时候我参加了高考,但是名落孙山,我没有放弃,我又复读了一年,1983年我再次参加了高考,但是我依然与大学无缘,我只得回村务农。

我虽然高考落榜,但是我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在当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遍了大江南北,我们村子里有好多人出去打工,或者是在乡镇上做生意,大家的日子蒸蒸日上。

我们的村子离乡镇只有三里路远,又在一条国道边上,交通非常便利,有做生意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我对烹饪很感兴趣,我上高中的时候放假回来,母亲在锅屋里做饭的时候,我就眼巴巴地蹲在边上瞅着,有时母亲忙了,我就拿起铲子,有模有样地炒起菜来。

高考落榜后,我去县城跟着我一个堂哥干了一段时间,我堂哥在县城开了一个饭馆,生意红红火火的。

堂哥开的是一个包子铺,还炒小菜,堂哥做的包子是那种灌汤包,每天凌晨三四点钟,我就要和堂哥起床和面,把头天晚上放进冰箱里的馅儿拿出来,开始做包子。

我在蒸着包子的时候,堂哥就开始生火蒸包子,熬稀粥,还得拌上小咸菜。

到五六点钟,陆陆续续就有来吃饭的顾客了,由于堂哥的饭馆在一个拐角处,前面开阔,每天早晨我们摆上几张小餐桌,常常坐满了人,附近好多居民也过来买早餐。

在堂哥的饭馆里学了半年蒸包子,我也学到了开餐馆的经验。

我在两个哥哥的支持下,在我们的镇上租了两大间房子,我也开起了包子铺。

选择门面房的时候,我做了充分的考察,我的包子铺位于公路边上,附近有来来往往的车辆,一些过路的司机,常停下来在附近一家饭店吃饭,如果我开包子铺的话,肯定也会有人来吃的。

再就是我们这里的村子比较密集,附近的村民有时也会来这里买早餐,尤其是赶集那天,好多赶集出摊的,会过来带笼包子或者就在这里吃饭。

我的包子铺开业以后 ,我两个哥哥安慰我,头半年只要不赔本就不错了,如果不挣钱让我不要着急,慢慢积累经验,以后肯定会好起来的。

我非常感谢两个哥哥,他们借给我钱租房子,是无偿帮我的,大哥说了再缺钱的时候,他和二哥还会帮忙。

包子铺开业头两个月,生意一般,因为好多人不知道我这里是包子铺,后来我在路边竖上了一个大牌子,慢慢的来这里吃包子的人就多了起来。

说实话,开早餐铺非常受累,我不舍得雇人,我就一个人忙活,我吃住都在包子铺里。

头天晚上的时候,我把馅儿调好,放进冰箱里冷藏起来,这样是为了让馅稍微凝固,第二天蒸好以后就可以馅儿里带水了,就是大家喜欢吃的灌汤包。

每天凌晨,我起床以后一个人揉面蒸包子,然后再手忙脚乱的去生火熬稀饭,打鸡蛋汤,可是我忙中有乐,每到晚上收了工以后,数着那些零钱,我的心里也美滋滋的。

我开包子铺诚信经营,我所用的猪肉都是好肉,我们镇上就有一个肉联厂,我每天都去那里买上好的五花肉,我从来不会因为省钱去买淋巴肉。

用的花生油也是我自己买了花生,去附近的油坊加工的花生油。

我们这里盛产大豆和花生,有时我也去买大豆加工大豆油,不过有人不习惯吃,大豆油有股豆腥气,我主要是用花生油做包子,成本就高一点。

我用的面粉也是去一个面粉厂里买的,一等面粉,特别筋道。

我做生意的口碑越来越好,大家都说我的包子馅儿多皮薄,里面的肉香喷喷的。

我开包子铺,继承了我父母善良的传统,如果遇到哪个乡亲没带钱,或者钱不够了,我就大手一挥,让他们该吃吃、该喝喝,以后想起来就给我钱,想不着就算了。

我的包子铺里经常有一个老顾客,他是张大爷, 我问过他,张大爷说78岁了。

张大爷的村子,就是镇政府驻地的村子,他家离包子铺不太远。

张大爷每隔三五天来一次,他雷打不动地要一笼包子,要一碗小米粥。

当时一笼包子有8个,有时张大爷吃不了,我就找方便袋给他装上。

张大爷笑呵呵地说:「我把包子带回家,中午的时候热热再吃一顿,我一个人愁着做饭。」

张大爷剩下的这两三个包子根本不够中午吃的,我又给放上几个,张大爷要给我钱,我说:「张大爷,不用给我钱了,你是这里的老顾客,我这是回馈老顾客的,免费送你的。」

一来二去,我和张大爷就熟悉了,张大爷告诉我,他的老伴早些年去世了,他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娘,拉扯大了三个孩子,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在外地打工,都在外地成家立业了,很少回来,那几年他女儿还在读书。

张大爷很勤快,有时在这里吃完饭了,他看我忙不过来,就帮我扫扫地或者擦擦桌子。

有时中午我不让张大爷回去了,我就炒上菜,我们爷俩坐下喝一杯。

张大爷要掏钱的时候,我就把他的手按住,我说:「张大爷,你来这里和我作伴,我心里高兴着呢,我一个人在这里也孤孤单单的,这几年我爹承包了村里十几亩土地,大量种植生姜,他们也没时间过来给我帮忙,你能过来给我帮把手,我感谢你还来不及呢!」

张大爷哈哈大笑说:「好孩子,你心眼真好使,心地善良啊,我一个人在家也孤单着呢,闺女上学很少回来,我有空就往你这里跑,你可别嫌烦啊!」

慢慢的张大爷再来吃饭的时候,我一分钱都不要了,刚开始张大爷吃小笼包喝稀粥,后来我就给他换上了鸡蛋汤,里面放上点紫菜,再抓上一把虾米,很美味。

张大爷种了一块菜园,他会把菜园地里吃不了的青菜拿来,让我炒给顾客吃。

有时张大爷会把他菜园里种的黄瓜和西红柿带来,让我当零嘴吃的。

有一回张大爷吃完早餐以后,中午也没回去,又在我的店里吃的午饭,突然雷声滚滚,一场大雨哗哗下起来,天黑了也没有停雨。

我对张太爷说:「今晚你就别回去了,咱俩爷俩在这里将就一宿吧。」

我们聊到了晚上11点多,张大爷给我讲起了他年轻时候的事。

他说年轻的时候,他用半箢子的地瓜干,把张大妈娶进了家。

我一听非常感兴趣,缠着张大爷讲讲他年轻时的恋爱史,张大爷说那年村里人都没得吃了,一户姓陈的人家有8个孩子 ,生产队里分的那点粮食早就吃光了。

张大爷家有个亲戚在山区,他们那里盛产地瓜,给张大爷家送来了一大篓子地瓜干。

陈家的四闺女扭扭捏捏地来借粮时,正好张大爷在家里,张大爷的父母都下地干活了,张大爷大发善心,送给了姑娘半箢子地瓜干。

父母回来一听,他竟然给了人家那么多地瓜干,他爹气得捞起一根棍子就打他,张大爷腿脚快,早就跑了,免了一顿皮肉之苦。

在那个年代里,给人家半箢子地瓜干可不是小事。

可是没想到隔了几天,姓陈的委托一个亲戚来张大爷家提亲了,他们说愿意把四姑娘许配给张大爷,因为张大爷热心肠。

张大爷的爹一听乐坏了。

张大爷笑眯眯地说:「唉,半箢子地瓜干就把媳妇娶到家了,放在现在听起来不可思议,可是在那个年代里,却是真真切切发生的,人啊,还得行好事。」

听了张大爷的讲述,我突然开始憧憬爱情。

和张大爷聊着聊着我睡着了,我睁开眼,张大爷还没有睡,他拿着一把蒲扇在给我扇风。

刹那间我的心里涌起无言的感动,我让张大爷赶紧睡,张大爷说不急,老年人觉少,让我继续睡。

我一直习惯了张大爷来我店里,三年过去了,我们爷俩已经成了忘年交。

可是那些日子,我再也不见张大爷来店里了,我很着急,我委托几个人打听,这时我才得知张大爷病了。

有一天早晨他出门的时候,摔倒在家门口,邻居们赶紧送他到医院,通知了他的儿子,张大爷住了一个多月的院,回家以后腿脚不利索,就很少出来了。

从那以后,每到天黑我把店关了以后,我就去张大爷家坐坐,我会给他带去小笼包。

当时,张大爷的儿子委托一个亲戚帮忙照顾老人,有时亲戚有事,我忙完了就过去帮忙照顾一会儿。

那天当我在店里蒸包子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个姑娘,她要了一笼包子,一个鸡蛋汤。

她只吃了几个包子,把鸡蛋汤都喝完了。

她把剩下的几个包子装了起来,她笑意盈盈地对我说:「怪不得我爹说你人好,做的包子更好吃呢,我来一尝,果真如此」

我一愣,我问她是谁,原来姑娘是张大爷的女儿,这几年她在外地读师范,今年刚刚毕业,正好分到了我们镇上的中心小学工作。

这时姑娘拿出来300块钱,硬要给我,我问她给我钱干吗?

她说:「这几年我爹在这里免费吃包子,我爹也都告诉我了,我得把钱给你。」

我连忙拒绝了,我推开她的手说:「我可不能要钱,我们爷俩好着呢,我不是为了钱啊,吃我几个包子算什么?」

我没要姑娘的钱,我又把两笼包子装进了方便袋,让姑娘捎回家给张大爷吃。

姑娘的脸红了,她说:「你不但不要钱,你又把包子免费给我父亲吃,这怎么好意思?」

我说:「这算不了什么,我和他张大爷之间的感情不是几个包子能比的,你赶紧回去吧,趁热乎让张大爷把包子吃了,他最爱我吃我蒸的包子呢!」

姑娘走出了好远,还不断回头看我。

从那以后,每当放了学的时候,姑娘就过来买包子,我不要钱,可是她扔下钱就走,我找零钱的时候,她早就走远了。

那天下午我正在包子铺里剁馅,这时张大爷的女儿和几个同事过来了,她笑嘻嘻地说:「麻烦你给我们炒几个菜吧,今天我要请同事吃饭。「

原来那天是张大爷女儿的生日,几个女同事给她送了礼物,她请大家吃饭表示感谢。

我一听,赶紧拿出我的看家手艺,炒了一桌子菜,我忙完的时候,张老师也请我一起坐下了。

饭桌上,张老师动情地对几个同事讲了这几年我和张大爷的交往,她说:「这几年我父亲多亏了小陈照顾,我两个哥哥都远在他乡,这几年我又在外求学,小陈就像亲人一样,陪伴照顾着我父亲,我爹说这辈子让我把小陈当亲人一样对待。」

她几个同事也都非常感动,说我这样的人太难得了,大家七嘴八舌地夸我,把我都弄得不好意思了。

当晚我说什么也不肯收张老师的饭钱,这一次她也没和我多客气,不过从那以后她放了学,家里不忙的时候,就来我这里帮忙,有来买包子的,她就给人家拾包子。

有人还以为她是这里的老板娘,有一天一位大娘过来买包子的时候,对她说:「姑娘,你老公蒸的包子太好吃了,我吃不够呢!」

我听到了刚要解释 ,张老师却大大方方地说:「大娘,既然你吃不够,以后就多来照顾我们的生意。」

她的话让我心里一动。

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我们俩之间戳破了那层窗户纸,在包子铺里我们相互表白了心意,一年后我们结婚了。

我们的包子铺一直开着,后来我雇人打理包子铺,我又在镇上开了一家农资超市,生意红红火火的。

我们的儿子很有出息 ,妻子特别会教育孩子,儿子大学毕业以后,在县城当了一名外科医生。

好人会有好报的,正因为当年我拿出真心对待张大爷,我才拥有了美好的爱情。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