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作家沈从文苦追女学生张兆和,两人喜结连理后,沈从文又婚内出轨

2024-09-03文化

1

1929年8月,在上海吴淞中国公学里,18岁的女学生张兆和,听说老师沈从文要为她而自杀,她吓得抱着一沓情书,去校长胡适的办公室了。

张兆和把那些情书摆到胡适的办公桌上,让他好好管管沈老师,叫沈老师不要再给她写信了。

胡适不明所以,马上拆开信封,结果发现这些信都是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求爱信。

信中沈从文说:「多数人愿意仆伏在君王的脚下做奴隶,但我只愿做你的奴隶」、「我不仅爱你的灵魂,更爱你的肉体」、「如果我爱你是你的不幸,你这不幸是同我的生命一样长久的」……

张兆和以为胡适会发火,会去训斥沈从文,可出乎张兆和的意料,胡适却很高兴。他说:「有什么不好?我和你爸爸都是安徽同乡,是不是让我跟你爸爸谈谈你们的事?」

张兆和很生气,觉得胡适是在拿她寻开心,就瞪着胡适。胡适只能微笑着说:「我知道沈从文顽固地爱你!」

「我顽固地不爱他!」张兆和脱口而出。此时的张兆和,确实不爱沈从文,对于沈从文不断给她写信,弄得校园里都知道沈老师在追求女学生张兆和,这让她很反感。

胡适见张兆和这样,只能去劝沈从文,说:这个女子不能了解你,更不能爱你,你错用情了。你千万要坚强,不要让一个小女子夸口说,她曾碎了沈从文的心……」

可沈从文很执着,他相信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所以坚持给张兆和写信,他在信中说:「蒲苇是易折的,磐石是难动的,爱你的心希望它能如磐石。」

沈从文在给张兆和写情书的同时,还嘱咐张兆和,不要因为他的干扰而影响到学业,要好好学习,有不懂的地方就去问他。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沈从文持之以恒地给张兆和写情书,而且情真意切,张兆和不可能一直无动于衷的。

但要打动张兆和的心,那不是简单的事,张兆和可是校花,追求她的人数不胜数。

张兆和和二姐张允和,曾经戏称张兆和的那些追求者是「青蛙1号」、「青蛙2号」、「青蛙3号」……排到沈从文时,就是「癞蛤蟆13号」了。

沈从文和张兆和

2

沈从文为什么在张兆和的眼里会是癞蛤蟆呢?这还得要从两人的出身讲起。

沈从文于1902年12月28日出生于湖南凤凰县,原名沈岳焕。祖父沈宏是汉族人,曾是云南昭通镇守使、贵州提督,祖母是苗族人,沈家也曾是名门望族。

但家业传到父亲沈宗嗣手上时,已经开始衰败了,后来父亲甚至一度外出逃难了。

沈从文的母亲黄素英是土家族人,一共生过9个孩子,沈从文排行老四,但4个孩子夭折了,只存活5个孩子。

沈从文只读到小学毕业,在14岁时,为了生计,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

1922年,沈从文脱下军装,去北京投靠姐姐和姐夫。那时,他姐夫在北京上大学,姐姐在陪读。

沈从文渴望上大学,但他只有小学文化,又没有经济来源,所以后来只能一边打工,一边在北京大学当旁听生。沈从文非常努力,如饥似渴地读书,尤其对文学特别感兴趣。

1924年,沈从文陆续在【晨报】、【语丝】、【现代评论】上发表作品,开始名声鹊起,因此而结识了鲁迅、胡适、徐志摩等文化名人。

1928年,沈从文去了上海,与当时的进步青年胡也频、丁玲筹办【红黑】杂志和出版社,但办得并不顺利。

1929年,沈从文在徐志摩的介绍下,去胡适任校长的上海中国公学里任教授。但他并未受过师范教育,不懂如何当一个教授,所以去上第一堂课时,还闹出了笑话。

他站到讲台上,面对下面那么多双眼睛看着他,他紧张得话都说不出来。足足顿了十分钟后,他才语无伦次地讲了几句,算是讲完这节课的内容了。

随后,沈从文在黑板上写道:第一次上课,见你们怕了!然后,沈从文夹起书本,仓惶离开教室,草草结束了这堂课。学生们面面相觑,然后哄堂大笑。

在这些学生中,有一个被称为校花的女生,她就是张兆和。张兆和选修了沈从文的写作课,但没想到上第一堂课,沈老师竟然是这样的。

沈从文

3

张兆和于1910年9月15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祖父张树声曾署理两江总督兼办理通商事务,后协助李鸿章创建淮军,他任淮军首领。

张兆和的父亲张冀牖,原名张武龄,立志于教育事业。他带着家人从安徽迁居上海,后又迁居苏州九如巷,在苏州创办了乐益女子中学,自任校长。

张兆和的母亲陆英,是个大家闺秀,出身名门。婚后,她生下过14岁孩子,但存活了9 个孩子。

在这9个孩子中,有4个是女儿,这4个女儿都接受过新式教育,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被人称为「合肥四姐妹」或「张家四姐妹」。

作家叶圣陶说:九如巷张家的4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张兆和在这4姐妹中,排行老三,被家人称为「三三」、「三姐」等。她「皮肤有点黑黑的,头发剪得很短,像个男孩子,身材壮壮胖胖,样子粗粗的,一点都不秀气」。

张兆和体育方面很好,所以她浑身上下都散发出健康、活泼、开朗和蓬勃向上的气息,丝毫没有文人的半点忧郁气质。

家世显赫的张兆和,有很多追求者,自然不会看上从农村出来的穷教师沈从文的,所以她会把沈从文看成是「癞蛤蟆13号」。

沈从文在上第一堂课时,因为太紧张,压根儿没注意到张兆和。后来,18岁的张兆和在中国公学夺得女子全能第一,沈从文才注意到她,随即就被这个小女生吸引住了。

从此,自称为乡下人的沈从文,开始给张兆和写情书了,一封接一封地写。张兆和对此根本不理会,但沈从文并不气馁,继续不断地写信,向张兆和倾诉着爱慕之情。

渐渐地,沈老师爱上了女学生张兆和的事,在校园里传开了,同学们议论纷纷。后来,有人说沈老师追不到张兆和,为情所困,要自杀了。

张兆和怕闹出人命来,这才抱着那沓情书去找校长胡适,没想到胡校长不仅不反对,还做起张兆和的思想工作来。

这之下,沈从文继续给张兆和写情书,张兆和逐渐不再那么排斥他。一个人如此执着地爱着张兆和,无论张兆和怎么做,他都始终如一,张兆和不免有点感动了。

张兆和(前排右1)和兄弟姐妹

4

1931年,胡适已经不再担任上海中国公学的校长了,沈从文失去了胡适的庇护,便去青岛大学任教了。但他依然给张兆和写信,他对张兆和的感情,依然是一往情深。

1932年,张兆和从上海中国公学毕业,回到了苏州老家。

沈从文便在暑假时,带着作家好友巴金建议他买的一大包西方文学名著,去苏州张家拜访。可他敲开张家的门时,是张家的二小姐张允和开的门,张允和说三三不在家,去图书馆了。沈从文只能留下了自己住的客栈地址,然后悻悻地离开。

张兆和回到家后,张允和把沈从文来过的事说了,并且很郑重地跟张兆和说,要正视这份感情。沈从文几年如一地深爱着张兆和,张兆和要珍惜这份难得的痴情。

张兆和在二姐的劝说下,终于认真考虑沈从文了。她说:他是如此真情且执着的爱着我,如果我不和他在一起,就像是犯了错似的。

第二天,张兆和去了沈从文住的客栈,邀请沈从文去她家吃顿饭。

沈从文再次去了张家,他很紧张,但张家人对他很热情。此时,张兆和的生母陆英已经去世了,婚事就由父亲说了算。

父亲张冀牖是个非常开明的人,他不反对自由恋爱,也没有门第观念,对努力上进的沈从文很欣赏。所以这顿饭吃得很愉快,沈从文也渐渐消除了刚来时的紧张。

沈从文回到青岛后,给张允和写信,让她帮忙询问张冀牖的意见。

沈从文在信中说:在我们老家有个习俗,男方向女方求娶,女方家人若是同意,就会请男方喝一杯甜酒。不知我这个乡下人,有没有福气喝到你们家的甜酒?」

张允和向父亲和张兆和传达了沈从文的意思,后来张兆和给沈从文发了电报,说: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1933年9月9日,沈从文和张兆和在北平中央公园举行了婚礼,婚礼很简单。

在这之前,沈从文提出张家不用给张兆和准备嫁妆。女方陪嫁嫁妆,男方自然要给彩礼钱的,可穷小子的沈从文,根本拿不出一笔像样的彩礼钱,所以他提出不要嫁妆。

张兆和、张允和和沈从文

5

婚后,因为经济上的窘迫,夫妻俩开始产生摩擦了。

从小到大过惯了大小姐生活的张兆和,现在要面临贫穷的生活,对她来说是很大的挑战。沈从文虽是大学教授,但收入有限,他还要贴补老家,还喜欢收藏古玩字画等。

随着大儿子沈龙朱的出生,家里的经济状态更紧张了,张兆和节衣缩食的。但沈从文花钱大手大脚,还对朋友们仗义疏财,这让张兆和很不理解。

所以张兆和说沈从文:「你根本就不会过日子,完全是在打肿脸充胖子!」

为了贴补家用,张兆和还要去大学里教英语。所以她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还要做家务等,每天都忙忙碌碌的,疲惫不堪。

张兆和为了节省时间,把一头长发剪掉了,这样打理起来方便一些。可沈从文对此很有意见,他要求张兆和重新留长发,要穿高跟鞋,要精心打扮自己……

沈从文是个甩手掌柜,除了教书之外,就是写作,他的精神世界里都是风花雪月。而张兆和要面对的是柴米油盐、锅碗瓢盆、孩子的吃喝拉撒等。

沈从文喜欢傩戏,傩戏又称鬼戏,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

而张兆和喜欢的是苏州的昆曲,昆曲是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夫妻俩众多的不同,让彼此都很痛苦。按现代的说法,其实是两人三观不合,张兆和比较理性,属于现实主义;沈从文比较感性,属于理想主义。

1934年,沈从文去香山拜访朋友熊希龄时,遇到了熊希龄的家庭教师高青子。

高青子原名高韵秀,是个文学青年,她很崇拜沈从文。此时的沈从文,因为发表了小说【边城】,大获成功,收获了很多崇拜者,高青子便是其中之一。

沈从文和高青子初次见面,相谈甚欢,这让在婚姻里很苦恼的沈从文,仿佛呼吸到了一口新鲜空气。

高青子和沈从文

6

一个月后,沈从文和高青子再次见面,高青子身着「绿地小黄花绸子夹衫,衣角袖口缘了一点紫」,这正是沈从文小说【第四】里女主人公的打扮。

沈从文很感动,高青子显然是为他而刻意打扮的。

在沈从文和张兆和的感情中,沈从文处于低位,张兆和一直是高高在上的。现在沈从文遇到了高青子,高青子仿佛是曾经的沈从文一样,仰视着沈从文,这种感觉让沈从文很受用。

于是,两人便不知不觉产生感情了。高青子未婚,她无所顾忌,但沈从文不同,他是有老婆孩子的,这种感情自然是属于婚内出轨了。

两个人交往了3年,沈从文一方面处在婚外情的激动中,另一面也为婚姻而苦恼着,他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他去向林徽因倾诉,林徽因便建议他去找金岳霖。

沈从文找金岳霖谈过后,决定离开高青子,回归家庭,并且跟向张兆和坦白了。

张兆和是何等自尊和高傲的人,当得知沈从文出轨后,她二话没说,马上就抱着儿子回娘家了。后来,沈从文又一封一封给张兆和写信,求得她的原谅。

1937年,抗战爆发后,沈从文去昆明的西南联大任教,张兆和和两个孩子留在北平。

高青子正好也在西南联大任教,她依然对沈从文一往情深,两人便又不知不觉走在一起了。所以,后来校园里传出风言风语了。

沈从文为了平息流言蜚语,就一次次写信给张兆和,让她带着孩子到昆明去。

可那时兵荒马乱,而且大儿子才3岁,小儿子1岁都不满。张兆和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千里迢迢去昆明,谈何容易?

沈从文就很不高兴,他质问张兆和:「你到底是爱我给你写的信,还是爱我这个人?」

张兆和觉得沈从文是无理取闹,就回信说:「你说的这些话,我不爱听,以后不许再讲。你脑筋里想的,全由于太忧郁的缘故,以后再写那样的话,我不回你信了。」

但后来,张兆和还是妥协了,带着两个孩子,花了三个月时间,才赶到昆明。可到昆明后,张兆和知道了沈从文和高青子还在来往,她气得和沈从文分居了。

沈从文考虑再三后,只能正式跟高青子提出,以后不要再来往了。高青子知道沈从文是不可能为她而离婚的后,辞掉工作,离开了西南联大,结束了和沈从文8年的恋情。

虽然高青子从沈从文的生活中消失了,但张兆和却不愿意原谅沈从文,后来两人长期处于分居状态。

张兆和和沈从文

7

1949年3月28日,沈从文承受不住各种压力,用剃刀划破颈部及两腕的脉管,还喝下了一些煤油,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幸好被人救过来了,但后来患上的抑郁症,被送进了精神病医院,从此沈从文就不再写作了。

张兆和去看了他一下,然后便去华北大学深造了,并没有留下来照顾沈从文。在张兆和的心里,沈从文婚内出轨的事,成了一道永远也跨不过去的坎。

1969年冬天,沈从文被下放到湖北丹江口的乡下去改造,张兆和被下放去了湖北咸宁挑粪种田。

有一次,张允和顺道去看望沈从文,沈从文从口袋里掏出一封皱皱巴巴的信,说:「这是三姐给我的第一封信。」

张允和说:「我能看看吗?」

沈从文把信在胸前温了一下,然后又放进了口袋里,喃喃道:「三姐的第一封信——第一封信。」

然后,67岁的沈从文,像个孩子一样吸溜吸溜地哭起来,样子非常伤心和无辜。

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在会客时,突然心脏病发作。在临终时,他握着张兆和的手,说:「三姐,我对不起你!」

沈从文去世后,张兆和花十多年时间,整理了沈从文的【从文家书】。

沈从文曾经说张兆和不懂他,在张兆和整理完【从文家书】后,她感慨地说:「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

但儿子儿媳给她看沈从文的画像时,她却说:「这个人很熟悉,我一定认识他,但我想不起来了,他是谁?」

2003年春天,在沈从文去世15年后,93岁的张兆和在安徽合肥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