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传唱七十年经典剧目越来越新潮(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文化老字号)

2024-07-22文化

本报记者 李 纵

核心阅读

粤剧被誉为「南国红豆」,受到众多观众喜爱。多年来,广东粤剧院不断创排经典剧目,加强人才培养,应用数字技术,创新推广方式,一部戏唱进更多观众心中,也让粤剧艺术不断绽放光彩。

「多情多义传佳话,世间争唱柳毅传。」前不久,粤剧【柳毅传书】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剧场上演,不少观众早早就到场等候。「我10多年前就喜欢上这部戏,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看了,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看不腻。」粤剧爱好者张先生说。

「粤剧被称为‘南国红豆’,【柳毅传书】是粤剧中具有极强生命力、深入人心的经典剧目,也是广东粤剧院的保留剧目,从1954年诞生至今的70年间,该剧在广东粤剧院传承了六代人,至今仍是常演剧目。」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说。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70多年来广东粤剧院不断传承创新,为粤剧艺术注入新活力。

「能让观众共情共鸣的作品才能留得下、传得开」

「1954年罗家宝先生和我首演了【柳毅传书】,那时候我才22岁,演出结束后掌声热烈,观众久久不愿散去。」一级演员、广东粤剧院演员林小群回忆。粤剧【柳毅传书】根据我国民间传奇故事【柳毅传】改编,是国家级非遗粤剧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文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罗家宝的代表作。

「我们演出的第一个版本就改动了原著的情节,让人物更丰满也更有时代特色。」林小群说,「这说明粤剧是一个很包容、很有群众基础的剧种。」

首演后,该剧为众多粤剧表演团体搬演,剧中的【牧羊】【送别】【花好月圆】等唱段成了海内外广为传唱的经典名曲,还多次在海外演出。

不仅是【柳毅传书】,广东粤剧院建院(团)初期至上世纪90年代,创作排演了【搜书院】【关汉卿】【山乡风云】等一批脍炙人口的经典剧目。新世纪以来,剧院又创排了【梦·红船】【白蛇传·情】【鹊桥会】等原创作品,获得好评。

「剧院始终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收获了丰硕成果,70多年来创作、改编、演出了600多个粤剧剧目。这些戏的唱腔、造型等可能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能让观众共情共鸣的作品才能留得下、传得开。」曾小敏说,前辈艺术家创作排演的优秀剧目,至今常演常新,为粤剧事业的发展留下了宝贵财富,为广东粤剧院的艺术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青年演员只要有能力,就可以担当主演」

「对于一部流传广泛的经典剧目来说,演员就是作品的时代印记。」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广东粤剧院艺术指导蒋文端说,自己1990年毕业加入剧院,直到2014年才开始演出【柳毅传书】,「对于出演经典剧目,我们都很慎重。」

与原版相比,蒋文端参演时,舞台又有了变化。「比如灯光、布景更加丰富,凳子、桌子选用透明材质,营造水晶宫的感觉。服装设计更写意,添加了一些装饰,更符合当时的审美,更受观众欢迎。」蒋文端说。

「更关键的还是演员的传承。」蒋文端说,每个演员对作品的理解不同、功底不同,表达就不同,观众的感受自然也就不一样,「过去,师徒传承是主流,往往强调口传心授,重童子功,而今的培养方式更加多样和开放。」

近年来,广东粤剧院先后成立「粤剧名家工作室」和「梅花奖演员工作室」,采用「名家传戏」等方式传承粤剧艺术。「每位‘名家’都有教导、帮扶年轻演员的任务,必须指导年轻演员排戏。」曾小敏说。

与此同时,为了让年轻演员有更多表演机会,自2018年起,广东粤剧院每周五、周六晚上,都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剧场举行「周末睇(粤语,意为「看」)大戏」系列演出活动。「这是为年轻演员打造的品牌,青年演员只要有能力,就可以担当主演。」曾小敏说。

「我2012年进入广东粤剧院,在‘周末睇大戏’舞台上收获了不少经验。我平时演青衣行当比较多,【柳毅传书】是我第一次以花旦行当应工主演,我是这部戏的第六代演员,也是最年轻一代。」广东粤剧院演员马友民说,为了演好这出戏,她经常向前辈请教。

「刚开始压力还是挺大的,一方面担心年轻演员经验不足,另一方面也担心没有观众。」曾小敏说,起步确实艰难,上座率也不高,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越来越多人知道周末有好戏看,票就越来越好卖。现在,青年演员担纲的演出上座率基本都能达到七成以上。

如今,广东粤剧院有大批独当一面的艺术人才,是全国拥有获梅花奖演员最多的艺术院团之一。

「但从社会层面来说,当前粤剧人才培养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我们也正在这方面不断努力。」曾小敏说,2021年12月,剧院在相关部门支持下面向社会开展了首届粤剧考级活动,至今已举办3届,促进了青少年粤剧艺术学习的推广普及。

「我们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过年看大戏,无戏不成年。龙年春节期间,在广州完成「新年睇大戏」演出后,广东粤剧院下辖的一团和二团便开始了下乡演出。「我们走了不少地方,【柳毅传书】是热门剧目之一。」一级演员、广东粤剧院一团团长文汝清说。

「【柳毅传书】一直这么受欢迎,一方面是这部剧有深厚的艺术积累,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不断创新改进。」文汝清说,2018年,广东粤剧院将该剧拍成粤剧电影【柳毅奇缘】,「最新版的【柳毅传书】有时也采用电影版的剧本,时间和节奏上都有变化。有一次我们在舞台剧中结合电影数字技术,演出时和背后的电子大屏联动,展现一些舞台上无法展示的特效,观众们觉得很震撼。」

「数字技术能带来更丰富、精彩的观演体验。」曾小敏说,剧院这些年在粤剧数字化创新方面不断探索,包括建立粤剧数据库、拍摄粤剧电影、在演出中运用电影特效等视听技术、在社交平台上开展线上展播活动等。

近年来,广东粤剧院先后拍摄了【传奇状元伦文叙】【柳毅奇缘】【白蛇传·情】【谯国夫人】等粤剧电影,拓展粤剧的传播途径。其中,【白蛇传·情】打破中国影史戏曲类电影票房纪录,获第十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谯国夫人】获第三十六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

与此同时,广东粤剧院不断组织演员深入基层,送戏下乡,近年来已深入基层演出了3万多场,还组织队伍深入校园、社区,开展上千场活动,惠及大湾区师生近20万人次,通过展演、互动、教学、研学、网络直播等方式传播和推广粤剧文化。

「我们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粤剧艺术不断绽放光彩。」曾小敏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22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