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说「何」聊「奚」:「何」以中国?「奚」以前行!

2024-06-30文化

潘朝晖/文

最近研究汉字,发现「何」与「奚」居然存在某种关联,现分享如下:

汉字「何」的基本字义:

汉字「奚」的基本字义:

「何」与「奚」都常被用作疑问代词,此时二者相通。

我就很疑惑:这是为什么呢?

于是,我从说文解字角度去寻找答案。

一、关于「何」

「何」,在甲骨文中已出现,其形如「人肩扛兵戈或农具(锄镰)」。

若肩扛兵戈,则是肩负卫国之责;

若肩扛农具,则是肩挑养家之任。

所以,「何」的本义是「肩负」,但此义后来被「荷」取代——负荷。

而「何」在实际应用中常被用作代词、副词:

肩负的是「什么」责任?

「为什么」要肩负这些责任?是为了「谁」?

为了这些责任要去往「哪里」?

实现这些责任要「怎么」做?有「多么」艰难?

……

二、关于「奚」

「奚」,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已频繁出现。

「奚」,从「爫」从「幺」从「大」。(在金文中有时无「爫」)

关于「奚」的造字本义,传统观点认为是「以绳索绑缚某人」——即把「幺」视为「绳索」,故将「奚」解读为「罪奴」。

对于「奚」的「罪奴」说,个人认为值得商榷。

个人对「奚」的造字本义解读有三:

1.对甲骨文「奚」的第一直观感觉是「梳辫子」——将众多发丝汇编成发辫。此「幺」应视为「辫子」,其内涵是「汇聚」,是「积小成大」。

此义在「谿」(今作「溪」)字上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谿(溪)」,山间的小河流。众多的谿(溪)「汇聚」在一起,「积小成大」就变成了大江大河。

典型例子:闽江——福建是山地丘陵密布的省份,号称「八山一水一分田」,境内的闽江就是由众多的山间之「溪」汇流成「江」的。(如图所示,「汇溪成江」像极了梳辫子)

2.对甲骨文「奚」的第二直观感觉是「顶重物」——用头顶重物搬运行走。

之所以有此感觉,就是因为曾见过缅甸的「顶罐族」表演。

朝鲜(族)人也喜欢「顶水」,甚至将其发展出了「顶水舞」和「顶水竞走」等。

此外,我国境内的彝族和傣族等也有「顶物」传统,非洲的部落中也有此习惯。

「头顶重物」其实是人类先民们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的一种「省力」妙招。

那「顶物」为什么会在华夏汉族中消失了?个人揣测与儒家文化有关——成年后,男要束冠女要及笄,这种发型显然不便于「顶物」。

3.对甲骨文「奚」的第三直观感觉是「骑颈颈」——又叫「骑大马」,东北话叫「骑gěnggěng」。此「幺」应视为「幼儿」,其内涵是「肩负」,是「家族传承」。

三、「何」与「奚」的关联

综上可得:

1.「奚」的本义之一是「头顶重物」或「肩骑幼儿」,其内涵是「负重」。

所以,「奚」应释为「负重的(人)」:

【周礼·天官·冢宰】中说的「奚三百人」,此「奚」是名词,指「负重者(搬运工)」。

【周礼·秋官·禁暴氏】中说的「凡奚隶聚而出入者,则司牧主,戮其犯禁者」,此「奚」是形容词,指「负重的」。同理,「奚奴」与「奚隶」类似,是指「负责搬运」的奴隶。

(注:在先秦,奴隶也有分工,比如有的充当歌舞娱伎,有的负责生活起居,有的承担苦力劳作……)

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中沙和尚就是典型的「奚」,但他不是「奴隶」。

「奚」只是可以用于形容「奴隶」而已,本身并不是特指「奴隶」。

2.当「奚」解读为「肩骑幼儿」时,其与「何」的「肩扛兵戈/农具」就产生了关联,二者都有「肩负(责任)」的意涵。

既然「何」可作代词,那么「奚」自然也能作代词使用——即作代词时,「奚」与「何」相通。

另外,在唐代古音和一些南方方言中,「奚」的读音与「何」很接近。

3.在先秦,族名、国名、地名、姓氏等往往与「生存繁衍」相关。

「何」肩负的是农具/兵戈(养家/卫国),故被用于姓氏。

「奚」肩负的是子女(子巳传承),故被用作族名、地名、姓氏等。 (如果「奚」作「罪奴」解,那是完全说不通的)

写在最后:

突然想起苏心的那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中华民族是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但每每最危难时刻,总有一群人站出来负重前行。

此时此刻,我只想说:「何」以中国?「奚」以前行!

这是今天的闲扯

个人思考,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