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绍兴和敦煌作为中国两座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世人皆知,但极少有人了解这两座城市之间的历史渊源和彼此关系。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城市之间地域文化差异很大,但在中华文明孕育、生长、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它们命运相通,文脉相连。9月14日-19日晚19: 22央视纪录频道播出四集纪录片【敦煌遇见绍兴】,分别从敦煌、绍兴的石窟文化、书法文化、诗词文化及文化传承四大板块入手,以数千年中国文化史为轴线,以丝绸之路为纽带,深入挖掘两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用奇妙的历史交集和古今人物互动,唤醒了绍兴、敦煌的城市文化记忆。
今天出版的【绍兴日报】,大篇幅刊发了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绍兴市非遗保护协会会长、纪录片【敦煌遇见绍兴】总策划何俊杰的文章。
何俊杰会长在7月31日【绍兴日报】已曾载文【唱好「双城记」,打造城市文化交流样本】,谈了该纪录片的价值和意义,经本号,被文旅中国、光明日报、学习强国、人民号及澎湃、腾讯、搜狐、网易、头条、百度、UC等数十家新媒转载,受到广泛关注。
现全文转载何俊杰会长的文章【当绍兴遇见敦煌】,分享读者。
当绍兴遇见敦煌
何俊杰
绍兴与敦煌,一个是自秦设置的会稽郡,一个是自汉崛起的敦煌郡,同为光耀中国史册的两大名郡;一个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一个是陆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共同折射着丝路精神的光芒。
一支大漠上吹奏了千年的羌笛,一坛唐诗里浸泡了千年的花雕,远隔千山万水的南北两座历史文化名城,因2021年共同当选「东亚文化之都」,激活了两座世人皆知文化名城间的历史渊源和彼此关系。
今天晚上黄金时段,四集纪录片【敦煌遇见绍兴】在央视首播,一部21世纪中国南北文化名都的「双城记」华彩登场。四集节目从9月14日至9月17日晚连续播完。
丝路双生
敦煌与绍兴「佛缘」深厚。
早在1700多年前,敦煌僧人就南下会稽郡传习佛法。作为国内开凿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石窟,敦煌莫高窟成为石窟艺术从西域到中原、南方的二传手,而「越国敦煌」绍兴就有中国南方仅存的南朝大佛——新昌大佛。
公元486年,齐梁高僧僧护发愿造像,经弟子僧俶、僧佑接替30年凿成这尊16.3米高的弥勒石佛,史称「三生圣迹」。
西晋末年,中原经过「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后,北方落入胡人之手。随着士家大族衣冠南渡,中国的文化中心移至南方。有「昔之关中」之称的会稽郡,随着中原名士和高僧的汇聚,成为佛教中国化的一大阵营。代表佛教理论中国化的般若学「六家七宗」中,「五家七宗」就开创于会稽新昌。其中缘会宗的开创者于道邃,竟然是一位敦煌僧人。
在于道邃当年禅修的千佛禅院里,保存着江南罕见的南朝造像原迹。随着上世纪60年代被裹的水泥脱落,依稀露出南朝造像的典型特征——「褒衣博带」和「秀骨清像」。如果把石窟艺术的第一次中国化浪潮比作中西合十的双手,来自「中」的影响就是代表南朝审美的「褒衣博带」和「秀骨清像」。在多民族割据的魏晋南北朝,代表中华文化的是南朝文化。
江南水乡,绍兴工匠凿石为佛。沙漠彼端,敦煌工匠以泥塑佛。异曲同工的是,他们用中国自信和中国审美塑造了一个石窟新世界,在隋唐共同迎来石窟艺术中国化的第二次浪潮。
更大的文化伟力是佛教中国化后,西来的佛教和石窟艺术完全中国化后,又以全新的中国模式远播到海外,并成为日韩等国佛教的母本。
追溯迎接西来之佛的海路,正是中国佛教东传的海路,而它的起始点在绍兴。
始建于春秋的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人工水道,由隋唐、京杭、浙东三大运河组成。其中,浙东运河最早开凿的部分,是绍兴境内勾践所建的山阴故水道。东晋会稽内史贺循主持开凿西兴运河后,贯通了整个浙东运河。
敦煌,汉唐的「华戎所交一都会」。绍兴,浙江的「罗马」。尽管远隔千山万水,它们却因丝绸之路血脉相连,成为彼此的诗与远方。
书法双圣
草圣张芝生于敦煌,书圣王羲之成名于绍兴。而王羲之一生心慕手追的偶像,恰是张芝。
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终于练成连绵跌宕的「一笔草书」。草书的诞生,让中国汉字书写变成了一门独立的抽象艺术——书法。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兰亭序】,是中国书法的里程碑,其艺术高度至今无与伦比。
1907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从敦煌西北到居延海的汉长城沿线发掘出3000多枚汉代简牍和残片,无意中打开了一个汉代书法「原始森林」。
在流沙中掩埋两千年的敦煌、居延汉简重见天日,法国汉学家沙畹将其中700多枚汉简结集成册在巴黎出版,震惊了国际汉学界。
最早关注敦煌汉简的中国学者,是绍兴上虞人罗振玉和自己的亲家、海宁人王国维。两位大国学家合著的中国第一部汉简研究专著【流沙坠简】出版后,同为绍兴人的鲁迅先生赞叹:「中国有一部【流沙坠简】,要谈国学,那才可以算一种研究国学的书。」
穿越2000年时空,拂去岁月的沉沙,汉代书法的全部秘密袒露无遗。张芝与王羲之的互动,一直延伸到了敦煌藏经洞。
1900年,莫高窟道士王圆箓发现了藏经洞,内藏古代写本6万多卷。敦煌再次震惊世界!数万卷墨书真迹五体俱全,翔实记录了汉字从篆隶向草书、行书、楷书过渡的全过程。更让人称奇的,是唐代经生临摹的王羲之【兰亭序】全文。藏经洞还留下王羲之的【十七帖】临本,以及王羲之书法论著【笔势论】残卷。而敦煌唐代卷子,更是随处可见「二王」遗风。这说明唐代以后,王羲之书风已吹度玉门关,融入敦煌书法家的血液之中。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字。而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汉字与书法的传承。草圣张芝,书圣王羲之,是中国书法不可逾越的两座高峰。
从王羲之遥赞张芝,到敦煌经生追捧「二王」,敦煌和绍兴的这场千年书法对话,犹如南北两城的一次热烈而持久的精神拥抱。南北书风兼容互动,共同铸就了中国书法的黄金时代。
山水之远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因「状若千佛」引发莫高窟营建的三危山,是敦煌的一个文化地标。
【尚书·禹贡】中的「窜三苗于三危」,指尧舜禹时期,中原华夏部落击败江汉的三苗族群,并将三苗人发配到敦煌大漠的三危山。比族群之争更迫切的是汹涌而来的洪水。大禹一改前辈以堵为主的治水方式,在九州疏通九条河流,导入大海或沙漠,其中就包括「导黑水至于三危」。
大禹一生中封禅、娶亲、计功、归葬所在的会稽山,是绍兴的文化之根。鲜为人知的是,远在4000多年前,敦煌和绍兴就曾因大禹有过互动。
2017年绍兴启动编制【中国禹迹图】,正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伟大工程。数千处确切的地理坐标,让大禹这位治水英雄和立国始祖的形象变得清晰,也复活了4000多年前敦煌和绍兴的一段交集。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中国山水画源起于东晋顾恺之,但魏晋至唐的山水画真迹鲜存于世。敦煌莫高窟大量的晋唐山水画,填补了中国美术史的空白。中国山水诗的鼻祖是东晋会稽人谢灵运。【全唐诗】中有450余位诗人在会稽一带留下1500多首诗作,吟出一条「浙东唐诗之路」。
从中国山水诗的发源地到中国边塞诗的主阵地,多少爱与美的诗词凝结为最深的告白:山河有多美,爱国就有多深!
山水是人间的眉目,也是天地的大道。山水是我们的城池,更是文化的血脉。如果继续以山水为媒,敦煌和绍兴还有多少相遇?
它们在大禹的行迹中对话,在诗歌的盛宴中同行,在山水的墨色中交融,一起汇入中国精神的高山大海,挺起中华文明的脊梁。
何为故乡
城市的烟火,在夜晚开始流动。四面八方的游客在敦煌夜市体验着汉唐「华戎所交一都会」的繁华,寻找当年中西使节、商客、艺人们穿梭往来的印记。
在东方古城绍兴,有关「文物之邦、鱼米之乡」的记忆,散落在灯火阑珊的老街上,随处可见的博物馆里。因古越文明的中心和公共文化的辐射,绍兴被称为浙江的「罗马」。当学者破译公元9世纪中期,敦煌文献中为何集中出现江南文化时,绍兴再一次出场。
藏经洞中署名「山阴文人张俅」的文书面世,让一位晚唐归义军时期在敦煌任职的绍兴文士张俅浮出水面。直到88岁时,他还在敦煌开坛讲学,守护着中华文化的根脉。
会稽文人守护敦煌文脉的故事一直延续到当代。
先秦隶属会稽郡的杭州,是敦煌研究院首任院长常书鸿和第三任院长樊锦诗的故乡。他们身上融合了百折不挠的越人精神和「择一事,终一生」的敦煌精神。
何为故乡?「敦煌的女儿」樊锦诗说:「我心归处是敦煌。」「敦煌守护神」常书鸿说:「如果真的有来世,我将还是常书鸿,还要去敦煌。」
绍兴与敦煌的联系,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血肉联系、生生不息的经典案例,是东亚文化内部紧密一体深刻关系的豹斑之一。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城市之间地域文化差异很大,但在中华文明孕育、生长、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它们命运相通、文脉相连。挖掘、传播绍兴与敦煌两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用奇妙的历史交集和古今人物互动,唤醒绍兴、敦煌的城市文化记忆,是推进新时代文化创新的生动实践。纪录片【敦煌遇见绍兴】的价值与意义正在于此。
(作者系纪录片总策划、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绍兴市非遗保护协会会长)
来源:
绍兴非遗协会
责编: 勾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