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五一劳动节|十首劳动诗词,致敬每一位劳动者

2024-04-28文化

劳动,是生命的底色,是幸福的源泉。

每一滴汗水,都是对未来的期许和承诺;每一份努力,都是对梦想的坚守和追求。

自古以来,无数文人雅士以劳动为题材,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诗篇。

〔1〕

击壤歌

先秦·佚名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太阳升起,农民们就去田里干活,太阳落山时,就结束一天的劳作,回家去休息

自己凿一眼井就可以有水喝,耕田劳作就可以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

这样的日子多么惬意,帝王的力量对我来说又有什么作用呢?

这是一首咏赞美好生活的歌谣,大约流传于距今4000年的原始社会,被称为中国歌谣之祖。

这首小诗用口语化的表述方式,巧妙地勾勒出远古时期,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淳朴画卷,一幅安逸闲适、无忧无虑的田园劳动画面跃然纸上。

〔2〕

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盛夏的中午,烈日当空,农民们仍在稻田里辛苦地锄草,数不清的汗水,滴落在庄稼下面的泥土里。

当人们用餐的时候,有谁会知道,碗里那一粒粒的米饭,是农民们用千辛万苦的劳作换来的呢?

这是一首赞美劳动的经典名作,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劳作的场景,劝诫世人珍惜和节约粮食。诗人以质问的方式拷问世人,饱含对农民深深的同情,蕴意深远,发人深思。

〔3〕

吴兴杂诗

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四条河流纵横交错,斜斜地环抱着城池,它们分散出千条溪流,流经千家万户,溪水边居住着许多人家。

居民们利用自然条件,在深水处种植鲜嫩的菱角,在浅水的地方,种植水稻,在那水深适中的水域种上荷花

这首诗清新的语言,既描写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光,也蕴含发人深思的哲理。农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水资源,按照流经溪水的深浅,做了科学的种植安排,使得菱角、水稻、荷花均可长势喜人。

每个人,面临的环境不同,做人做事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找准定位,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4〕

归园田居·其三

魏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我在南山脚下种植豆子,地里杂草丛生,豆苗却长得很稀疏。

一大早就到地里松土除草,直到月亮升起,才扛着锄头,带着一片月光回家歇息。

狭窄的山路两旁草木茂盛,夜间的露水打湿了我的衣衫。衣服被沾湿并不可惜,只要我的心愿得以实现就好了。

这首诗用白描的手法,细腻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真切朴实而又不失典雅,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对归隐的自豪。

〔5〕

农家

唐·颜仁郁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在黎明的微光中,农民就已经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劳作。

他们在半夜就叫醒孩子们,一起去田里耕地,瘦弱的老牛因体力不支,步履也变得艰难起来。

社会上的人们往往不了解农民的辛苦和困境,他们错误地认为,庄稼是自然而然地在田里生长出来的,不需要辛勤的劳作。

这首【农家】,描写农民在凌晨时分便开始辛勤劳作的场景,是广为传颂的农耕诗词名篇之一。

此诗表达出作者对农民的同情,讽刺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时人」,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异曲同工之处。

〔6〕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绵绵细雨中,偶尔能听到一两家的鸡在鸣叫,翠竹和溪流掩映着山间小路,一座板桥横跨在小溪之上。

婆媳相互召唤着去浴蚕选种,大家都忙着农活,没有人注意到,庭院中的栀子花,正静静地绽放。

这是一首诗情画意的山水田园诗,诗中从景写到人,将农事的繁忙与山村的神韵融于一个「闲」字中。

全诗语言清淡质朴,意象清新优美,字里行间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也表达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使人百读不厌。

〔7〕

田上

唐·崔道融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久旱逢甘霖,夜里下了一场大雨,春雨下得很足,高处的田地也积了很多水,远远望去,一片白茫茫的水雾。

尽管夜色已深,但为了抢种,农民仍然披着蓑衣,冒着雨,在田野里辛勤耕耘。

等到人和牛都已经精疲力尽时,东方尚未破晓,天还没有亮呢。

这首诗语言质朴,清新明快,构思新颖,描写农民在夜晚披蓑冒雨耕作的场景, 「力俱尽」与「殊未明」,反映出农民劳作的辛勤付出,表达出诗人对农民的满腔同情。

〔8〕

田舍

宋·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

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

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

大家相互呼唤着,拿起锄头,忙碌地修筑着打谷场。

儿童们在落叶堆中嬉戏玩耍,斜阳下,一群群鸟雀在林间欢快地鸣叫。

远处的村庄炊烟袅袅,隐隐可以听见阵阵的笑声,丛生的草木间,散发出扑鼻的芬芳。

今年的农事真是令人愉快,眼前一望无际的稻田已是一片金黄,预示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这首诗以田园生活为题材,细腻地描绘农事活动的繁忙、儿童的天真烂漫、自然界的美景,以及丰收的喜悦,呈现出一幅宁静而忙碌的乡村画面。

〔9〕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唐·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熊熊燃烧的炉火,将广袤的天地照得通明,火星四溅,与紫色的烟雾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壮观的画面。

冶炼工人们的脸庞,被炉火映得通红,他们在明月之夜,一边劳作,一边高歌,那高昂的歌声,使得寒冷的江水都荡漾起来。

在我国诗歌史上,正面赞美冶炼工人的诗歌并不多见,因而这首诗歌显得弥足珍贵。

诗人饱含激情,唱出一曲劳动者的颂歌,寥寥二十个字,将冶炼工人的生活与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赞颂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

〔10〕

插秧歌

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雨中抢插秧苗,农夫将秧苗抛起,农妇迅速接住并插入田中,小儿子拔起秧苗,大儿子负责插入泥土中。

他们将斗笠当作头盔,将蓑衣当作铠甲,雨水从头顶一直淋湿到肩膀。

有人呼唤农夫吃早饭,农夫只是低着头弯着腰继续劳作。秧苗的根部还没有牢固地扎根土壤中,回家一定要管好小鹅小鸭(不要让它们跑来破坏秧苗)。

这首诗描写全家人在雨中抢插秧苗的情景,全家分工明确,「抛、接、拔、插」四个场面,展示出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