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读书之乐,在于看,在于读,在于写

2024-01-30文化

我理解的读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只是在学校里读书,出到社会以后,继续看书、学习、写文章输出,都可以归为读书。学以致用,行以致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社会大学的含金量更高。

从小在南方一个国营小厂长大,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喜欢上看书,但那时普通人家都没什么书,只有厂里的工会订有报纸和杂志,也有一些小说。工会自由出入,只是借书回去看的话要有厂里的借书证。每逢周末,我就去厂里的工会,在阅览室翻看一下报纸杂志,或者在书库里找书,感觉有兴趣的就用父亲的借书证把它借出来。记得那时看得比较多的有【二月】,【十月】,【读者文摘】这样的杂志,还有像【红岩】、【三国演义】之类的小说。

到了初中,工会的书看得差不多了,周末改成骑单车去县里的图书馆找书看。那时的图书馆还是用卡片索引管理,根据书名来手动检索,看到条目上有的自己想要的书的话就把它借出慢慢看。当时迷的是世界名著,像【傲慢与偏见】、【红与黑】,就是当时看的。书看了很多,感觉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但精神很充实,思想上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饱胀感,也不知这是不是一种特例。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从小学到高中,每天早自习和晚自习是读书时间,语文老师布置有作业,要经常诵读唐诗宋词和重点的文章。当时有一个体悟,摇头晃脑地读书,好像更有感觉,更容易记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吟」,那些诗词,有些现在还记得,像「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之类的。这应该是重复得多了,自然而然就会潜移默化,历经多年而不忘。在不经意的某个瞬间,这些东西往往会不自觉地就冒出来。有唐诗宋词、经史典籍陪伴,感觉甚好,时有感慨: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还在种花家。

有感于自己的文笔比较差,昨天在看小说的时候,有意放慢速度,用默读的方式来看小说,揣摩它的写作手法。慢下来的感觉和一目十行看小说,就是为了看得爽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对比之下觉得自己的文笔实在太差啦。不过,话说回来,文笔差说明自己提升的空间还很大,每次动笔都是一次锻炼,都能有所进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之余,再把所思所想写出来,与平台友友讨论分享,不亦乐乎。

读书输入,写文输出,一张一驰,一文一武,相得益彰,自然之道,不外乎是。友友,你说呢?欢迎指正、讨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