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胡乔木写了不少诗词热情讴歌。这些诗词经毛泽东修改后,于1965年1月1日在【人民日报】第7版刊登,总题为【词十六首】。同年9月29日,【人民日报】第6版又刊登了胡乔木的【诗词二十六首】,此后,其他报刊纷纷加以转载。
20世纪50年代,在中共中央开展研制原子弹、导弹尖端事业后,胡乔木对中国尖端事业也是非常关心。1958年10月,胡乔木陪同毛泽东参观火箭和卫星模型等相关展览,在一些文章中也偶有论及原子弹等尖端武器,而在他的诗作中则有专门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热情讴歌。这些诗词经毛泽东修改公开发表,引起反响。本文对毛泽东为胡乔木修改诗词所涉原子弹相关内容进行梳理,还原两位革命战友兼诗友的一段深情厚谊,展现毛泽东和胡乔木对我国尖端事业的关心。
毛泽东为胡乔木改诗
胡乔木颇具诗人特质,一生当中有几个时期都曾活跃诗坛。早在学生时代,1937年胡乔木就有新诗问世,延安时期也发表过新诗,还写过几首歌词。到20世纪60年代,胡乔木「由于一时的风尚」也开始尝试写作旧体诗。1964年10月至1965年6月间,胡乔木写的一组词【词十六首】和一组诗词【诗词二十六首】,先后受到郭沫若、陈毅等人的奖誉。更重要的是,这都是在毛泽东的鼓励下写出来,也是经过毛泽东精心修改后并直接指示相关报刊发表的。毛泽东对胡乔木诗词的修改,在【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中留下了记载,胡乔木在诗集【人比月光更美丽】后记中也有较为详细的说明。
阅读毛泽东的修改及其与胡乔木的交流过程,可以看出毛泽东对胡乔木旧体诗词创作的关心与支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毛泽东本人的诗词创作观。毛泽东接到胡词后,经历了这样几个环节:
一是「终日把玩推敲」。从1964年10月下旬胡乔木将13首词的未定稿寄往毛泽东处请求阅正,到1965年元旦正式公开发表,前后约两个半月的时间,毛泽东收到胡乔木4封信,给胡乔木传回三个修改稿。
二是「再三悉心修改」。说「再三」是有根据的,除「三个修改稿」外,胡乔木与毛泽东的秘书还通过电话交流过毛泽东的意见及胡乔木本人的想法。据笔者在胡乔木【人比月光更美丽】初版后记中提供的材料统计,毛泽东对胡乔木词的修改涉及28首,计47处。
三是「新年发表为盼」。毛泽东不仅为胡乔木改诗,而且还为发表费心尽力。毛泽东将1964年12月胡乔木为一组诗词写的【引言】及【十六首】送交诗刊编辑部。12月30日,毛泽东给【人民日报】总编辑吴冷西和【人民文学】负责人刘白羽写信,指示报纸新年元旦先发表,刊物转载。
由于创作并和毛泽东通信讨论交流创作经过和修改意见之时,胡乔木是在杭州养病,并不知晓毛泽东对他的诗词会「如此偏爱」。胡乔木在一封信中说,毛泽东对有些词句的修改「实有点铁成金、出奇制胜之妙」。据刘白羽回忆,叶剑英在胡乔木词刊发前曾偶然读到毛泽东的批改后说:「一字千金呀!」
此后,胡乔木又在1964年11月至1965年9月间创作诗词多篇,仍然经过毛泽东的指点、修改、定稿,并指示在【人民日报】1965年9月29日刊载。胡乔木这次发表的作品以【诗词二十六首】为总题,其中【七一抒情】之一写道:「如此江山如此人,千年不遇我逢辰。挥将日月长明笔,写就雷霆不朽文。指顾崎岖成坦道,笑谈荆棘等浮云。旌旗猎猎春风暖,万目环球看大军。」
这两次发表时间也颇耐人寻味,一次在新年元旦,一次是国庆纪念日前夕。这些诗作因适应当时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需要,又富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深得广大读者的喜爱。著名诗词评论家周振甫两番诠释,文学批评家王季思对【词十六首】作了讲评。
【菩萨蛮】五首
进入1964年,中国的尖端事业相继取得重大进展。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举国欢腾,举世瞩目。胡乔木在【词十六首】中,直接以原子弹爆炸为主题的有【菩萨蛮】五首。【菩萨蛮】原有词题:「中国原子弹爆炸」,经毛泽东改为【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原子弹爆炸】。在毛泽东看来,中国原子弹爆炸的那一天,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性时间节点。
这五首虽为旧诗体,但词意清新,通俗易懂。毛泽东的修改提升了原作的意境。
其一:「神仙万世人间锁,英雄毕竟能偷火。霹雳一声春,风流天下闻。风吹天下水,清浊分千里。亿众气凌云,有人愁断魂。」抒写中国人民顶住压力研制核武的「偷火」壮举,直呼原子弹的成功爆炸,胜似一声春雷惊闻天下。其中,「英雄毕竟能偷火」句,原作「英雄不信能偷火」,依赵朴初意见改为现句。
其二:「昂昂七亿移山志,忍能久久为奴隶。双手扭乾坤,教天认主人。浮云西北去,孔雀东南舞。情景异今宵,天风挟海潮。」「浮云西北去,孔雀东南舞」两句,据胡乔木给读者汪志伟的信中说:「这里都有双关的意义。前句既可指原子云向西北飞散,也可指赫鲁晓夫下台。后句既可指北京演出【东方红】大歌舞(十六日晚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观看),也可指原子云状如孔雀开屏。」最后两句原作「风景异今宵,长歌意气豪」,经毛泽东修改为现句。
其三:「攀山越水寻常事,英雄不识艰难字。奇迹总人为,登高必自卑。登临何限意,佳气盈天地。来者尽翘翘,前峰喜更高。」毛泽东将原词中的「此生不晓」改为「英雄不识」,回应了第一首「偷火」者的浩然之气,在这些英雄的字典里是没有「艰难」二字的。唯有不断进取,才能喜登更高山峰!
其四:「西风残照沉昏雾,东方红处升霞柱。雾暗百妖横,霞飞四海腾。霞旗扬四海,壮志惊千载。愿及雾偕亡,消为日月光。」前两句把当时人们关于「东风压倒西风」的认识表达得淋漓尽致。作者原在最后两句旁加注说:「这里的‘愿及雾偕亡’,是说我们主张,把我们的核武器和帝国主义的核武器一齐销毁。不能作别的解释。」显然,这是对我国政府核爆当天声明主张的诗化表达。毛泽东阅后写了「不必加注,读者不会误会」这个批注。
其五:「从来历史人魔战,魔存那得风波晏?此日揽长缨,遥看天地清。长缨人卅亿,垓下重围密。魔倒凯歌高,长天风也号。」后两句原作「魔尽凯歌休,濯缨万里流」,郭沫若曾建议「休」字改为「悠」,认为「凯歌是永恒的,不能停止」,若改为「长」字,则「流」字可改为「江」。经毛泽东修改为现句。收到毛泽东的改稿后,1965年12月2日,胡乔木即致函毛泽东表示:「这对我是极大的鼓励,非常感激」,并说「三首词结句的修改对我是很大的教育」,而「三首词结句」就包括了这【菩萨蛮】之五的结句。
休向英雄夸核弹
1965年5月14日北京时间10时,中国成功地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新华社的新闻公报说:「这次核试验,是继1964年10月16日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之后,中国人民在加强国防、保卫祖国安全和世界和平方面的又一个重大成就。」第二次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而且是通过飞机空投方式进行,在全世界又一次引起巨大震动,在诗人心中也会留下涟漪。因此,在1965年9月公开发表的【诗词二十六首】中,也谈及了原子弹,这些诗句倾注了胡乔木对我国第二次核试验的感悟。
【七一抒情】其四全诗为:「六洲环顾满疮痍,豕突狼奔猎者谁?肝胆誓分兄弟难,头颅不向寇仇低。自由合洒血成碧,胜利从来竿作旗。休向英雄夸核弹,欣荣试看比基尼。」
据胡乔木说,「六洲环顾满疮痍」一句,「满」原作「尚」;「休向英雄夸核弹」,「英雄」原作「健儿」;「欣荣试看比基尼」,原作「欣欣犹是比基尼」,公开发表的文本均经毛泽东修改定稿。「比基尼」,确有所指,是美国曾经进行原子弹试验的一个小岛。
中国研制出核武器,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讹诈和核垄断。同时,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的核武器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中国承诺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愿意和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一道,为彻底销毁核武器而努力。
胡乔木刊发在1982年7月1日【人民日报】上的一首七律诗中有云:「红墙有幸亲风雨」。作者解释说:「红墙指中南海。风雨由‘春风风人,春雨雨人’脱出」,诗句表达了作者对毛泽东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
毛泽东与胡乔木以创作、修改、讨论、交流诗词这种特有的方式,讴歌我国原子弹的爆炸成功,阐发对待核武器和核战争的态度,不仅成为中国政坛的一桩历史奇观,同时也在中国诗坛留下一段趣话。
(宋泽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