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北京文化守护人|阮福军:「绘声绘色」小燕飞

2024-09-12文化

北京市级非遗项目「阮氏沙燕」第三代传承人阮福军。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北京文化守护人阮福军, 1971年出生,北京市怀柔区桥梓镇峪沟村人,北京沙燕吉祥鸟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一个偶然的机会,阮福军居住的山村搬来一位城里来的「高人」,并将沙燕吉祥鸟的制作工艺留在了峪沟村。于是,这种老北京城里会「吱吱叫」的沙燕风筝,飞入了怀柔区,并传承发展下来。2021年,北京沙燕吉祥鸟制作技艺被列入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会唱歌」的燕子,将继续在北京飞翔。

有一项北京市级非遗技艺,阮氏沙燕风筝,也叫「手心里的吉祥鸟」。仅15厘米大小,配以响针、响片、牵线等,摇起来发出沙沙的声音,甩走烦恼,迎来吉祥。

作为第三代传承人,阮福军让沙燕吉祥鸟在各大市集、城市,甚至国外都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据百年前成书的【北平风筝谱】记载,这种风筝的名字叫「沙燕吉祥鸟」。它尤为小众,其技艺传承只在北京地区存有。不同于传统的沙燕风筝,这种手心里的「吉祥鸟」,更为小巧。燕子是春天的象征,会带来春的希望与生机,颜色漂亮「会唱歌」的沙燕儿,也寓意着送来祥瑞。

阮福军说,这曾是北京老城里的「耍物」,因为机缘巧合传入了怀柔。沙燕吉祥鸟,阮福军摆弄了三十多年,他在传承中对用料进行了创新,使得叫声更为脆亮。阮福军还将工作室开在非遗园区里,并进行线上教学。这项手艺,如今在突破空间限制,将沙燕儿的「歌声」带到更远的地方。

老城的「沙燕吉祥鸟」,传入山村

沙燕风筝,也称扎雁或沙雁风筝。在清朝就出现了,那会还是住在北京四九城里人才玩的玩意儿。

其艺术形象取材于生活在北京地区的一种燕子。有人认为是「麻燕」,也有人认为是「雨燕」。在百年历程中,沙燕风筝经过多次演变,但其头部总是鸟类燕子头的平面变形,而且被刻画成眉梢上挑、尾似剪刀的样子,显得神气十足。

工作室里挂着的沙燕儿。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到了民国时期,玩风筝、做风筝的群体仍多聚在老北京城里。比如,金马派风筝第二代传人关宝翔,其制作风筝的地方在内城北;于氏制售风筝的店铺,位于内城东灯市口;最有名的沙燕风筝「哈记风筝」,其铺子是开在琉璃厂一带。但北京沙燕吉祥鸟最早的铺子开在北京哪里,却没有明确资料记载。

阮福军家在怀柔区桥梓镇峪沟村,这是一个常住人口300多人的山村,村民散住在南北走向约三公里的沟谷中。村里人均基本农田不到一亩,主要种植板栗、核桃等。峪沟村的村民本来从来没听说过沙燕吉祥鸟,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一位叫刘景权的老先生搬到村里,才将沙燕吉祥鸟制作技艺留在了村子里。

「我们村里人对刘景权所知不多,只知道他家原本在小菊胡同,因事搬到我们村里居住,在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他就去世了。我们还知道,他是个手艺人,有一个箱子,里面有风筝模具、裁纸刀、印版等,总能做出好玩儿的东西来。」在阮福军小时候,刘景权就去世了,因此他对刘景权没有多大印象。关于刘景权的故事,都是父亲阮振红告诉他的。

刘景权刚搬到峪沟村的时候,日子过得清苦,热心肠的阮振红常常接济他。为了表示感谢,刘景权想将自己制作沙燕吉祥鸟的手艺全部教给他,另外再赠送自己保存了一辈子的工具。阮振红当时刚有了阮福军,他琢磨着可以用这个新玩具哄孩子睡觉,就这样,他学会了制作沙燕吉祥鸟的全部技艺。他当时没有想到,自己竟是这门手艺的唯一传承人。北京城里的沙燕儿,也由此在峪沟村里扎下了根。

刘景权流传下来工具,如今已经破损,但阮福军依然珍藏。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30多道工序,需要手工完成

阮福军喜欢简称沙燕吉祥鸟为「沙燕儿」。他的家,也是沙燕儿的世界。

在客厅一角,他开辟了一个工作间,放上一张大桌子,上面有制作的钳子、锤子、纸片、铁片等各种工具。平时下班回到家,就坐在桌子前做沙燕儿。到了春天,窗外还有燕子吱吱叫,遥相呼应。

他家的角角落落,都是沙燕儿,墙上挂着沙燕儿,窗户上摆放着沙燕塑料模具,墙壁纸上画着沙燕儿。阮福军神秘地一笑,从屋里取出一摞孩子上学时用的书,打开里面一瞧,是一沓剪成长方形的红色绘图纸,「这纸是用来做沙燕儿尾巴的原料。两张纸用浆糊紧紧贴在一起,里面有一根铁丝。把它夹在书里面,是为了让浆糊阴干,将纸压实,这样纸就不会起褶子。」

仅阴干这一个程序,就需要一周时间。阮福军介绍,沙燕儿虽小,看起来结构很简单,但做法很讲究,有剪铁、裁纸、着色、黏接等30多道工序。「最费心思的,就是画这燕子头。」阮福军眼睛眯成缝,将纸笔拿到亮光处,提笔蘸红色颜料,在裁剪好的白纸上描燕颏,然后涂黑燕头,接着画燕嘴,最后落笔点睛。一只小巧的燕子,跃然纸上。

和大多沙燕风筝不同的是,阮福军做的沙燕儿会发出叫声。原因是,它腹部有一根造型独特的铁针,被阮福军称为「响针」。针尖紧挨着颏下的小铁片,铁片有一块钱硬币大小,被阮福军称为「响片」。转动起燕子,尾巴会因为气流呼呼转起来,使得响针不断碰撞响片,从而发出类似于现实中燕子叫的「吱吱声」。

阮福军安装沙燕儿的尾巴。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阮福军记得小时候,父亲阮振红制作响片,是用传统罐头盒上的铁片为原料。到了阮福军这一代,他改为用马口铁制作响片,「马口铁重量轻、硬度高,虽然成本高了一些,但是它能使得沙燕儿发出的声音更脆亮。」

传统的沙燕儿,做燕头用的是普通纸,柔韧度稍差,用的时间一长就变形了。阮福军几经挑选,选中了150克的绘图纸。在墨的使用上,他只选用一得阁的墨,这种墨亮度比较高,而且着色能力更强。

阮福军制作的沙燕儿头部。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我是这样觉得的,在非遗传承方面,用料可以改进,但手工制作的工序不能变。」阮福军说,他这三十余年来,一直坚持亲手制作燕身、燕头、燕尾,也是用笔意一点点着色、装饰,「我觉得沙燕儿的技艺精神就蕴含在一笔一画、一剪一裁中。你用心做出来一件东西,自己会有成就感,别人玩着也高兴。」

从庙会到非遗园区,沙燕儿飞向世界

阮福军和妻子肖金霞结婚后,把沙燕儿当作家庭收入的副业,时常去庙会或者集市上卖。阮福军初中毕业后,做过农场拖拉机手、货车司机。在2004年,他回村做了村干部,一直干到今天。

「小时候主要跟着父母种地,那会儿可没有想过,沙燕儿有一天会成为家庭收入的来源。」阮福军记得,小时候和父母赶着毛驴车去种地,要走五公里的路,还要过一条小河。但地里长出来的粮食,勉强才够一家五口人吃喝。父亲想了个办法,农闲的时候,制作一些沙燕儿拿到集市上卖,挣点够给孩子买过年新衣裳的零花钱。

1994年,父亲去世,阮福军作为沙燕儿的第三代传承人,接过这门手艺。他从1997年起,开始把沙燕儿带到龙潭湖庙会、地坛庙会等市区庙会上。阮福军夫妻赶在庙会前,会制作上千个沙燕儿。两口子开着面的,从村里一气儿两三个小时开到市里,在庙会附近寻个旅店住下。直到七天后,庙会结束才回家。

阮福军在工作室里布置了各种沙燕儿相关的文创产品。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当时一个沙燕儿卖五块钱,很多城里的孩子都排着队买。」阮福军说,他和妻子曾连续十多个春节都是在庙会过的,「累是挺累,可看到孩子们排队,渴望买一个沙燕儿,我就觉得特开心。」后来,他们又把沙燕儿卖到北京红桥、浙江义乌,甚至远销国外。

2018年,北京沙燕吉祥鸟制作技艺被列为怀柔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1年,被列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政府层面的重视,让阮福军很受鼓舞,「沙燕儿就像是我的孩子,谁要爱好这个,我都愿意免费教他,我希望能把这门手艺传下去,给更多人带来快乐。」

「燕子对于北京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北京自古是‘燕地’的一部分,北靠燕山……」阮福军如今不仅是一个制作沙燕儿的手艺人,还是怀柔区非遗文化产业园的授课老师。他在怀柔区政府部门支持下,去年在怀柔区非遗文化产业园里开设了工作室。园区内有可容纳100多人的大教室。来听课的人来自各行各业,甚至还有外国游客。他授课的时候,不仅讲解技艺,还会说说北京这座城市与沙燕儿的文化渊源。

园区工作人员刘桐序,是一名青年非遗爱好者。她告诉记者,沙燕儿在年轻人群体中特别受欢迎,因为它不同于其他风筝品类,玩的时候不受场地条件制约,也不占用太多时间,人只需要用手摇一下,这风筝就能发出酷似燕子的叫声了,让人觉得又省事又好玩。

阮福军使用木印印制沙燕翅膀。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近年来,阮福军还开设了手工体验课程,已有数万人次体验过沙燕儿的制作流程。他还把沙燕儿的制作方法,传到网上供人学习。他说:「无论时代怎么变,沙燕儿的本质不会变。它就是一件起源于北京的耍物,存在的意义就是供人开心的。我把这手艺分享出去,也能让更多人开心不是?」

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