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李小墨:作为一本书的作者,我如何消化【海绵阅读法】的差评?

2024-03-18文化

锁定老读者不想告诉别人的

我是小墨,【海绵阅读法】出版差不多半年了,想和大家聊点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私房话。

1

【海绵阅读法】昨天在微信阅读上的阅读人数破2万了,而且阅读人数不断往上涨,推荐值依然保持在86%+,被平台标记为「好评如潮」。

这是微信读书平台第二厉害的评语,再往上可就是「神作」了!神作我不敢高攀,对小海绵来说过了,拿到「好评如潮」的评语,我已经觉得小海绵很有出息,很给我争气了!

纸质书也有好消息,2天前人民邮电出版社的编辑刚给我说,【海绵阅读法】已经申请了第6次加印,这意味着之前的印次都卖完了。

也就是说,【海绵阅读法】无论是销量还是口碑,都非常不错!

我作为作者是非常开心的!

一切没有辜负我这么多年在读书方法这个领域的深耕和付出的心血,也没有辜负我去年为了把这本书打磨到极致说消失一年就消失一年的果决,也没有辜负我为了捍卫和保留更多内容和编辑部进行的好几轮battle。

我和我编辑说:记得你当时催稿的时候,我跟你说,我希望这本书不是匆忙做出来的,我希望它好到同时是我们两个人生涯里的代表作吗?照目前的情况走下去,这个愿景也许真的可以实现呢!

2

但是就算是好评再多的书,也会收到少量差评。

今天发生了两个事,让我特别想聊一下作为一本书的作者,我如何消化差评这件事。

有两个读者加了我的个人微信,同时聊到差评的事。

ps:我的个人微信对所有的读者都是开放的,没加的同学可以加一下,可是有好多人说看我朋友圈的收获比看我文章的收获还多哦:

一个读者加微信的第一句就是 ,很喜欢你写的【海绵阅读法】

她在长评里说:

「这本书继【富爸爸穷爸爸】之后,对我触动最深的一本书。好多书友觉得这本书太功利了,我觉得也有可能是相遇的时机不太对吧。

如果我去年去看这本书,大概率也会直接放弃,而今年我读了一些书之后,我迫切地感觉到或许读书真的能改变我,只是我目前还没有找到改变的方法。」

她的阅读需求在不同的时间显然有变化,所以我对她说: 这本书的写作目标从来不是帮助所有人,能帮助到刚好需要它的人,就很好了。

她还很善良地跟我说:「还想和你说其他人那些不好的评论不必在意啦,不需要消耗能量和其他人解释那么多」。

她指的大概指的是,指责我加了很多二维码引流的那条差评。这是我唯一回复过的差评,因为我太委屈了,二维码全都是每一个章节帮助读者理清脉络的思维导图,一个引流的都没有。

我倒是很想加个引流的二维码,看到很多作者加了好几个二维码,挺眼红的,做知识IP的人谁不想引流?

和编辑争取了好久,编辑拒绝了!理由是:我们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国家级出版社,规定比较严格,前几年可以,现在不行了,不是你一个人不行,是所有作者都不行。

最后争取好久,15万字的内文只有两个露出,一个是第一章说的可以在公众号深夜书桌回复「书单」领取193篇读书文章+18份主题书单,一个是后记里一个个人微信号,用来和读者交流,加起来不到100个字吧。

我也能理解,我自己看到引流泛滥的书也很烦,特别是那种压根没有好好写,内容稀烂,似乎每句话都是在自卖自夸,专门就是做成引流品,或者为了有个书籍作者title给自己背书而出的那种书。

这在同行里太多了,我不想成为我最讨厌的那种人,所以读者的阅读体验和知识IP想引流之间,绝对要做一个平衡。虽然我想引流的心,大大的,但读者的阅读体验对我来说还是更重要一点。

3

另一个读者也加了微信,她想加入读书群,我就拉进了之前的共读群。后来看到一条很长、把【海绵阅读法】批得一无是处的评论,觉得头像和ID越看越眼熟,结果发现是同一个人。

虽然我觉得她说的每句话都不客观且不公平,但一个作品发表出去,读者怎么看是读者的自由,我对此倒是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我惊讶的是:

我以为只有认可我,欣赏我的人才会加我的微信,没想到不认可、不欣赏我,甚至有点讨厌反感我的人,也会加我的微信。

我有一种发毛的感觉,我甚至开始想象是不是有某个人正在带着恶意在审视观察我,这挺吓人的,我是心里藏不住话的人,所以我就忍不住去问了。

她后来解释说:书还是有很多优点的,当时只是匆忙做个标记,我没有不认可你,更没有讨厌你,相反,看了你的公众号之后,更欣赏你了,你比我们大部分都优秀。

那我就不介意了。

4

所以就很想和大家聊聊,作为一个作者,我是怎么消化差评的。

首先,这本书还没出版,我就知道它一定会有很多不足之处。出版前作为作者,从和出版社签了约稿合同开始,我就有一种类似于产前焦虑症的出版前焦虑症。

我在后记里说:

「写完这本书,我的心情是复杂的,这是我一直想写的一本书。很多年前我就确定,终有一天我要写一本关于阅读的书,当它终于完成时,我有一种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的如释重负感。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拿出了自己的最高水平,所以写完有一种把自己热爱和擅长的事,做到极致的痛快淋漓的感觉。

同时我也有点焦虑,我知道这本书一定会有很多不足之处,我甚至想,等我认知更成熟一点,再写这本书会不会更好呢?

我在看梁漱溟的【印度哲学概论】时,看到他在序言里说「于前稿已有悔」「十年则于所作知悔者益多」,我特别有共鸣。

无论是像他那样的大学者,还是我这样的普通作者,认知都是动态变化的,现在的认知可能是临时的,它会不断被修正,甚至被颠覆,出版图书就意味着把对某个主题的认知印成文字固定下来,这些内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无法被修改,这总让我觉得自己还没有完全准备好。」

我最大的勇气来自我的老学员:

「所以我在后记里最想感谢的人,是从我的读书训练营毕业的10期学员,谢谢你们信任我,愿意和我学习,谢谢你们让我看到这套方法在你们身上所起的作用,谢谢你们用自己的积极改变让我肯定了自己的价值,我终于有勇气写这本书,并真正相信我对阅读方法的探索成果是被很多人需要的,是真的能帮助很多人的。」

虽然已经迭代过十几轮,历经12年,我到现在也没有觉得我对读书方法的思考,已经到了完美形态,所以【海绵阅读法】有许多不足,是肯定的。如果批评,有利于启发我继续精进这套方法论,我是一定会吸收的。

5

第二,这本书不是写给所有人的,而是写给那些需要它的人的。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阅读观点和阅读偏好,我尊重这些偏好。

这本书不是写给那些仅仅把阅读当做消遣和享受,当做打发时间的手段的人,而是写给每一个希望开卷有益的人。

只把阅读当消遣的人只求阅读快感,不要求成果,不关心收获大不大,自然不需要阅读方法,也不会为了收获最大化而做额外的努力。

而希望开卷有益的人是期待读有所得的,他们会对自己的阅读结果有要求。他们会因为读得慢,忘得快而着急,会因为读了不少书却像猴子捞月一样没什么收获而感到不安。

我对阅读方法的研究开始于我最迷茫自卑,最能力不足,未来最晦暗不明,对自己最没信心的时候,当时我能做的唯一的努力是阅读,那我当然迫切地需要最大程度从阅读这件事里受益。

一些读者认为阅读就应该是纯粹的享受,我却强调如何收获最大化,吸收最大化,我的阅读观点太功利了。

但我想说,【海绵阅读法】这本书开始于一无所有、一手烂牌的孩子的自救。就像下雨的时候,家里不缺水的人,不知缺水为何物的人,可以在雨中闲庭信步,听风赏雨,或者觉得下雨真讨厌,闭门不出,而家里缺水的人,会把盆啊,缸啊,桶啊统统拿出来,尽可能把水接住,存储起来,为未来的日子增加尽可能多的积累和底气。

这决定了我的阅读观点,在那种情况下,让我闲庭信步地阅读,我真的做不到。

所以从我真正开始认真对待阅读到现在的这12年,我对一个问题的探索,近乎狂热:到底如何读书,才能最大程度从阅读这件事中受益?如何读书,才能让收获最大化?

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过太多次因阅读方法调整而带来的阅读质量跃升,每次都似点石成金,所以我比谁都深刻地体会到,阅读真的需要方法,表面上看起来识字就能读书,实际上使用不同阅读方法的阅读效果天差地别。

我自己淋过雨,所以想给和我一样的人撑伞。

开卷有益有两种:

一种是不停地阅读,不追问收获,不做任何额外的努力,等着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厚积薄发;一种是争取每本书收获最大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等着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厚积薄发。

哪种进步和改变来得更快呢?

一位【海绵阅读法】读者的批注,比喻特别绝!他说: 「我以前一直以为量变就会引起质变,现在才明白不加热再多的凉水也不会变成热水!」

我以前也相信过读书,随便看看,看多了自然就会量变引起质变,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读书观,被推崇了好久,这样好像更潇洒,姿态更好看!

相比起来,我做三种层次的读书笔记,下这种笨功夫,慢功夫,姿态实在不好看,就像练铁布衫和逍遥派功夫的区别那么大。

但不做消化笔记,不思考反刍,不总结输出,我读了不少书,大部分时候只感觉像猴子捞月一样一无所获。

后来才想明白,上帝是很公平的,easy模式读书,浅尝辄止,走马观花,不付出任何额外努力去吸收,怎么可能和以收获最大化为目标去精读精读,甚至像苏轼那样用八面受敌法把一本书读许多遍,进步得快呢?

世界上哪有那么好的事!

读书公平的地方就在于,下多少功夫,得多少收获,想要更多收获就下更多笨功夫,慢功夫。别说我们普通人了,苏东坡这种不世出的天才都是如此!

量变引起质变,建立在读过的每本书都读有所得的基础上!这个量绝对不是随便读读的量!所以我才如此执着于强调吸收率的重要性!

所以这本书是写给想要更确定、更有掌控感地通过阅读进步和改变的人,相信功不唐捐,相信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的人。

所以持有不同阅读观,有着不同阅读目标的人,以不同的态度来看这本书,太正常了。

6

第三,人不知而不愠。

这句话是孔子说的,意思是人不了解自己的时候,不恼怒不怨恨。

差评中的许多人,并没有好好读过【海绵阅读法】这本书,是带着先入为主的偏见进行发泄式评价的。

比如看到序言第一段我说:我用12年时间,从一个阅读小白成长为一个凭借自己的阅读能力变现百万的全职读书人。

他们就恨不得立刻马上指着我的鼻子骂我鼓吹变现,极度功利,就是教人读书赚钱割韭菜的。

我不可能跑到每个这样误解我的人面前去自证啊。

我做知识IP一共做了8年,做知识付费一共做了2年,我太知道什么最赚钱了,教别人赚钱的人最赚钱!

可是明明知道教别人赚钱的人最赚钱,我也死活不愿意在我的读书训练营前面加上「变现」两个字,以前读书营叫「吸血鬼读书法训练营」,以后会叫 「海绵阅读法训练营」。

我要加「变现」这两个字太容易了,我确实是普通人读书变现和写作变现的典范,我拿到了很扎实的成果,我不是教不了,我的读书课程也有一个专门讲读书变现的版块,供感兴趣的同学了解和学习。

我的老学员里,也有走上读书变现之路,并且拿到非常好的成果的,比如小红书博主大靖读书的大靖,就是从我这里出去的,她后来多次反复地感谢我领她走上这条路。

但是我不愿意拿着我自己,拿着那些成功的学员,去诱惑普通人,去做不负责任的许诺:你来,你快来,你只要学了,很快就能月入过万~

我不相信捷径,也讨厌贩卖捷径的人,我更怕以利诱的方式招生,会找到很多想抄小道,不愿意练基本功、同我的价值观不同频的人。

何况,变现也只是一部分读者的愿望和需求,我希望服务更大范围的希望通过阅读改变自己,通过阅读在生活、工作、事业各个方面都越来越好的人。

ps:我下半年会上线的写作营也不会叫写作变现营,我会叫「成为作家写作训练营」,因为「成为作家」是我写作之初最让我心神摇曳的字眼,看了心里仿佛立刻可以生出蓬勃的野心和勇气,我希望把这份野心和勇气传递给学员。

那我为什么一定要在我的序言里强调,我是一个凭阅读能力变现百万的人呢?

有一个读者【海绵阅读法】读到最后,写下这么一句话:

「作者一开始强调的变现让我差点弃书,不过秉持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想法,还是坚持把书读下去。整篇读完,我觉得,作者一开始讲变现,不是作者俗,而是读者俗,感觉作者是在以这个为幌子,吸引急功近利就的读者,去好好读书,热爱阅读。」

我倒没有这种曲线救国的想法,我这么写是因为这是我写这本书的资格啊,市场什么情况下愿意付费购买一个人的能力,只有她的能力练到了远超于普通人的水平,金钱是真实世界给我们的掌声,我的读书变现能力是我的阅读能力发展到一个阶段的体现。

但是其实没有关系,人不知而不愠。

中国有14亿人口,这本书能帮到小部分有缘分遇到它,又刚好需要它的人,就已经足矣。

所以我如何消化差评呢?就是尊重和接纳一本书的命运,我写完了,出版了,我能做的努力都做了,我的部分就完成了。而一个作品一旦发表,读者怎么看待它,是读者的自由,好评如潮也好,偶有差评也罢,任人评说是它的命运。

-The End-

即可领取200+书籍解读合集+18份主题书单

写在后面的话:

很多同学,尤其是刚读完 【海绵阅读法】 ,觉得这本书特别好,但真实操起来,有点懵圈,深感知道和做到是两回事,想跟着小墨实战操练,参加社群加强学习,彻底掌握这套读书方法的同学,问:

你的读书训练营还办不办?

我的回答是: 办!

暂停了整整一年三个月,我的读书训练营终于要全面升级重启,华丽归来了!

从第11期开始,也就是重启后的第1期,它将正式由 吸血鬼读书法训练营 改名为 海绵阅读法训练营

过几天就启动正式报名,下个月开营!

已经有204位同学预约报名了第11期读书营 ,等得最久的同学已经等了半年了,还有部分同学全款转账之后一直等着我!

让大家等这么久真的挺不好意思的,这几天我在做新的详情页,越想越不好意思,越想越不好意思:

有一天半夜,我突然一个想法直冲天灵盖,我要给提前预约报名再入营的同学一个 预约惊喜优惠+预约报名大礼包

这件事想得我兴奋异常,半夜失眠,恨不得马上起来搞!

我原本的想法是重启后第1期,就用升级不加价来回馈读者,课程升级了非常多,但还是先和2022年一样的价格,1099元,等下期再涨价。

但不够不够不够!

因为要维持惊喜,具体的内容,请允许我先憋着,到时候拉群和大家说!

已经预约报名的同学,等我拉群~

这个预约惊喜优惠和预约报名大礼包,只给这波提前预约报名的同学,以后就没有啦!

今年因为要生孩子和上线写作课,可能一共就办这1期,错过4月份这期,要等明年了!

今年我还在准备写作训练营,我设计课程体系的思路是,读书和写作互惠进行,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写作训练营大概在今年年底,上线的具体时间,我没办法给大家,我知道很多同学在等我这个课,但我不想匆忙上线,上过我读书训练营的老学员知道,我对课程是以什么标准在做。

已经有150+个同学预约报名写作课 ,到时候首发,我估计不会公开招生了,不想错过的同学早点预约。

但是我不想收定金,感觉会有压力,今年7月中旬要卸货二胎,让上线时间有了挺多不确定性,我想留足时间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