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雨伞的来历

2024-05-26文化

伞是一种提供阴凉环境或遮蔽雨、雪的工具。伞,最早称为盖,【古今注】里说,华盖,黄帝所作也。可见早在4000年前,中国就已经出现了伞具。相传,黄帝造伞,是为了与蚩尤打仗。当时烈日当空,看不清敌军阵势,他就命人在战车上,撑起了一种叫华盖的用具,用来遮挡阳光。这一战黄帝大胜而归,当时的人们都说是华盖保佑了他,于是华盖就成了皇权的象征。皇帝走到哪,它就跟到哪,专门用来摆造型。但当时的华盖就是用一根长棍支撑的圆形布盖,要两三人才能抬起,且无法收拢。

对于真正能随身携带又收放自如的雨伞的发明,民间有种种传说,流传较广而又有文字记载的是鲁班。据说鲁班在乡间为百姓做活,媳妇云氏每天往返送饭,遇上雨季,常常挨淋。鲁班在沿途设计建造了一些亭子,遇上下雨,便可在亭内暂避一阵。亭子虽好,总不便多设,再说夏季雷阵雨,说来就来,以至「迅雷不及掩耳」。云氏突发奇想,「要是随身有个小亭子就好了」。鲁班听了媳妇的话,茅塞顿开,就依照亭子的样子,裁了一块布,安上活动骨架,装上把儿,于是世界上第一把「伞」就这样问世了。而据【玉屑】记载,伞是鲁班的媳妇云氏为关心终日在外劳作的丈夫而发明的。鲁班在外做工,常常冒雨做活儿,一天,云氏看到鲁班设计的亭子,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能造一个随身携带的亭子来挡雨呢?于是她采摘藤条,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把雨伞。

起初,人们用轻薄的竹子作为伞的骨架,用光滑的丝绸作为伞面,即轻薄又美观,但是,丝绸不是所有人都用得起,完全属于少数贵族的产物。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发现在纸上刷上桐油,可以大大提升纸的韧性和防水性,于是开始将油纸用作伞布,这样的伞就具备了防水、防折叠的性能,而且更便宜,更轻便,走入千家万户。后来,江南一些文人墨客,在纸上绘画,让伞面多式多样的同时又更具美感和艺术感。因此油纸伞,也成为了江南的主要元素。

元代诗人萨都剌一首【雨伞】,形象声动的描述了雨伞的形态、制作过程、应用及作用。

【雨伞 】元·萨都剌

开如轮,合如束,剪纸调膏护秋竹。

日中荷叶影亭亭,雨里芭蕉声簌簌。

晴天却阴雨却晴,二天之说诚分明。

但操大柄常在手,覆尽东西南北行。

译文:

打开如同车轮,合拢如同束帛。用竹子作骨架,覆盖上剪好的油纸。

太阳当头时撑着,犹如一叶叶荷叶;雨中撑着,簌簌雨声,犹如打在芭蕉叶上,声声悦耳。

晴天时能遮盖出一片阴凉,雨天能营造出一片晴空,晴天雨天的说法显而易见。

只要把伞柄稳稳操控在手里,任你走遍天下也不用有什么顾虑。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于元顺帝至正十五年( 公元1355年),当时天下群雄鼎力,割据一方。这首诗主要的写作手法便是「托物言志」,整首诗歌都是围绕「伞」这一意象来写的。诗中上半段写伞的形态,伞如何做成的。打开如同车轮,合拢如同束帛。「剪纸调膏护秋竹」叙述了伞的制作材料以及具体工序,以竹为骨,上覆油纸。「日中荷叶影亭亭」采用比喻的手法写出张开的雨伞像亭亭玉立的荷叶;「雨里芭蕉声簌簌」用雨打芭蕉声比喻雨打伞盖的声音。下半段由晴雨的变化转入议论,「晴天却阴雨却晴」一语双关既写伞之用又写时代之变。「但操大柄常在手,覆尽东西南北行」,通过写拥有伞便可任行天下来讽刺掌握大权者,侧面写出对那些一旦操执权柄便任行天下者充满愤慨之情。

「日中荷叶影亭亭,雨里芭蕉声簌簌」写的是它的功用,晴天之时可以打伞遮挡刺眼的阳光,下雨之时遮风挡雨。只要有伞,晴天无曝晒之忧,雨天无淋雨之虞。有伞无伞是两重天。这里的「伞」既指生活中所用之伞,也暗指官场的「保护伞」,任何人都想靠近它,拥有它。那些人一旦权柄在握,便可翻云覆雨。有人评价这首诗「下半首愤疾刻露,殊少蕴藉」。「愤疾刻露」说的是此诗较为直接,抒发的感情较为直白,抒发一种愤世嫉俗的情感,缺少含蓄。稍微有些素养之人便能理解其喻指的含义,诗人表达的是对那些手握权柄便肆意妄为者的不满与愤慨之情。

在诗人笔下,伞的形态特点形象传神:

其一是操作简单:打开如同车轮,合拢宛如束帛。

其二是用料简便:以竹为骨,上覆油纸。

其三是方便实用:撑着它,烈日炎炎,像是有硕大的荷叶遮挡阳光;阴雨绵绵,如同雨打芭蕉,声声悦耳。

其四是功用奇妙:有了伞,即便是晴空万里烈日当空,也能如同阴天一样,避免太阳的暴晒;纵然是阴雨绵绵暴雨如注,也能宛如青天一样,免遭雨丝的苦楚。简单说,有伞是一重天,没有伞则是另一重天。

这里,句句都在写伞,而且就是人们日常使用的伞。然而,细细品味,又似乎不全是写伞:

其一,伞的开与合同某些人的是与非,好与恶,奖与罚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翻开历史,看看那些重权在握的权贵们,翻云覆雨的功夫不是比伞的开合还娴熟吗?

其二,对没有伞的人而言,就得顶烈日,倍受煎熬;就须迎风雨,尝尽苦楚。有了对「伞」的期许,寻找「保护伞」成了一门绝技,于是努力靠近「伞」成了一种梦想。

其三,一旦「大柄」在握,便可天马行空,「东西南北」恣意行。你不会写字,可以是书法家;胸无点墨,可以胜过大文豪;还可以指鹿为马、翻云覆雨……

这,就是萨都剌所生活的时代的现实,也是【伞】所包蕴的深深的无奈与叹息。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

两首以伞为谜底的谜语,谜面唯美凄婉,富有诗意:

一、

偶因一语蒙抬举,反被多情又别离。

送得郎君归去也,倚门独自泪淋漓。

诗中「语」谐「雨」,「情」谐「晴」,「泪淋漓」指雨水从伞上往下流。

二、

害了相思病,身体瘦如柴。

巴得团圆时,不觉泪满腮。

「瘦如柴」即是指伞收起来了,「团圆时」「泪满腮」则是形容下雨时撑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