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令人拍案叫绝的「高考」作文,考官看了都惊奇不已,意境绝美无比

2024-06-06文化

又是一年高考将至,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如今,学子们在考场上往往急得抓耳挠腮,而古人在考场上也不轻松,而且,古人古人在考场上还得为写一首好诗绞尽脑汁,这首诗就是考场上应试的那首诗。如果考生能将这首诗写好,或许他的命运便能从此发生改变!

科举制始于隋朝,在唐代发展日趋完备。隋朝和唐初的时候科举考试当中最难的进士科只考策文,自唐高宗时期开始,进士科当中又增加了诗赋的内容。到了唐玄宗时期,杂文中考诗赋就成了定制。

在唐代,进士科是科举考试当中的常科之一,像进士这样的常设科目还有明经、明法等五十多种。各个科目的考试内容都不相同,录取标准也不一样,进士科却是其中热度最高的。

进士科受追捧,但是难度指数却和其他科目不在一个层次上。进士科的考试内容最难,每次也只录取一二十人。

既然竞争如此激烈,考生们又为何放着阳光大道不走,非要挤破头去过独木桥呢?

因为考中了进士科,就好比拿到了名牌大学文凭,而明经或者其他科目,录取标准低,招生规模大,文凭的含金量就差远了。

在唐代,拥有进士文凭通常意味着前途一片坦荡,而大部分拿着明经文凭的人们,只能在不起眼的小岗位上奋斗终身。

既然进士科在唐代如此吃香,而这门科目的考试又需要考诗歌,那么,一首好诗自然就成为了唐代学子们打开富贵之门的「敲门砖」!

然而,理想总是美好的,现实却是很残酷的。

每个人都想在考场上一鸣惊人,但受制于主题和环境,所以在决定前程的科举考场上产生佳作的情况并不多。

不过,凡事也有例外,有的大神们也可以在考场上写出「神作」。

唐玄宗天宝十年(751),被后世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的钱起,参加了当年的进士科考试。

那届考试的诗题是「湘灵鼓瑟」。「湘灵鼓瑟」出自屈原的【远游】,讲的是舜帝南巡驾崩,其妻娥皇悲伤至极,也死于湘江之滨的故事。

钱起挥笔写就了【省试湘灵鼓瑟】,全诗如下: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这份答卷交上来以后,当时的主考官李暐(wěi)读了又读,爱不释手,尤其是对结尾一联「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更是「击节吟味久之」,以为绝唱,说:「此必有神助之耳!」

其绝妙之处就在于,这两句描写曲终人散之后只有一川江水、几峰青山的场景,画面极其省净明丽,给读者留下了思索回味的广阔空间,堪称千古「绝唱」。

此诗一出震惊诗坛,钱起最终一举高中,而且凭借着这首诗奠定了自己在大历年间诗坛的地位。

当然,钱起的这句诗不仅仅妙在尾联。

诗歌开头两句紧扣题目,概括题旨,点出曾听说湘水女神擅长鼓瑟的传说。

中间八句诗人张开想象的翅膀,任思绪在湘水两岸、苍梧之野、洞庭湖上往复盘旋,把读者带入一个神奇虚幻的音乐世界。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使乐曲在高潮中戛然而止,写出湘灵鼓瑟后的空灵妙境,以景结情,有余音袅袅之感。

纵观全诗,「湘灵」与「鼓瑟」二者相伴而行,如影随身,浑然一体。

诗中并未讲述故事,也未正面描写鼓瑟的状态,但是通过气氛的渲染烘托,使湘灵传说的凄美色彩与瑟声的悠扬韵味渗透在全诗的字里行间,读之恻然感人。

一首限题限韵的省试诗能写到这个水平,可谓是空前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