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寻龙客:从「龙」字的演变看龙生物性的消失

2023-12-08文化

汉字是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从一些文字的形态看到其所表示事物的 原始风貌。 如「雨」字中自天而降的水滴,如「羊」字头上的两个尖角。 更有学者通过甲骨文的研究佐证了生物学的判断,如猫是西汉末年由波斯商人传入中国,而「猫」字是形声字而非会意字,在甲骨文中确实没有「猫」字; 如甲骨文中有「犬」字而没有「狼」字,说明古代先民对狗的认知要比狼早,狗并非由狼驯化而来,等等。

如今我们所见的「龙」字,看起来和我们认知的龙形象相去甚远,但是「龙」字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我们追本溯源,从夏商时期的甲骨文到如今的简体字,看看「龙」字是如何演变的,也可一窥「龙」的字形所代表的原始生物性是如何一点点消失的。

01 夏商,甲骨文中的「龙」字

甲骨文中的「龙」有多种写法,常见的有:

这是典型的象形文字。由这个字的字形,我们能够基本还原当时

所认知的龙形象,即头上有角、身体弯曲、大口獠牙,似有向上

飞腾之象。值得注意的是头上的:

这在甲骨文中是「辛」字,目前学者对这一形状所代表的含义有不同理解。

一种说法认为,头上不是「辛」字,而是倒过来的「王」字,表示龙的崇高地位;

一种说法认为,这是龙头上锋利角的延伸,代表龙角突出而大;

一种说法认为,「辛」字像棘刺之形,意思为「铁腕手段」,引申为「威权」,代表龙的威权地位;

一种说法认为,龙头上是戴了特殊的冠,这和甲骨文中的「凤」字

头上也有一个特殊的冠一样,说明龙和凤是人们想象中的神物,用冠来和真实动物区隔开。

要理解龙头上形状的含义,需要从「辛」字的本义出发。甲骨文中的「辛」字字形为斧劈树木状,从这个意义又引申出刀具、刑具等,这可能是反映了古代先民对「龙」这种可以在天空中飞腾的庞然大物既恐惧又企图征服、控制它的心理状态。

先秦时期,各个国家相对分散,且未实现文字、道路等的统一,因此甲骨文和金文中的「龙」字都有很多种写法,可能代表了不同地域人们基于对龙形象的不同认知而创造出来的不同形象。这一时期的甲骨文,共计有40几种写法,大概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用线条勾勒出来的龙形象,无一例外,基本都呈现出身体弯曲、头有双角、大口獠牙的形态,而头上也大都有代表「控制」和「征服」的「辛」字;

——甲骨文中用线条勾勒的「龙」字

第二类则更接近于图形画,画出了龙飞腾、蜷曲的状态。这一类文字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示了龙身体弯曲,有角、有足、有尾,而且可以呈现出行走、飞腾、蜷曲等多种形象。

——甲骨文中用图形画表示的「龙」字

在这些甲骨文中,可以非常直观地感受到龙和虎豹等其他动物一样,是一种古代先民认知并且见过的生物,用非常简单直观的线条或图形画来表达对这种生物的认知。

02 殷周,金文中的「龙」字

到了殷周时期,发展出了金文。金文中的「龙」字最典型的为:

基本继承了甲骨文中的「龙」字字形,表现出身体弯曲、大口獠牙,头上有「辛」的形态。只是相比甲骨文,金文「龙」的张口

演变为金文的「肉」字

代表大块的肉。

这一时期金文的「龙」字,大多呈现出这样一种形态:既有线条勾勒的身体形象,也有如图形画似的直观描摹。只是随着文字的演变,金文中的「龙」字渐渐由单一个体形象演变为左右两侧的形象组合。

在最初甲骨文和金文中,「龙」字可以拆分成三部分,分别是头上的

表示张口的

和表示身体的

有的写法张口在左身体在右,有的则反过来。随着字形的演变,逐渐形成左右两个分开的部分,蜷体与张口脱离,左侧包含了头部的「辛」字和表示口部的肉形,右侧包含了蜷曲的身体,如

到春秋战国时,又演变为

等字形,左侧头部的「辛」字下部突出的「|」逐渐消失,右侧蜷曲的身体又多了两「丿」,这两撇可能代表龙蜷缩后所露出的两足。 到这时,仍然能通过字形的演变看到龙头部、口部、身体的各种特征,但是已经不再那么直接具体了。 而战国时期的这个字已经比较接近如今繁体字中的「龍」字了。


——金文中各种写法的「龙」字

这一时期,处于中原文化之外的楚地的「龙」字也表示出相似的变形,在楚系简帛中,出现的「龙」字和中原文化金文中的「龙」字比较类似,也已经呈现出「左边表示张口,右边表示蜷体」的左右分离的状态了。

——楚系简帛【文字编】里的「龙」字

03 秦到东汉,大篆和小篆中的「龙」字

战国时期,秦国在原来石刻文字大篆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出了小篆,小篆的形体偏向长方形,笔画横平竖直,线条粗细基本一致。因此,对原有金文中的

字做了处理,更讲究线条的圆劲均匀和左右平衡对称,典型的如

这已经与现代的繁体「龙」字基本一致了。左侧依然是上头的「辛」字和下边的张口,右边是蜷体。

东汉经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介绍了「龙」字,将龙写作

小篆的「龙」字由此成熟定型,相比原来的金文,右侧的两「丿」变成了四「丿」,可能是为了更准确地表示龙有四足的特征。到这时,「龙」字仍然能够基本看出龙的形体特征,左边是张口和头角的讹变,右边是龙身翻转上腾的样子。

此时「龙」也已经变成了部首字,即所有与龙相关的字,都采用「龙」字作为部首,如「笼」字代表竹子编成的蒸笼高高堆叠很像龙形,所以在小篆中写作

又如「垅」字代表高低的田埂像龙弯曲的身体,所以在小篆中写作

04 汉至魏晋,隶楷行草中的「龙」字


汉代文字得到了大发展,除篆书之外,先后发展出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等体裁,对后世的书法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在篆书字的基础上,汉隶将字形方块化,更加规范,端正,这就是我们常见的繁体的「龍」字,而行书、草书、楷书都是在隶书的基础上进行的改动,只是根据不同体裁的特点,行书的「龍」更为流畅,草书的「龍」更为飘逸,而楷书的「龍」则讲究横平竖直,更为规整。

——篆隶行草楷五种体裁的「龙」字

但不管是哪种体裁,字形方块化之后,龙原有的形貌特征逐渐消失,已经很难单纯从字体上分析龙的特征了。

05 隋朝至今,异体和简体中的「龙」字

汉代的文字已经成熟定型,经过篆字的全面整理,字的偏旁构成已经基本固定。但是,由于各地文化的差异性,汉字表意的部分意符选取的角度也有差异,仍然存在大量一字多形的现象,这就是异体字。

甲骨文中「龙」字就有多种写法,而金文以后,「龙」字也拥有众多的异体字。这些异体字有些是和正体字的字素不同,有些是字素相同只是排列的位置不一样。但都是在各种流传的文字材料中继承下来的,有些是传承至甲骨文和金文,有些则是篆书和隶书发展后逐步形成并流传下来的。

——自甲骨文和金文中传承下来的「龙」的异体字

——篆书和隶书发展后形成的「龙」的异体字

异体字的发展催生了「龍」字的第一种简化,这是从金文和小篆时「龙」的异体字继承而来的

又随之简化成

相比繁体的「龍」字,其实际上保留了左侧的上半部的「立」,而将右侧龙的蜷体与左侧下半部张口混成了一起。目前日语中即使用这一字。

简体字的出现催生了「龍」的第二种简化。自汉以后,无论是在篆隶行草楷哪种体裁中,「龍」一直作为正体字。但因为每种体裁本身的特点,「龍」字呈现出来的形象又有较大差异。比如草书的「龍」就有

等多种写法。

1935年,国民政府开始推广简体字,到1956年,新中国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并最终制定出了【简化字总表】,在草书「龍」字的基础上简化为「龙」字。相比繁体的「龍」字,其实际保留了右侧的形态,左侧表示龙头和龙头上「辛」字的「立」以及表示龙张口的肉形的「月」直接简化为一横一撇,其中「—」是「立」的简化,「丿」是「月」的简化。右侧表示龙蜷曲身体的部分也简化为「」,而代表龙四足的四横则直接简化为一撇,成为今天通用的「龙「字。

但简体「龙」字的形成虽然主要是通过笔画更为简单的草书的字简化而来,但很有可能受到了另外一个字的影响,即「尨」字。有些说法认为「尨」是从「龍」简化而来的俗体字,并非如此。因为「尨」字在甲骨文中即存在,也是经过甲骨文、金文、小篆等的演变而形成最终的「尨」字,按【说文解字】的解释:「尨,犬之多毛者」,类似于今天所说的长毛犬。在隋代以前,「龍」和「尨」一直是并行且有明确的语义区分的。因此「尨」并非是「龍」的俗体字。

——「尨」字的演变过程

但为何最终简化的「龙」字和「尨」字如此之像呢?这就要与隋代以后个别「尨」和「龍」的混用以及「龍」的古音有关了。

06 龙为何被称作「lóng」

龙的读音为何是「lóng」呢?有些说法解释说,龙是古代先民对雷雨现象衍生出来的图腾崇拜,所以是模仿雷声「隆隆」的声音。但实际上,汉字现在的读音经过了很大的变化,早已和古代的读音相去甚远。

按北宋文学家司马光所编字书【类篇】中的记述,在宋代时龙有四种读音,分别是童省声、力钟切、莫江切、鲁勇切。反切是我国古代为汉字注音的一种方式,即用两个汉字为另外一个汉字注音,其中切上字取声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所以力钟切的读音是lōng,莫江切的读音是māng,鲁勇切的读音是lǒng。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豢龙氏」词条下注:「龍读为尨母」。即龙读尨的音,而尨有四种古音,分别是méng、máng、lóng、páng。汉代纬书【春秋元命苞】中提到「龍之言,萌也。」即龙的读音近似于「萌」。【汉书·南粤王传】集注引晋灼:「龍读为駹」,后者的读音是máng。也就是说,龙在汉朝时的某一种读音接近于méng或máng,这正是【类篇】中所说的莫江切的读音,而泰语中的「龙」字至今还叫做「máng」,可能正是从中国古音中继承下来的。

此外,龙还有其他异读,声母是「b」或者「p」,读作「pong」或者「bong」,现代汉字「庞(páng)」就是以「龙」作为音旁。【说文解字】中对「庞」的解释是「庞,高屋也。从广,龙声。」 这说明在东汉时「庞」与「龙」就是同音的。

龙既然有méng、máng、páng等读音,为何最终会变成「lóng」呢,这可能是因为 「m」、「b」、「p」三者同为重唇音,在语音演化的过程中容易发生互转。比如汉字中「秘」、「泌」、「谧」都以「必」为音旁就是「m」、「b」互转的例子。但在演化的过程中,上古汉语的复辅音「ml」逐渐分化,如读音同源的「来」和「麦」、「令」和「命」的声母分化为「l」和「m」,这种分化大约产生在战国晚期到汉朝之前。因此汉朝时的「龙」字虽然还有méng、máng、páng等异读,但【说文解字】中已经提到「(龙),力钟切,九部,凡龙之属皆从龙。」也就是这时候,基本上明确了龙读「lóng」的读音了。

今天的「尨」字,其四种读音méng、máng、lóng、páng,均是从上古音传承下来的,而且在汉代及以前,「龍」字的几个读音都与「尨」一致,虽然当时两个文字的字形差异较大,表示的动物也完全不一样,但读音是一样的。现在尚未考证确认为何最开始的「龍」字读这几个音,但因为读音相同,在文字传承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混用。比如号称隋朝第一碑的【龙藏寺碑】碑刻共计出现了三个「龙」字,其中两个使用的是「龍」,另外一个则使用的是「尨」。

——【龙藏寺碑】文字中使用的三个「龙」字

虽然这种混用并不多见,但在建国后推行简化字时,除了原来草书的"龍」字外,必然也受到了「尨」和「龍」同音的影响,而最终形成了现在的简化字「龙」字。如今在汉语中,当「尨」字读lóng时,是可以与「龙」通用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简体的「龙」字,包括其读音「lóng」,都是从最早的甲骨文,经历了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的发展过程而逐渐演化的。在最早的甲骨文和金文,「龙」字有着鲜明的生物原型特征,左侧为其头部和张口,右侧为其蜷曲的身体,似有飞腾之象。经过篆书和隶书的改造,其字形变得更方正更平衡,字形所代表的生物原型特征开始消失。直至简化为简体字「龙」时,已经完全找不到其最初的生物特征了。

以古窥今,龙作为一种有头上长角、大口獠牙、身体蜷曲、身有四足生物原型的动物,也就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