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北方系青铜装饰品中鹰纹的造型

2024-04-17文化

引言

北方系青铜器因其造型独特、特色浓厚、地域广阔,在中国青铜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一大批重要墓葬的发现,引起学界对北方系青铜器的极大关注,无论是从个案还是整体性的内容中在考古学界北方系青铜文化的研究成果已经为我们奠定良好的基础。

⼀、北⽅系⻘铜装饰品中鹰纹的概述

艺术理论家丹纳说过:「优秀艺术的产生取决于三个因素:种族、环境和时代。人类的生存和繁衍是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是在自然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文化生态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人类的个性和行为(包括艺术行为)受到文化生态学和自然生态学的影响。因此,北方青铜制品的创造和发展必然与其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北方系青铜器」主要是指中国北方出土的先秦时代的与中原诸文化不同风格的青铜器。主要包括武器、工具和装饰品类的小型青铜器为主,多种动物纹样和几何纹装饰等,其分布于商周等文化有着邻接、共存或有叠压的关系。

「北方系」即从地理环境和文化内涵两个不同角度进行分析:首先,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来看,中国北方的空间、气候和环境非常复杂。整个北部地区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相互连接但不同的自然区域。

太行山和大兴安岭以东地区以山地和平原为主。该地区本质上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半湿润气候以湿热为主,自南向北、自东向西依次递减。

从大兴安岭以西的太行山开始,高原主要由陇西、陇东高原、山西高原部分地区、鄂尔多斯高原、阴山和内蒙古高原河套平原组成。

总体而言,整个北方地区的气候环境通常是半干旱地区,从半湿润地区过渡到干旱地区。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极不稳定,气候分布不均,导致农牧业生产不稳定,空间格局进一步发生。

北方系青铜文化分布图鄂尔多斯博物馆拍摄变化。无独有偶,近几个世纪来,长城的位置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长城的不同位置代表了农牧交错区动态的历史地位。因此,这个地区也被称为长城地带。

「中国北方长城带」的概念包括从东到西南、河北北部、山西北部、陕西北部、内蒙古中南部、宁夏等广泛的北纬地区。其中包括甘肃和青海东北部在内的狭长地带,着不仅仅是一个地带,也是这两种文化的过渡与缓冲地带。

它们是互动和交流的生动体现,代表着中原农业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之间文化的交融,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创造、形成和发展草原青铜艺术的主要地区。正如罗峰先生说的:「这是一个游牧民族不断成长并取得长足发展的地区。」

⼆、北⽅系⻘铜装饰鹰纹的艺术本体

艺术本体是指艺术存在自身的探讨,这种探讨不可能向科技理性那样向人之外的领域拼命求索。艺术本体论,或者从其字面的意义上讲,即关于艺术存在的理论,可以从两个层面来思考。

第一,是研究艺术与哲学和社会生活其他方面的关系,即将艺术放在一个总的本体论体系之中,厘清艺术的存在与世界存在的关系。北方系青铜器是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艺术典范。

「鹰」作为极具神性的内容,常与凶猛的野兽组合图案为题材,它最初并不是用来装饰的,而是萨满与天、地沟通的媒介,也是先民为了规避自然灾害和邪灵的保护符。

其造型作品是对北方游牧民族与自然的超越性理解和联系,体现了本身独特的美学思想、价值观、宗教意识等文化内涵北方绝大多数青铜器都是由青铜制成的,同时还包含一些由金、银和铁制成的器皿。

根据用途,它们可以大致分为三类,分别是:装饰品、马车和生活用品。而以鹰纹为装饰图案或是造型的青铜器物中占主要地位和最具艺术价值的北方系青铜器中的装饰品类,是本篇文章讨论的重点。

鹰纹纹样大多主要被广泛饰于装饰品类中,鹰纹纹样大致可分为单鹰纹、双鹰纹、鹰纹与其他动物间的搏斗纹以及变形鹰纹(又分为变形单鹰纹、变形组合纹)四大类,被广泛饰于饰牌上。

主要从装饰品类的角度将其划分为饰牌、饰件及其他装饰品类以此来进行分析。铜饰牌:青铜饰牌是指在衣服、腰带上的青铜装饰品。它的图案大多以动物为主,是中国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及一大代表类型。

北方青铜装饰饰牌有多种形式,如矩形、圆形和半圆形;它的设计是镂空的,除了一些网状图案,其中大部分都是以动物形象为主,少部分几何纹样。

目前已发现的北方系青铜动物纹饰牌大约有150多块,这些青铜器可称作是北方系青铜装饰品艺术的皇冠。动物包含马、牛、羊、鹿、老虎、鹰、狼等等。其中,鹰的图案和形状的主要表现为鹰喙的部分造型或是鹰头,或是鹰的形状,而鸟多为鹰的缩影。

鹰是鸟的造型中主要的表现物,其造型大多以表现鹰喙的部分为主。

物为鹰头青铜饰牌,这是鄂尔多斯式动物纹的特征之一,通常带有一定的信仰崇拜。「这也是北方系青铜动物图案的特征之一,通常带有一定程度的崇敬之情。

这些装饰性的动物标志大多形象生动,有站立、蹲下、撕咬和群兽咬斗等姿势,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三、 北⽅系⻘铜装饰品中鹰纹造型的⽂化涵义

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提到这样一段话:「所有的宗教都只是人们心中对支配他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思中,人类力量采取了超自然力量的形式。

在历史的早期阶段,自然力量首先获得了这种反思。在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民族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和人格的复杂化」。

由此,「万物有灵」便成为人类用自己的生物尺度去把握世界的最初表现形态,而当万物有灵(人格化)——各种自然事象都具有与人一样的形象、思维,同时又有超人的力量时,人类便在万物有灵观中丧失自我,成了自我异化的最初的牺牲,宗教情感便从此萌生。

因此,按人的本质去评估这些关系,便可猜中神是什么,以及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去做的心理。

认知需要和信仰需要中包含了表现需要的审美,而这种审美意识的不自觉性,还可从非自由的审美对象形式产生中反映出来,审美艺术的崛起是走向文化自信的必然趋势。

审美意识的独立分化既是外在的,也是内在的。正是在这一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从而创造了自由的艺术。

各种各样的变体青铜装饰品,每一个都非常精致,不难想象草原上的祖先对于鹰的深厚感情。

我们也认识到,中国早期北方民族的构成、早期北方民族畜牧和游牧的过程,以及早期北方民族与欧亚草原民族之间的关系、文化交流和融合,在不断变化的情况之下,我们不能用单一的模式来去进行解释。

所以,北方系青铜艺术在这种复杂的社会发展背景下自然渗透着多元文化。鹰纹青铜装饰品的出现绝非偶然,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从游牧民族、马背文化这样浅显的层面来解释,必须要放在历史的长河中,追溯到最远古的蒙昧时代,拨开其神秘的重重迷雾。

结语

在我国北方青铜器的时代,鹰纹装饰品艺术是极具代表性的动物纹样。本文运用美术学分析鹰纹纹样,不仅反映了游牧民族对强者的崇拜和征服心理,分别还具有以下两层含义:一层是指北方民族的图腾崇拜,另一层则是符号功能。

从我国鄂尔多斯地区出土的青铜器来看,鹰纹青铜装饰品上的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这些地区在文化上相互交融。

从时间的角度上来说,从我国的西周末期到两汉时期鹰纹的装饰特征在经历了漫长的从单-——多元化的这样一个发展的进程,这种发展体现的是不同时期的文化社会群中的不同思想。

但在文化传统上以及审美的观点上都会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在沉积了一整套属于他本身的价值观念和体系的时候,就表现出了非常稳定的效果。

除此之外,不同的艺术文化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它们的本土文化和边缘文化有一定的关系,它们不断向外释放和吸收。

鹰形图案的这种释放和吸收显然受到了邻近中原文化的影响。另一种表现方式是与西方国家在鹰形纹样中出现的反向形态,神兽纹就是其相互作用的表现。

参考文献

【蒙古学百科全书】

【原生态民俗信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