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桡哲著【物演通论注释】 第二十七章 虚存代偿的重要性

2024-01-10文化

作者简介:

桡哲,独立学者。10余年来,致力于东岳哲学的革新、研究、传播和发展。

现著有原创哲学理论:「外在生存结构论」、「群团化分工论」;哲学通史【物演哲学史】;【三大起源通论】(含生命起源、精神起源、社会起源);心理学基础理论【狭义心理学】、【物演人格论】;美学基础理论【物演美学论】。

编辑丨杨宏

前言:

要知道,一味训古式的研究【物演通论】原著,或单纯用王东岳老师的视频、【物演通论】前后文去注解【物演通论】,亦或是将【物演通论】的思想直接硬接到的各个学科并进行对应的注解,更 甚或是不断增加冗余而又没有必要的信息量。 这些都可以让你对「物演思想」有所认识,但你绝无法借此方式所写的注释来真正建立一套「物演」底层思想。

而唯有基于【物演通论】,以及对其补充的内容去解决基础学科的重大问题或者革新基础学科,譬如解决生命起源、意识起源、社会起源,心理起源等等,然后向【物演通论】注入大量的基础学科信息量,如此才能最大程度的理解「物演思想」,「物演」思想这也才能与「学术界」接洽,而不再是飘在「学术界」之外。

还有,学习物演通论是有方法论的,如果方法不对,必然会走大量弯路。

注:蓝色字体是原文

详解版:着重是对词项、句、段的精细解读,以及对归纳句段的精细解读和延伸、拓展,目的是尽量阐述每一个概念和每一句段在本文、以及在整本书乃至延伸后的深度解释;归纳版:着重概括、总结,明框架。

虚存代偿的重要性和表达着存在度的残弱

显然,虚存压倒实存乃是自然实体自身趋于倾圮的产物。

注释:所谓虚存指的是物的感应属性。特指感知能力或精神现象,也就是「感应属性代偿增益」,即感应属性代偿,其也就包含精神存在,感应性能或感知属性;所谓实存指的是「物」的实体存在,指的是感应载体或感知载体,也就是结构属性代偿或实存载体。所谓「虚存压倒实存」指的是在人类阶段,其虚存的「感应属性」代偿更容易维护后衍存在的稳定存续,而实存的结构属性代偿在后衍阶段却难以维护主体的稳定存续,于是代偿主要是以虚存为主,这才有了虚存压倒实存。

在人类阶段之前,无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的低中等动物都无法进行反思,完全依靠自身无意识的被动感知去认识对象实现生存和繁衍,而到了高等动物阶段,特别是人类,其体质结构发展已达到顶端,但是物演进程还得继续,于是就代偿出了体现为「伪在」的精神存在或属性耦合产物去实现对主体的代偿维护,也就是虚存压倒实存。而且其感应属性代偿增益的「精神」不仅能认识对象,还能认识精神本身,从而实现对精神、体质结构乃至对象的改造,实现物演的继续。

此刻的一切存在居然都是感性逻辑、理性逻辑等感知属性耦合的变态产物,而不是客观存在本身。所以是此刻的「感应属性」下的虚存代偿逐渐压倒「结构属性」下的体质实存代偿。也就是说,虚存(代偿)压倒实存(代偿)是自然物演进程发展到人类晚级社会阶段的必然,也是逻辑变革的代偿效益远远大于DNA变异的代偿效益。同时人类阶段也是以智质分化来实现自然物演分化进程阶段的必然,是自然进程本身存在度递弱下的必然产物。

也就是说,虚存的扩展式显现表达着实存的虚弱性或弱化度,它还直接体现着某种趋向于「伪在」和「危在」的自然动势──因此它就是那个倾圮之势本身。(1)

注释:「伪在」简单理解就是基于人类虚存压倒实存之后的「感应属性」模拟客观存在的属性耦合产物,包括人类阶段中一切感性逻辑、理性逻辑中的「存在」或精神中的存在,智质存在则强调的是通过理性精密逻辑所构建模型中的存在。而「危在」则指的是人类或人类社会这个极度危化的存在者(物演通论原文词项解读)。

虚存(物的感应能力)直接体现着「实存」的虚弱或弱化度,要知道在 「精神虚存」在后衍阶段,依靠这更为「伪在」的属性存在才能实现自身的稳定存在,这本身就标志着其体质实存已经极度残弱化,存在度已经极大的衰减,于是不得不有此强大的精神虚存才能维持这个存在度下残弱的主体自身,所以精神虚存本身就标明着存在走向「伪在」和「危在」,而且精神虚存本身也本就是存在的残弱化产物。也就是说,精神存在阶段表达着精神载体本身日益弱化的失稳状态,尤其是人类晚级社会阶段,其「伪在」和「危在」的趋势愈发强烈,而这个趋势就正是自然进程的递弱化表达,而虚存后的「伪在」和「危在」就是倾圮之势本身。

所谓「伪在」并不是「非真实的存在」之意,而恰恰是「真实的存在」(「实存」或「实在」)自身正在失去其真正坚实的存在性之意。坚实的存在性(指高存在度的原初始基存态)被不坚实的存在性(指低存在度的后衍代偿属性)所取代,而不坚实的存在性居然可以发展到标榜独立的程度,且自以为自己是最真实、甚至是唯一真实的存在(如柏拉图认为「理念」的恒稳性高于实物,由以证明「理念是存在的本原」;又如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以及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等等),是为「伪在」。

注释:「伪在」在物演通论原文词项解释中表达的是一切可以言说的、可以表象的存在都是「伪在」。所以伪在是在虚存支配实存之后的「虚存」,也就强调的是理性逻辑初现以后的「属性耦合产物」。即对应人类的精神存在、即将属性存在、精神中的存在视为实在,也就是一切「存在」都是属性耦合的变态扭曲产物,即主体感知属性和客体可感属性的耦合产物。这个耦合产物是后衍存在唯一能获取到的外部信息,所以也就都指的是「非本真的虚拟存在」,也就是说「伪在」的对象指的是「客体」可感属性集合下的对象,我们认识的不是客体本身,而是可感属性耦合变态下的「对象」,任何存在都不可能通过非感知通道去认识客体本身。所以说「伪在」同样是真实的存在,但已经不是指谓的更为坚实的客观存在,而指的是失去指谓的坚实存在性的「客观存在」。

于是,随着伪在的发展,在人类阶段的人类就处于虚妄之上极致的虚妄之中,人类的精神存在就是伪在的极致体现,一切人类的认识或认知也都是建立在这里耦合变态的扭曲属性存在之上。而在高等动物之前,既往无论是非生命阶段的被动属性伪在(电磁感应下的原子、分子),还是人类以前的生命阶段的主动属性伪在(感性直观的万物),其都是直接与实存直接关联的,是无法认识属性存在自身的,也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但在人类阶段的精神不仅能察觉自身、更能更新改造自身以及精神载体乃至类体质人造物的虚存压倒实存阶段,而且使得这个阶段的人类以为精神存在或属性存在是更为实体的存在,而认为精神载体是虚无,这种既往无以达成的独立性,也就是所谓最不坚实的存在形态。

而所谓坚实的存在性(指高存在度的原初始基存态)被不坚实的存在性(指低存在度的后衍代偿属性)所取代,也就是客观存在的客观存在性或属性正在被扭曲耦合的变态属性产物替代,而且这扭曲耦合的变态产物还以为自身就是客观存在,也就是可以发展到标榜独立的程度,且自以为自己是最真实、甚至是唯一真实的存在。所以,无论是柏拉图的「理念」、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还是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都是属性耦合的变态产物「伪在」,而且还将这个属性耦合的变态产物视为客观存在,这一定导致错误的结论,但这同时也是人类不可避免的以此来实现求存的「对象」。

它与「虚存」是同一种存态的不同存在阶段,是继实存支配虚存之后,虚存反转过来支配实存,且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扭曲实存的那样一种特定存在状态。(详见卷二及卷三)

注释:虚存则指的是「物」的感应属性。特指感知能力或精神现象。而伪在指的是基于虚存压倒实存后的理性逻辑的属性耦合产物,同样也在精神现象范畴,所以虚存和伪在是同一存态的不同存在阶段。因为,到人类阶段以后作为虚存的精神存在逐渐支配作为物质实存的精神载体,所以说是反转过来又支配实存,甚至必须要扭曲实存才能实现存续。所以虚存和伪在都是感应属性代偿增益在不同阶段的表达,虚存更强调「物」的感应属性,而「伪在」更强调人类阶段的属性耦合变态产物。

所谓「危在」,望文生义即可。但特别应该留心更深一层的意蕴:即在虚存支配了实存的「伪在」阶段之全过程中,伪在方式将继续不折不扣地贯彻递弱代偿衍存法则,也就是在同一实存载体之上进一步削弱该载体的存在度,并相应扩展其业已分外嚣张的属性代偿,虽然此种代偿的质态会另具特色。而且,造成上述更其危化的存在形势之祸首,正是那依赖于实存载体的虚存属性本身,是为「危在」之狭义。(详论亦见于卷二、三)

注释:危在,即可以理解为着重对应「智质存在」的人类、也可以理解为人类通过「伪在」组成的群体结构下的社会,比如不同时代人类社会结构和人类本身这个「存在者」,而且社会结构这个虚存控制着所有作为实体的人类,但此刻的作为存在者的人类和「社会形式」是自然存在中最易失稳、存在时效最短的。而伪在则强调可以言说的、可以表象的存在,也就是一切所谓的「存在」都是精神中的「对象」,都是感应属性和可感属性的耦合产物。

所以,人类社会是一个依靠人类精神属性建立的一个更为危化的存在结构,使得人类得以在这样一样更为虚化的结构中存续,此刻的存在不再是以单个人类个体为基础,而是以整个结构中的人为基础,所以说不论是作为个体的人,还是作为整体的社会存在都是「危在」。

总之,无论是伪在、还是危在都是自然存在弱化代偿的产物,所以无论是伪在还是危在的扩展在表达存在度的衰减,以及更危化的存在形势。也就是说,随着自然的演化,从开始以结构属性为主导的实存载体,后沦落到以感应属性为主导的精神存在或属性存在,即伪在,再到以精神存在建构的社会存在,这是一路存在度弱化的直接表达。

依据伪在和危在之宗旨,才可以将这种支配着实存的虚存本身也视为一层相对独立的「存在」,故此,我在后文中仍然沿用「精神存在」、「智质存在」等词项。但读者切不可忘记既往之哲学对这些词义不加考究所造成的麻烦后果。(2)

注释:虚存则指的是物的感应属性。特指感知能力或精神现象。那么虚存(此处指精神现象)要被视为是独立的存在就必须在虚存压倒实存的人类阶段,也就是伪在和危在阶段。所以无论是精神存在还是智质存在都有一个对应性前提,即虚存压倒实存的后衍人类阶段,也就是在伪在和危在之上来探究的精神存在或智质存在。而「伪在」是基于耦合变态的属性存在或精神存在,而不是客观存在本身,所以也才可以将这种支配着实存的虚存本身也视为一层相对独立的「存在」,即人类总是将属性耦合的变态产物视为客观存在本身,但实际上这客观存在只是耦合扭曲的变态属性产物。

在递弱演化的自然进程上,虚存代偿对于维系摇摇欲坠的存续日显重要,这是由于自为存在者的自为性──即复杂到超越于实体之上的属性代偿足以构成某种自觉的虚存即伪在态势──正是其特定存在性(或「可存在性」)的基本凭借和直接体现。

注释:随着存在度的残弱化,虚存代偿(感应属性代偿)作为实现存在存续的因素越来越重要,从非生命阶段完全被动自在状态的理化感应属性、感性生物的感性、知性生物的知性,再到人类阶段以后伪在程度更高的精神存在或属性存在阶段,感应属性代偿增益是逐渐趋于繁复的。也正是因为这逐渐趋于繁复的代偿属性或基于这「伪在」的属性存在或精神存在才使得后衍更为残弱的、摇摇欲坠的存在者得以稳定存续。而这就是后衍存在其存在性的直接体现或基本凭借。

从这个意义上讲,生物的智质存在和精神存在是宇宙演化系列的临末代偿属性或极端代偿形态,而生物,尤其是其最高发展阶段的智性生物大概是自然本体存在度趋近于零的可悲载体。

注释:伪在和危在表达着「智性生物」是自然本体存在度趋近于零的可悲载体,作为人类这个载体的代偿属性的精神存在、智质存在可以说是代偿属性的终末形态,因为此刻的「在」皆是扭曲耦合的变态属性产物,而且一切的认识和认知都得基于这样一个扭曲耦合的变态属性产物,而且不得不依靠这虚假的「伪在」来匹配对应存在度趋近于零、最为残弱化存在的人类实存,所以说最高发展阶段的智性生物大概是自然本体存在度趋近于零的可悲载体。

【海德格尔的「此在」就这样「临场」(「Anwesen」,海氏用词)了,而且一旦「临场」当然就呈现为「敞开的」、「澄明的」状态,只是不知如此一尊「在场者」怎么竟变成「存在」的「本体」或「存在主义」的「人学本体论」。】

注释:海德格尔的「此在」以「无规定的我」作为讨论的起点,表达的是我的自知性,和知的自我性。而所谓「在场者」,即「人」这个主体存在或这个主体的精神存在,就成了「存在」的「本体」或「存在主义」的「人学本体论」。而「临场」是指人的精神质态,在海德格尔哪里一开始就无来由的显示为「敞开的」、「澄明的」状态,而「敞开的」、「澄明的」状态只不过是人精神的扩展性极强,是人类依存条件需要更多、自身更为残弱需要更多信息才能存在的表达,同时所谓的「敞开的」、「澄明的」皆是属性存在或「伪在」,只是对于残弱的人类而言才显得「敞开」和「澄明」。

总而言之,表现在人类身上的最完善的生物能,无非就是自然存在度趋近于至弱阶段的最高代偿属性或最后代偿方式而已。

注释:人类身上的最完善的生物能是自然存在度趋近于至弱阶段的最高代偿属性或最后代偿方式;也就是说,无论人类何以自以为豪的感知能力、自为能力都只是因为人类作为最为残弱的存在不得不需要的代偿属性,非此繁复和所谓「强大」的代偿属性就不能使得人类得以稳定存续。

【说到这里,读者已不仅可以正面回答莱布尼茨那惊人的一问:「为什么存在者在而无却不在?」(须知此前的哲人们大多不能从本体论的角度正面回应这一问题,于是要么回避之,要么迂回到认识论的角度上虚与周旋。)

注释:莱布尼茨问:「为什么存在者在而无却不在」是在追究存在的边界;因为存在者是能被感知的,也就是其具体的存在者有可感属性的,是能与主体的感知属性发生耦合的,而所谓的「无」要么是存在阈区间外绝对的「无」,要么是几乎无属性相对存在的「无」,而后衍属性的存在者都是这相对的「无」在后衍阶段具体呈现,所以一般谈及的「无」都是前衍相对无属性的相对存在,正是因为几乎无属性,才有了存在者在而「无」却不在。

而且,如果能够耐心地研读下去,读者还有望进而明了既往的哲学家连问也未敢直问的问题:「为什么一切存在者──包括人类本身在内──非要如此这般的存在不可?」(须知这个问题非但涉及一般存在者的存在本质,尤其涉及人的存在本质,而这正是哲学得以成为一门重要学问的落脚点。)】(3)

注释:一切存在者为什么以如此存在方式而存在,这是因为任何存在都是被存在度规定了,存在度的高低就决定了需要对应程度的代偿属性来弥补,而代偿属性也就是直接表达或体现着存在得以呈现为存在的具体呈现形态,而这个存在度的「度之规定」就是一切存在者非要如此这般的存在不可的根本原因。

本文节选自桡哲著【物演通论注释】第十一版

转发本文章即可加入东岳哲学协会

并参与:杨宏老师的【物演通论】研究学习活动

还可获得【物演通论】的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