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说「卯」解「奅」:「奅」的本义是产妇分挽

2024-01-02文化

潘朝晖/文

近日,跟发小重新学福州话,有点个人思考,分享一下。

在福州话(闽东方言〉中,「吹牛皮、说大话」是「讲奅」(福州土音guong pa)。

查了一下,从北到南的许多地方方言中都有「奅」,而且都是表意「说大话」。

再一查,「奅」字的历史还很悠久,东汉的许慎在【说文】中已收录,其小篆字体从上「大」下「卯」。

东汉许慎在【说文】释曰「奅,大也」。

清代段玉裁在【说文注】注曰「奅,此谓虚张之大」。

那么,老祖宗造「奅」的初衷到底是什么?

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汉字「卯」的造字本义。

「卯」,是十二地支之一,也是最古老的汉字之一,在甲骨文中已大量出现。

【说文】释曰「卯,冒也」,「象开门之形」。

个人解读「卯」的本义:

1.表诸于物,「卯」表意的是「种子生根发芽,分开土壤向上生长,直至破土而出」,故「卯」有「冒」意。

2.表诸于身,「卯」表意的是「胎儿孕期满后,产妇子宫颈口逐渐涨开(俗称开指),直至胎儿娩出」,故「卯」也有「冒」意。

表诸于身之「卯」意,后来分化(另造)出了「奅」字来表达。

「奅」,上「大」下「卯」。此「大」形如「产妇大张双腿之状」。

也就是说, 「奅」是「卯」的分化衍生字,专门用于「表诸于身」——「产妇分娩时的开宫口」,为达到顺产要求,宫口要涨开10cm以上(俗称「开十指」),故「奅」有「大」意,而且是「虚张之大(暂时的)」。

在古代冷兵器战争中,利用器械将石头抛射出去,这「石头」被称为「砲」。

根据史料记载,在先秦就已经利用投石器打仗——秦始皇派李信率20万大军攻楚,楚军利用大量投石器击败秦军。

投石器是利用杠杆原理,「砲」表意的就是「石头从蓄势到抛射出去的过程就象生孩子一样」。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奅」又能通「砲/炮/礟」了——「投奅」即「投砲」——投石器在发射前的蓄势很辛苦费力,就象分娩。

总结

1.「奅」的本义是「产妇分娩时宫颈口涨开」,故有「虚张之大」;

2.「奅」与生孩子有关,故被假借为「砲石的抛射」(如婴儿之娩出),即「奅」可通「砲」;

3.「虚张之大」被引申为「张大嘴」→说大话;

4.「放砲」也常用于比喻说大话;

5.北京俚语「老炮儿」其实应该是「老奅儿」——喜欢说大话的老油子老混混,后来居然被人美化成了「行业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