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杨柳醉春烟,三月三来山青草漫漫,最美是人间四月的天,一江春水绿如蓝……」
春天,万物施施然变得美好不可方物,鸟鸣花香,春光沁人心脾。捧一本心仪的书,在和煦的春风里细细地品读,仿佛走进一座生机盎然的春山,感受大地呼吸,倾听草木呢喃,悠然又惬意。
1.【看花】
我爱繁花老干的杏,临风婀娜的小红桃,贴梗累累如珠的紫荆;但最恋恋的是西府海棠。海棠的花繁得好,也淡得好;艳极了,却没有一丝荡意。疏疏的高干子,英气隐隐逼人。
可惜没有趁着月色看过;王鹏运有两句词道:「只愁淡月朦胧影,难验微波上下潮。」我想月下的海棠花,大约便是这种光景吧。
—— 朱自清
自清的散文平实而蕴藉温情,细腻又不失率真,在通俗与清雅间写尽人生况味,是公认的「白话美文典范」。
作为一代散文大师,朱自清的好文章,远不止【背影】【荷塘月色】【春】【匆匆】。细腻清隽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真挚感人的【给亡妇】,恬淡温暖的【冬天】,诗情画意的【欧游杂记】【伦敦杂记】,妙语如珠的【论自己】,风趣幽默的【我是扬州人】,为你展现一个精彩纷呈的朱自清,完美诠释散文之美。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鲁迅
【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的第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后由鲁迅改为【朝花夕拾】,享有极高的评价。
「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这个词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指鲁迅先生在晩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
3.【一棵小桃树】
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羽毛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
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儿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贾平凹
自然的一切,从一粒石子到高山流水,从一丝暖风到天上白云,从一只蚂蚁到一片叶子,春天新生的泥土,冬天向阳的小花,朝晨簇新的阳光,冒着热气的新茶,无不展示着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美。
对自然的深情抒写一直是贾平凹写作的基本母题,他通过对自然的关照去还原生命的纯粹和本真,从对自然的关照中完成了对生命价值的关照——关怀其他生命即是关怀人类自己。万物有灵,静观众妙。
「春日读书洗墨砚,南风吹来绿窗花。」
沐浴着烂漫的春光,吮吸着草木的芬芳,静静地读上一会儿书。春光不老,读书正好;春风拂面,书香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