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晚潮|小院花又开

2024-07-15文化

潮新闻客户端 朽木

知青小院位于余杭街道仙宅村林悦家庭农场东北侧。是特殊年代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居住的院落。

炎炎夏日,难得遇上有雨。昨天,我们从235国道线转入了前往知青小院的小路,眼前的景色立马变了模样。

乘坐在汽车里的我们,已被绵延相接的群山所包围。远处的山野,模糊又墨绿。顶上的天空,迷离又濛胧。四周无比幽静,鸟鸣和虫叫,车内也隐约听见。城市的喧嚣,已了无踪影。我仿佛进入了一个久违的世界,好似来到了一个奇妙的仙人之境。

「已到达目的地,本次导航结束」的声音,把我从沉醉的遐思中惊醒。

下得车来,已相识大半辈子的老朋友狗尾巴草,在微风中频频向我点头。那还没有长出穗子的芦苇像似在与我招手。还有那五颜六色的雏菊,在雨水刚停之时,竟然像含着泪水似的整齐的排着长队夹道欢迎。半年多没有到过野外的我,面对着这么多朝气蓬勃的植物,无论如何也难以掩饰我的欣喜之容。

一截写着「知青小院」的短墙、两个不同方位的柴扉先映入我之眼帘。面向着路边的柴扉又小而又古老,繁木下显露的房子又小而又土气,让我立马产生了小院一定小的幻觉。

我从稍大的那门进入了知青小院。再次映入眼帘的画卷,却迫使刚才产生的幻觉又悄悄地迅速藏匿到了远山之中。

十几株健硕的红衫直刺云天,其繁茂无比的枝叶,几乎遮掩了整幢知识青年的宿舍。仅有的这幢房子则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在此与游客们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

红杉林的东侧则是一片翠绿的高高的但又不粗不细的竹林,竹林内有体验扎染的简易小作坊。竹与竹之间挂满了靛蓝扎染的纱巾与字画。这些纱巾与字画随着微风的节奏飘然起舞,尤如一群仙女在此嘻戏玩耍。

小院旁边的墙上,还有那院旁粗大的红杉之间,也悬挂着绸缎为质地的随风飘扬的书法作品。

其中一幅写着:「无事小神仙在仙宅村」几个字。这几个字在无意之间道出了茶圣陆羽与此地的渊源。

仙宅村名的来历是因为陆羽居住仙宅村苎山期间,被当地村民誉为「茶仙」,村宅中有「仙」居住,村民们便将村宅名为「仙宅村」。

村民们为永记陆羽的功德在苎山桥旁建庙,庙内塑陆羽像,把陆羽敬奉为「苎山大帝」。苎山大帝是当地百姓给陆羽的神号。

陆羽,一生嗜茶爱茶如命,写下了世界上第一本【茶经】。为我国也为世界茶产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陆羽已逝一千多年,虽然陆羽人已经走了,但他留下的茶的温暖却永不会凉。为了传承陆羽的茶道,改造后的知青小院便把传承茶道作为一项主业。

看着如今知青小院置办的那一套套围炉烹茶的器具,思想着酷暑当空之时,在浓浓密密的树荫下品茗的情景。一幅幅温馨的画面立刻浮现在我的眼前。

一阵阵来自本真世界的凉风,温情的抚摸着我的身体。一杯杯香甜可口的名茶,滋润着我的心田。一件件无愧无疚的往事,跳跃着越过我的脑际。此情此景多么欢乐,多么悠悠。人生不可能永寿,何必总是忧忧愁愁。

我从中门进入了知青们住过的幢房,房内已拆除了知青们住在这里时的所有隔档。整幢房屋,已经显得格外的宽敞与明亮,而且能够让每一个进屋之人,把屋内的一切一眼洞穿。

这简直就是把世间正直为人的道理,演化成了一幅立体的图画。我顿时感觉这改造设计的人们是多么的实诚,多么的直截了当。

然而这简单也並不是懒惰与庸俗。许许多多大小、长短、形态各异的靛蓝非遗作品悬挂有致,丝毫没有杂乱的感觉。屋内的几大书柜与琳琅满目的非遗工艺品也有机的搭配着摆放,显得格外的合理。这么美的佈置,使得整幢房屋既保持了宁静,而且更显现出高雅。

我置身于其中,就像自己也是一位品味高雅之人,连说话走路都得翼翼小心,以防自己不小心的喧嚣而躁动了他人。

从入这知青宿舍后的右侧棚头向另一个棚头望去,最远端的几大装满书籍的柜子,发出一阵阵书卷的气息。这气息薰染了整幢房子,也薰染了整个知青小院。

有人从书柜中取了书之后,到挂着长长的扎染工艺品中间去阅读。长长的工艺品似一道道飘渺的软质墙体,把他们封闭进了自己喜欢的世界,从而使阅读更加专注更加投入。

也有人在配有茶具的茶桌之上一边品茗一边看书。他们似在迫使自己放慢生活的节奏,也似在迫使自己在书的海洋中找到另一种快乐。

更有甚者,竟有人捧着书本到竹林之内、红杉树旁去阅读。他们把自己完全置身于大自然之中,一边享受着大自然直接给予的恩赐,一边也分享着人类自己创造的各种知识。

小院是放慢生活节奏的茶室,是个潜心阅读的书吧,同时也是传承非遗的工坊。

知青宿舍里有一张两旁可坐二三十人的长桌,桌一端的前面有一电子屏幕。假如有人想了解扎染的材质与工艺过程,就不妨听听他们的讲解。如果要尝试一下扎染,也可以请他们教教你如何的操作。

靛蓝是扎染的原料,这原料其实就是板蓝根的叶子做成的。板蓝的根可以制成救病治人的中药,板蓝的叶子则可制成美化人们生活的染料。将叶子变为染料需要经过发酵以及许多复杂的过程,普通人难以在短时间内学会。扎染则不同,在有现成的染料及有相关器具的前提条件下,普通人也可以快速学会。

根据老师讲解的方式,我也跟着众多的游客参与了扎染的尝试。

一个个游客亲手扎制的沙巾,经过染缸浸染后,再凉晒在竹林中之时,大家很快就会发现没有一块沙巾的花色会雷同。那怕是自己再重新扎制一块,花式也绝不会与前一块相同。被扎染之物总是独一无二,一万条沙巾就会有一万条不同的花色。哪一块最漂亮,一万个人也会有一万种说法。扎染如此,生活岂也不是如此。包容,包容他人,包括自己的亲人,是为人处事最基本的常识。

完成扎染体验之后,我又在知青宿舍的靠山的一侧去看了早年的防空洞。据说进入洞内的人们可以直立,而且里面还有一口可以供人饮用的水井。可惜因为前些天霉雨过多,洞内很湿而没能够入内。

经过改造的知青小院,如今已成网红打卡地。据说当年有70多名上山下乡的男女知识青年居住在这里。

整幢宿舍连原有的隔墙只有278平方米,众多的男男女女是怎样在这狭小空间里生活的呢?

如今宿舍靠山的一边有个小小的厕所,里面有两个蹲坑。这样的厕所在当时肯定不够用,难道着急时只能到野外去吗?在他们住在这里时的年代,这里会有厕所吗?

如今的自来水管看上去是新材料制成的,在那个年代自来水管有的只会是镀锌的水管。那么他们那时有自来水吗?现在扎染的小工坊旁有口手摇的管子井,防空洞内也有一口水井,难道这就是他们的用水之源吗?

如今的小院没有食堂,游客们用餐只能乘车到附近的饭店。那时知识青年有没有食堂?如果没有食堂,知识青年们吃饭问题又怎么解决呢?知青宿舍以外的面积有300余平方米,这些面积已被十几株红衫树与一片竹林所占领。放眼看望四周,附近没有村庄,只有群山或者果林。已经渐渐地变老了的知青小院,当年难道是建造在荒山野岭之中吗?

当年的知识青年们,在如此环境下生活。他们之艰难,他们之困苦,唯有亲身经历,才可以感知。如今的他们估计都已古稀,有的也可能已经离世。健在的他们又会怎样回看待这段历史?

忽然,我发现竹林间飘着一首虞美人的古诗,诗曰: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煜,生日在公元937年8月15日至公元978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