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豆瓣高分小说【清明上河图密码】走上舞台,大IP改编瞄准「新人」

2024-06-10文化

摘要: 国风国潮的舞台表达

随着画家张择端拾起台口的梅船,大屏逐渐升起,时间回到北宋宣和三年。6月8日,国风悬疑舞台剧【清明上河图密码】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首演。

国风近年成为演出市场热点,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连续改编【红楼梦】【西游】。源自豆瓣同名高分小说的【清明上河图密码】,与耳熟能详的经典不同,「以名画为灵感,融入悬疑、历史元素。」在剧组看来,「当代作家小说天然带有年轻人的个性表达。」

【清明上河图密码】是作家冶文彪历时十年完成的长篇小说,将【清明上河图】画卷中的人物逐一赋予故事,前五册豆瓣平均8.3分,第六册评分高达9.1分。读者评论,这是「近年来读得最过瘾的一本原创推理小说」。张颂文、白百何主演的同名剧集已完成拍摄。

舞台剧【清明上河图密码】选取小说「梅船案」与「八子案」,故事始于八位北宋文人因王安石变法引起有关党争的辩论。

【清明上河图密码】充满宋代元素

得益于小说影响力,舞台剧票房成绩亮眼。不少读者在社交平台表达了自己的期待。宋制汉服、文人雅集、琴、棋、书、画、茶、酒、香汇聚一堂。剧组在音乐、服装、礼仪、生活方式等下足了功夫。服饰复刻宋朝制式,辅以手绘纹样与手工缝制。女性角色身着的「抹胸+褙子」就是宋朝女性典型装束。开封府左军巡使顾震穿着的锦缎,迥异于文人角色身上的粗麻。低饱和度的蓝、绿、灰、棕等传达北宋素雅、返璞归真的审美情趣。

探案三人组
演员具备多种技能
场景带有悬疑性

台上,弹琴作诗、挥毫落纸,看似信手拈来的日常雅趣,是演员们历经三个月密集培训的成果,导演王骏晔挑选演员时,找了好几位自带才艺的年轻人,「有的会书法,有的会唱戏曲,有的具备武术功底,进组后,老师教演员宋朝礼仪、精进书法琴技,学习点茶打香印。」训练过程中,创作可能性也在不断生发。雅集伴奏的【春启】,便是演员从零开始学习,在舞台现场演奏的古琴曲。

临近中场,【清明上河图密码】迎来突转,汴京汴河上,两艘大船忽然相撞,漫天梅花飘下,一艘大船在众目睽睽之下消失,另一艘船舱内出现二十余具尸体,悬案剧情从而展开。还原小说「大船凭空消失」情节,成为舞台剧一大亮点。不同的形制、体量的木料纵横相交、层层叠叠。

「如果说好看是观众对人物演绎、剧情故事的肯定,对北宋文化抽丝剥茧的追根溯源,满足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向往。」相关负责人表示,【清明上河图密码】是继【红楼梦】【西游记】之后对国风舞台的又一次探索。2021年,上话推出6小时全本话剧【红楼梦】广获好评。今年首演的【西游】中,唐僧、孙悟空均由女演员担纲,再次夺人眼球。唐僧饰演者钱芳说:「如果唐僧还是那个唐僧,我觉得没有必要创排话剧【西游】,我们必须找到经典作品的现实意义。」

除了经典文学的重新演绎,编导们也将更多眼光投向近年问世的全新文本,它们往往像【清明上河图密码】一样在豆瓣拥有高分评价,自带流量。去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的单人独幕剧【夜晚的潜水艇】,改编自青年作家陈春成同名小说,讲述2000年左右的男孩如何告别青春期,小说荣登豆瓣读书2020年度中国文学(小说类)Top1,在豆瓣Top100中国小说榜上位列第68名。去年在上海开启全国巡演的【皮囊】,改编自销量近500万册的同名文学作品,被称为「非虚构写作丛林中独具样貌的林木」。与【清明上河图】一样发生在河上的【两京十五日】,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这些舞台剧一轮轮巡演,意味着从文学到舞台的大IP改编有了更多、更新选择。

【清明上河图密码】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