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靈寶学堂丨破解【周易】密码:从寂寞到明觉的心灵之旅

2024-07-22文化

破解<周易>密码:从寂寞到明觉的心灵之旅

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周易】。

大家可别小看这【周易】,它可不是随便翻翻就能懂的,这可是一门寂寞之学。

啥叫寂寞之学呢?就是得甘于寂寞,要有那种「板凳宁坐十年冷」的精神,才能慢慢走进它的奇妙世界,领略到其中的韵味。

咱们国家改革开放 30 年,经济那是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一成就,让全世界都对咱们刮目相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学界也掀起了一轮新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热。

但同学们要知道,中国传统文化向来都是体用结合的学问,不是光嘴上说说就行的。

就拿【周易】里【文言】说的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还有「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这几句话听起来挺深奥,其实说白了,就是告诉咱们怎么做人,怎么提升自己。

咱们先从西方哲学说起。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句名言:「认识你自己。」

这和咱们【周易】里强调的自我修养是不是有点像?苏格拉底通过不断地和人对话、辩论,来探索真理,反思自己。

这就好比咱们通过学习【周易】,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内心,找到 自己的不足,然后改进。

再看看西方的基督教,【圣经】里说:「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这其实和咱们说的「仁以行之」有相通之处。都是告诉咱们要用爱和善良去对待他人,这样才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咱们转过头来看看东方。

道教讲究的「 无为而治 」,听起来好像是什么都不做,但其实是要顺应自然规律,不刻意去强求。这就像咱们在学习【周易】的时候,不要急于求成,要顺其自然,慢慢领悟。

佛教中的「慈悲为怀」,也是让我们要有一颗宽容、善良的心。

当我们用这种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挫折时,就能保持平和,不被外界所干扰。

说到历史名人,那可太多例子了。比如说孔子,他一生都在追求真理,传播仁爱思想。

他不断地学习、思考、实践,这就是 「学以聚之,问以辨之 」的最好体现。

还有王阳明,他提出的「 知行合一 」,不就是告诉我们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行动中吗?

这和咱们说的用 「直内」「方外」「学聚」「问辨」「宽居」「仁行」 的精神来涵养道德是一个道理。

再比如说曾国藩,他每天都会写日记反思自己的行为,这就是一种「 切己体究 」的表现。通过不断地自我反省,他的气质和境界也得到了提升。

咱们回到现实生活中,比如说你们在学习的时候,遇到难题,不要着急,静下心来思考,这就是「敬以直内 」。

和同学相处,要讲义气,互相帮助,这就是「义以方外 」。

平时多读书,多请教老师和同学,这就是「学以聚之,问以辨之」 。

对人要宽容,不要斤斤计较,这就是「宽以居之 」。

做事情要有爱心,要为他人着想,这就是「仁以行之 」。

同学们,如果咱们能一直坚持这样做,不断地用这些精神来涵养自己的道德,

切身体会,用心领悟,那咱们的气质和境界肯定会慢慢发生变化。

咱们就能从世俗的纷纷扰扰中跳出来,达到那种「 体信达顺、自然明觉 」的境界。

所以啊,同学们,【周易】这门学问虽然看似深奥,但只要咱们有耐心,有决心,愿意在这寂寞的学问中探索,就一定能收获到宝贵的人生智慧。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都能带着这份智慧前行,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好了,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