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湘口忧灵——斑竹一枝千滴泪,神州湘口起忧灵

2024-06-27文化

四千载前,尧女舜妃娥皇女英,寻夫湘口,泪染湘竹,投身湘水,庙貌湘山,被尊为湘神。于是,一个忧灵在湘口升起了……此忧灵者,二妃之忧伤也,屈子之忧愁也,少陵之忧时也,昌黎之忧道也,范仲淹之先忧后乐也,左宗棠之心忧天下也。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莫非是此忧灵也。此忧灵者,湖湘之魂魄也,华夏之精神也。是谓「湘口忧灵」。

——题记

【尚书·尧典】说,尧帝在位满七十年,要物色接班人,大臣们向尧帝举荐了虞舜。当时,虞舜只是一介草民,而且单身。虞舜的父亲是个瞎子,人称瞽瞍。也有认为瞽瞍眼睛并不瞎,而是心瞎了,所以被称作瞽瞍。虞舜经常遭后母和弟弟象的设计陷害,好几次差点性命不保,瞽瞍也很厌恶虞舜。面对糊涂的父亲和凶险的后母与弟弟,虞舜始终没有半分的恨意,始终是孝敬父母、友爱弟弟,因而以孝道仁义赢得了天下的好名声。尧帝对虞舜的事迹也早有听闻,大臣们的举荐,正合他的心意。于是,尧帝决定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下嫁给虞舜,让她们辅佐虞舜。

西汉刘向著有【列女传】(又作【古列女传】)一部,人称中国第一部「女史」。【列女传】卷一为【母仪传】,【母仪传】首篇即【有虞二妃】。该篇云:

有虞二妃者,帝尧之二女也。长娥皇,次女英。舜父顽母嚚。父号瞽叟,弟曰象,敖游于嫚,舜能谐柔之,承事瞽叟以孝。母憎舜而爱象,舜犹内治,靡有奸意。四岳荐之于尧,尧乃妻以二女以观厥内。二女承事舜于畎亩之中,不以天子之女故而骄盈怠嫚,犹谦谦恭俭,思尽妇道。

舜既嗣位,升为天子,娥皇为后,女英为妃。天下称二妃聪明贞仁。舜陟方,死于苍梧,号曰重华。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君子曰:「二妃德纯而行笃」。诗云:「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此之谓也。

颂曰:元始二妃,帝尧之女,嫔列有虞,承舜于下,以尊事卑,终能劳苦,瞽叟和宁,卒享福祜。[1]

娥皇、女英是尧帝的女儿(「帝子」),她们奉命下嫁虞舜,以尊事卑,恪尽妇道,尽心尽力辅佐虞舜,帮助虞舜一次次躲过父母和弟弟的谋害,又辅佐他料理政务,顺利通过考核,终于使虞舜成为尧帝的继承人,当上了天子。娥皇、女英则成为舜帝的后妃,人称「二妃」。

二妃在尧舜禅让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宋太宗时湘阴县令程文度奉旨重修黄陵二妃庙,并撰【重建庙记】,文称二妃曰:

妻于有虞,以光尧之圣德;降于妫,以成舜之孝道。有虞无二妃之翼赞,舜必终匹夫,而况侧微矣。是知尧舜之德,巍巍荡荡。民到于今称之者,皆由二妃之所致也。[2]

光大尧帝之德,成就舜帝之圣,这是二妃在尧舜禅让之际所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儒家「祖述尧舜」,尧舜为儒家之祖,因此二妃在儒家文化中也享有崇高的地位,堪称为「中华女圣」。后世称颂皇后之德,皆以「比德皇英」为最高规格。

晋代女文学家左九嫔(左思之妹)为作【虞舜二妃赞】曰:

妙矣二妃,体应灵符。奉嫔于妫,光此有虞。沉湘示教,灵德永敷。惟斯美善,谅无泯乎。[3]

左九嫔称二妃「沉湘示教」,即以自己的牺牲为天下妇女树立典范。左九嫔还在其【武帝纳皇后颂】中称晋武帝皇后「超任邈姒,比德皇英」。任、姒,指太任、太姒。太任为周文王之母,太姒为文王之妃,都是古代贤德的妇女。左九嫔称皇后之德超越了任、姒二位,但在二妃面前则只可攀比,可见二妃地位之崇高。

【尚书·舜典】记载:舜帝于正月践位,二月开始巡守天下,依次至岱宗(泰山)、南岳、西岳、北岳,然后回到帝都,此后,舜帝「五载一巡守」,意即舜帝在位时,曾数次巡守至南岳。舜帝自岱宗至南岳,走的什么路径呢?我们可以参考一下秦始皇自岱宗至南岳时走的路线。司马迁【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始皇一统天下后第一次巡行天下郡县,先登岱宗,又登琅琊,然后「过彭城,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4] 【史记】载秦始皇自东岳渡淮水,下长江,然后溯江而上,渡洞庭湖,入湘口,至湘山祠。此后,秦始皇继续溯湘水南上。秦始皇所走的这一路径,大抵即舜帝自岱宗至南岳所走的路径。即是说,舜帝数次南巡,都必经湘口。

娥皇、女英自虞舜为布衣起便尽心辅佐他。舜帝即位为天子,二妃仍然是舜帝的重要帮手。舜帝巡视天下,二妃尝从行。其情形一般是:舜帝在前头巡视、处理政务,二妃则在后跟随,一路了解各地「贯彻落实」情况。最后一次南巡,舜帝前行,死于苍梧。二妃跟随而来,入湘口,溯湘江而上数十里,获悉噩耗,于是在湘江边哀伤哭泣,泣尽以血,洒在江边的青竹之上,湘江之竹自此染上斑斑点点血泪的痕渍,人称「斑竹」。二妃竟投湘水而死,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部伟大的爱情史诗。

二妃投湘,身躯顺流漂至湘口之湘山脚下,人们遂将其安葬于湘山之上。是二妃入于湘口,投于湘流,葬于湘山。人们哀伤二妃,遂为其立祠,尊其为湘神,称娥皇为「湘君」、女英为「湘夫人」,又合称为「湘妃」、「湘灵」。供奉二妃的祠庙被称作「湘山祠」,又有「二妃祠」、「湘妃祠」、「黄陵庙」、「懿节庙」、「昭烈庙」等等称谓。湘山,后世称黄陵山,其址位于今湖南省湘阴县三塘镇境内。

二妃胸怀天下,心系苍生,故跟随舜帝巡守;二妃关心夫君,情深意长,故长随舜帝左右;二妃伤夫君之亡,投湘水而死,是忠于夫君、忠于爱情,彰显出敢于牺牲的伟大情怀。人们对于二妃,首则感佩,继则哀伤,又继而引发心中之感伤与忧愁,自此,忧情愁绪便弥漫湖湘,成为湖湘特有的「色调」。

舜帝二妃身后二千余岁,楚屈原被放逐而至湘口。屈原被放,心怀忧苦,常于湘口行吟,遂登湘山,目睹土人祭祀二妃场景,乃为作【湘君】、【湘夫人】。

【湘夫人】开篇曰:「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余。」王逸【楚辞章句】注云:

言尧二女仪徳美好,眇然絶异,又配帝舜,而乃没命水中。屈原自伤不遭值尧舜而遇闇君,亦将沈身湘流,故曰愁我也。[5]

王逸说,屈原哀伤二妃之结局,并因而引发了自己的忧愁。可见,潇湘之「忧」,实启自二妃。左九嫔称二妃「沉湘示教」,是则亦可谓之「沉湘启忧」也。

南宋王铚【雪溪诗集】【二】题洛神赋图诗【并序】云:

风雅颂为文章之正,至屈原【离骚】兼文章正变而言之,【湘君】【湘夫人】【山鬼】,多及帝舜英皇以系恨千古。宋玉贾谊师其余意,作【招魂】【赋鵩】,极死生忧伤怨怼之变,亦兼正与变而为言耳。其后李太白作【远别离】,亦云「九疑连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李当涂编次以此诗为谪仙文集第一篇,亦以祖屈原悲英皇本意耳。[6]

上文说,屈原【离骚】、【湘君】、【湘夫人】、【山鬼】诸作,皆是「悲英皇本意」,即是说,屈原上述作品,都是因悲娥皇女英而作。悲者,忧伤也。是屈原忧伤二妃之深矣。

南齐谢眺【新亭渚别范零陵云】之「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心事俱已矣,江上徒离忧。」又宋张舜民【黄陵庙】「箫韶不返九疑愁,双凤追思楚水秋。……自是江湖清绝处,后人憔悴写离忧。」[7] 「离忧」者,伤二妃与舜之生死相离也,忧人世芸芸之别离也。

唐李白【惜余春赋】曰:「想逰女于岘北,愁帝子于湘南,怅无晤兮心氤氲,目眇眇兮忧纷纷。」[8] 是谓因忧而愁也。又【远别离】云:「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9] 何离之苦也!何恸之烈也!何忧之永也!何志之坚也!

唐李德裕【斑竹笔管赋】曰:「望苍梧以日远,抚瑶琴兮怨深。洒思泪兮珠已尽,染翠茎兮苔更侵。」[10] 此又由忧而怨,忧怨愁思,氤氲弥漫。

唐张谓【邵陵作】曰:「尝闻虞帝苦忧人,只为苍生不为身。……惟馀帝子千行泪,添作潇湘万里流。」[11] 此诗有两「忧」。一舜帝之忧,「忧人」也,忧天下苍生也;又二妃之忧,忧离也,忧伤也。

唐蒋防【湘妃泣竹赋】曰:「昔帝舜之南巡不回,翳二妃兮心伤已摧。对三湘之遥兮积水无际,望九疑之作兮愁云不开。……事虽迁於岁月,理不昧於坚贞。」[12] 二妃是忧是愁,是思是怨,而理皆出于「坚贞」。蒋防此语,实与李白「苍梧山崩湘水绝」相呼应,是潇湘之忧,不昧坚贞二字。坚贞于夫,坚贞于情,坚贞于国,坚贞于文,此「坚贞」者,寓于「忧」中,乃「湘忧」之特质也。

【康熙字典】释「忧」曰:

【玉篇】心動也。本作,今作憂。【說文】愁也。【爾雅·釋詁】思也。【疏】憂者,愁思也。[13]

心为之动,为之愁,为之思,是为忧也。

二妃「沉湘启忧」,后世入湘口、渡湘流者,莫不染忧而争相讼忧矣。讼忧者何?因忧二妃之忧而生己之忧、生人世之忧者也。

心为之动,情为之忧,志为之坚,身为之死。是则湘口之「忧灵」!此忧灵之出,则青竹为之斑,鹧鸪为之啼,山鬼为之舞,骚人为之吟,大风为之作,苍梧为之崩!数千年间,世殊事异,惟此忧灵永存。贾太傅湘口吊屈原,太史公湘口悟忧灵,杜少陵忧戚归燕子,韩昌黎忧道斥佛骨,范仲淹遥怀湘口说忧乐,岳武穆精忠忧远奏营田,左宗棠身无半亩忧天下,毛润之身无半文游湘口……及「我自横刀向天笑」、「七尺从天乞活埋」,何莫祖于湘口之忧灵也哉!

湘口之忧灵,华夏之忧灵,伟大之忧灵!

  1. 汉·刘向【古列女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48-1,台湾商务印书馆。 ↑
  2. 明·【永乐大典】卷之五千七百六十九·十六麻沙·长沙府十八·湘阴县。 ↑
  3. 【艺文类聚】卷十五,后妃部,486页。 ↑
  4. 【史记三家注】卷五秦本纪第五。 ↑
  5. 汉·王逸【楚辞章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一,一〇六二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
  6. 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八十六。 ↑
  7. 明·薛纲修、吴廷举续(嘉靖)【湖广图经志书】卷之十五。 ↑
  8. 宋·李昉【文苑英华】卷二十一。 ↑
  9.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二杂曲歌辞十二。 ↑
  10. 宋·李昉【文苑英华】卷一百六。 ↑
  11. 宋·李昉【文苑英华】卷二百九十二。 ↑
  12. 宋·李昉【文苑英华】卷一百四十七。 ↑
  13. 【康熙字典】卯集上,心字部。 ↑